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锐评
不少专业学科的硕士博士,还在为生化的基因章节“掉头发”,云南一位6年级的娃,已经研究“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了。更让他们感到自愧弗如的是,这名11岁孩子的“研究”,获得了2019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有一位毕业于国内6年制一流医科大学、有近30年临床经验的专业人士表示,如果不去认真检索文献,光这个项目的简介就看不懂。然而从孩子的获奖信息看,这孩子“5天学会专业知识”。再细看,原来孩子的父母,“恰巧”都是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员,而且“恰巧”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或首次鉴定发现者。
常识告诉我们,一个家庭的耳濡目染,多少能够影响孩子。但常识同时告诉我们,一个11岁的孩子5天学会涉基因与癌症这一科学研究项目的专业知识,一定是天方夜谭。基因、癌症类的生命科学,不是艺术、不是文学,它无法绕过厚实的基础知识积累,出“神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6年级孩子获此大奖,超常规发挥的可能性不大,超常规“助攻”的可能性最大。舆论为之哗然,正是基于常识。网友将矛头指向了孩子背后的这对研究员父母,指责他们不该“拼爹”“拼妈”拔苗助长,不该“操刀”“代劳”、伤害起跑线上的公平。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但在孩子成长的起跑线上,天下有些父母,把爱子之心的“可怜”,做到“可狠”地步的,不在少数。拿专业领域的成人成果,冲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的大奖。这跟替考、替跑,没多大区别。
但是话分两边。孩子与家长,拿奖动机需要端正,评奖程序同样需要规正。6年级孩子获此大奖,一个真敢领,一个真敢颁。开奖之后,全社会听闻哗然。而评奖之时,主办方竟然没有提出疑义,着实令人匪夷所思。
科技创新要鼓励,但奖励不仅是鼓励,更是认定。这也是常识。一年一度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顶着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体育总局、知识产权局、自然科学基金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主办的头衔,权威性没得说。对青少年各年龄段的奖项验证,应是标配程序。尤其对于年龄与成果差异明显的项目,更应以常识推理、排出疑点、重点验证。考证其真实性,确保大赛大奖的公正性和严肃性。然而很显然,至少在昆明11岁孩子的这个奖项上,主办方鼓励有余、严谨不足。
颁奖之前,考证不难。难在科技大奖的主办方,有没有到位的科学精神、足够的严谨作用。是驴子是马,答辩场上遛一遛,一目了然。科技创新大赛的跑道,不能沦为家长为孩子争夺的名利场。杜绝家长“替跑”,关键看“裁判”。
15948558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