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新闻稿子写得又快又活?

  内容: 

  一个记者或通讯员如果能够把稿子写得又快又活,就能成为新闻行业中的佼佼者。

  新闻的一个显著特性就是它的时效性,即写新闻要抓紧时间,争分夺秒,迅速把稿件写出来,发表出去。因此,“写得快”是对记者和通讯员的一项要求。写得慢了,让别人先发表了,你写的新闻就变成了旧闻。

  “写得活”,是对新闻工作的又一项要求。新闻不能写得太死板、八股文,ABCD,一二三四,套话连篇,沒有生气,而要让新闻成为活蹦乱跳的鲜鱼,好似热气腾腾的小笼包子。

  怎样才能把稿子写得又快又活呢?

  快----敏感、技巧、作风、资料

  要想写得快,先要对事物反应快,观察快,看得准,有洞察能力,能迅速分辨什么是新闻,什么不是新闻;什么事情新闻价值高,什么事情新闻价值低。有了高度的新闻敏感,就能一眼抓住那些最新鲜、最本质的东西,把它写出来。

  例如,民国时期著名记者邵飘萍,是一名写文章的快手,他一手创办了《京报》并任主编,在社会上有“新闻全才”“铁肩辣手,快笔如刀”等美誉。著名报人张季鸾称赞邵飘萍:“每遇内政外交之大事,感觉最早,而采访必工。”正因为他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新闻思想,才能写得又快又好。

  要想写得快,还必须有熟练的写作技巧,面对新闻事实,知道用什么体裁写最恰当,知道怎样报道效果最好,当机立断,迅速动笔。

  民国时期的另一位著名记者黄远生,思维敏捷,写作能达到“倚马可待”、一挥而就的地步,数千言的文稿,常常顷刻立就。有时在戏院看戏,报社急要稿件,他在戏单背后疾风扫叶般一气写下,交付车夫转去。他的写作能达到这种水平,是因为他对旧学新学皆有研究,在写作时能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方式运用到通讯中去,笔锋犀利,文风洒脱,不拘一格,灵活多样。

  要想写得快,还必须有争分夺秒、雷厉风行的精神,切勿做事慢慢吞吞,拖拖拉拉,尤其是对动态新闻,要边采访边打腹稿,采访完了,稿子就基本成型了。

  1984年,新华社的一位记者仅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写出了许海峰夺金的300余字消息:《我国选手获得奥运会第一块金牌》,第一时间传播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成绩,振奋人心,鼓舞士气。

  要想写得快,做好思想上材料上的准备工作很重要。心中有全局,有大局观念,又有充分的资料和背景材料,对事件走向有准确的预判,这些都是写作的重要基础。有了预先准备,心中有教,写稿就快起来了。

  据新华社一位老记者回忆,毛泽东当时写稿子非常快,常常一天就能写两三篇,而且主题不重样,文笔独具特色,立意高远。有一次,毛泽东写完一篇稿子后,脸上露出喜悦之色,十分得意地问旁边的新华社工作人员:“你们说谁是最好的新华社记者?”大家一听,都露出了会心一笑,毛泽东也开心地发出笑声。

  总之,写得快是记者和通讯员综合素质的表现,也是熟能生巧的结果。

  活----角度、细节、人情、语言

  写新闻稿怎样才能活起来?所谓活起来,就是生动、感人、引人入胜,让读者想读、爱读。

  要想把新闻写得鲜活,必须选一个好的新闻角度。这个角度要新、要奇、要险,在新中求活,在奇中显活,在险中见活。凡是能选择一个最有特色的、与众不同的角度来写报道,这样的报道必然是成功的。

  新闻鲜活的另一个要素是细节要到位。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件物品、一句话语,都有可能成为新闻的细节。谁抓对了细节,写出来的稿子就传神,就把整篇稿子带活了。例如,写雷锋乘火车时,做的都是一些“小事”:擦地板,擦玻璃,帮妇女抱孩子,帮老人找座位,冲茶倒水,给旅客读报……正是这一件件小事,叠加起来,反映了雷锋“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很美好”的思想境界。

  要把新闻写活,应当写出人情味,写出人们关心的话题,把文章的喜怒哀乐与读者情感相结合。稿件除了把准事实之外,写作时要讲究章法、笔法,使文章富于变化,生意盎然。

  1995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编发了一篇来信《一个母亲的呼吁》,讲述的是一位苏州女工控诉黄毒对自己儿子的毒害。时任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说:“为什么《一个母亲的呼吁》不但使普通群众落泪,而且使总书记、总理也落泪?我想最根本的是,这些报道都找到了带有共性的话题,找到了最能引起共呜的角度,找到最能动情的切入口。”

  把稿件写活,用好语言对话也很重要。许多优秀的报道里都有金句、警句、接地气的句子,这些来自典型人物和群众生活的鲜活语言,使稿子既亲切自然,又有深度高度,这是在写作中必须十分留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