做好垃圾分类 从幼儿园教育开始
3月底,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在全国46个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尽管早在2000年,北京、上海等地就被确定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但17年过后,中国垃圾分类的效果仍不尽人意。
社区理常见的分类垃圾桶
垃圾分类效果不尽人意,民众缺乏一定的垃圾分类知识是其主要原因。垃圾分类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废弃物分流处理,利用现有生产制造能力,回收利用回收品,包括物质利用和能量利用,填埋处置暂时无法利用的无用垃圾。常见的垃圾桶一般将垃圾分为两类: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而在小区等地也会看到厨余垃圾的分类垃圾桶。
垃圾桶上的字和分类标志倒是都认识,但是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哪些垃圾在丢弃时又要做特殊处理呢?可以这么说,在文学家和环保专家眼里,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的判断标准是不一样的。而普通群众缺乏的就是对垃圾的判断标准。在从小接受到的教育中,大部分人都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垃圾分类教育,这就使得许多人分不清楚,自己要丢掉的垃圾到底是哪一类。自然也使得垃圾分类的效果大打折扣。
年前,一位朋友去台湾做交换生,她告诉我,到学校之后宿舍的阿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教大陆的学生做垃圾分类。从使用不同颜色的垃圾袋,到如何正确地对垃圾归类,用了整整一周时间。
日本街头的分类垃圾桶
在日本,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会教育小孩子“如何扔垃圾”,小孩子还会督促父母遵守垃圾分类的规定。从小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使得他们从小就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而在我国,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滞后和教育的缺乏,不少人没有垃圾分类的意识,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则需要自己更加主动地去保持。而这,就对个人素质以及水平的能力要求更高了,自然也就更难在大范围内普及垃圾分类。
除此之外,实施垃圾分类难见成效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缺乏一定的奖惩措施。“政府应当将垃圾不分类的代价明确告知公众。”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史博士、北京零废弃发起人毛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如果能明确告知民众不进行垃圾分类会让自己受到伤害,人们就会感受到更多的压力,进而产生更大的行动可能,把垃圾问题当作自己的事情,逐渐固化“我的垃圾我负责”的意识。
在奖惩机制的作用下,公众会受到更多来自外界的压力,而这些压力会迫使他们去做一些自己不愿意或者不会做的事,比如垃圾分类。许多新政在实施之初都免不了采用制度的方式来保证其有效地实施,垃圾分类也可如此。而现在虽然部分城市提出了垃圾分类的相关条例,但由于配套政策不完善,监管不严,大都形同虚设。而如何提高政策的执行力和可行性,则是有关部门需要认真思量的问题。
做好垃圾分类任重而道远,需要各方共同的努力。不仅需要在教育上加强民众的垃圾分类知识和意识,还需要一定的奖惩措施来保证垃圾分类政策的有效实施。毕竟“世上没有垃圾,有的只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本文系新农村商报网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