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育家沈克琦:重视科学基础教育,严把中学教材关
【图文由“中国科学家”(ID:Chinses_Scientises)公众号原创,转发请申请授权。】
“教师不要用自己设想的模子把学生套住,而要用启发、引导的方法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
关于教学,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教育家沈克琦曾这么说。
从西南联大物理系的优秀毕业生到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北京大学副校长,从物理教学与研究到推进理科高等教育改革,沈克琦长期工作在科研教育的第一线,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辛勤耕耘了数十年。
因为早年间在中学教授物理的经历,沈克琦一直很关注中学物理教学,几十年的高等教育工作经历也让他密切关注着我国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尤其是中学物理教育。他曾多次表示,优秀大学毕业生都是在入学时就有很好的基础与素质,因此中学教育对人才的成长十分重要。
他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几个需要研究和改进的问题》一文中写道:“科技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而中小学教育又是教育的基础。因此,中小学教育的好坏关系到全民族文化水平的高低以及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1986年9月,沈克琦被任命为国家教育委员会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副主任,曾先后三届参与有关中小学课程计划、教学大纲的制定、修订和教材审查工作。
本该含饴弄孙、享受清闲的年纪,沈克琦反而更积极地参与到了有关中学物理教学的各类工作中。
中学教材虽不算鸿篇巨制,可是其中凝聚着难以估量的文化意蕴、教学理念和教学范式。因此中学教材的编写仅有高水平的知识积累还不够,还需要编者思路清晰、逻辑严谨,能把抽象、晦涩的知识通过浅显的语言生动地传授给学生。
所以,沈克琦十分注重教材的内容和阐述方法,既要确保教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沈克琦说:“尤其是物理教学的内容都应该摆事实、讲道理、联系实际、注意应用,不能把生动活泼的物理学习变成枯燥无味、死记硬背的东西。”
在物理教材的审查工作中,沈克琦对教材中的科学性问题尤其认真,在保证教材质量上发挥了把关人的重要作用。他曾专门写文章指出彼时的中学物理教材用生活化的、不科学的语言代替科学语言,部分教材甚至存在逻辑性错误等科学性问题,这些错误不但会导致学生学不会如何正确使用科学语言,还会伤害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将产生负面效果。
从1994年开始,沈克琦接受北京市教育局的任务,组织教师为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里学有余力的学生编写一套合适的高中课外物理教材。教材除了运用各种方法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外,还适当地补充了一些现代科学知识与科技发展史的相关内容,同时加大了实验教学的比重。
沈克琦希望这套教材能“让学生在学懂所教内容时知道还有进一步需要学习的东西,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终其一生,沈克琦始终将教书育人视为自己的份内之事、应尽之责,他觉得很充实也很幸福。
他说:“我毕生从事教育事业的工作,不仅教过中学、大学,而且曾在教学行政和教育管理岗位工作多年,涉及的层面从小学到博士后,几乎囊括了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为国家建设培养了一批英才。”
在沈克琦眼中,教育是造福人类的千秋功业,是自己一生的美好追求。
文: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参考资料:
1.《沈克琦小组研究报告》,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2.本文图片来源于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