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大扫除机关企事业单位篇:南图门口玻璃成画板
门口玻璃
积灰成“画板”
在南京图书馆东侧入口,这里整个墙面都是玻璃,可是长期未清理,玻璃上已经落满了灰尘,来此参观看书的市民则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在玻璃上尽情作画,一些小情侣甚至在玻璃上写下双方的名字,表达爱意。大门两侧近10米长的玻璃上画满各种涂鸦,俨然成了大家的“画板”。
在南京图书馆南入口处,记者发现这里的栏杆锈迹斑斑,黄色的铁锈将栏杆上的白漆吞噬,从上而下晕染开来。来南京游玩的游客张先生本想让女儿倚靠栏杆,以南京图书馆为背景拍照留念,无奈栏杆锈了,他只能另寻拍摄角度,张先生喃喃地说:“这栏杆要重新刷漆了。”
二桥公园
行车广场上有个“坑”
二桥公园从几年前开始,已经停业,不再接待游人。
记者在这个广场上看到,这个庞大的广场,现在允许汽车通行,中间却突然出现了一个大坑,从边缘来看,边缘已经被磕坏了不少。
附近工人告诉记者,这个广场上突然出现的“坑”,其实是一个喷泉池,早就废弃了。但是,现场四周没有任何安全提示,一些人开车到了现场,发现二桥公园闭门之后,纷纷拐弯绕出去,恰好会走过这里,晚上光线不好的时候,就可能一头扎进这个已然没有水的喷泉池里。
记者在现场能看到边缘有些地方毁坏严重,可能被多次撞击了。
上峰社区干部朱长珍——
扫净了马路,也扫近了距离
整洁宽敞的乡间小道,绿树丛中的农家小院,江宁上峰社区上峰村的小道很是清爽。
“环境变好了,大家伙的环境意识也强了。以前各家只管各家的院子,家里清理出的垃圾、杂物就顺着路边倒,现在大家都自觉将垃圾倒进公共垃圾桶,门前路边脏了也会顺手扫一扫。”50岁的社区居民李金凤说。
从2012年10月起,上峰社区开始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和自然村村长,定人定村,每周一、四、六下午到辖区内的9个自然村打扫卫生,这个习惯坚持到现在。
从李金凤家中出来,便能听到大街上竹扫帚扫过水泥地面的声音,循声找到了正在扫地的朱长珍。朱长珍并不是保洁员,而是上峰社区的计生信息员。
朱长珍觉得,扫马路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贴近老百姓的过程:之前不久,村里有户人家想生二胎,但又不知道如何申请,抬头就看到了正在村口打扫卫生的她。朱长珍核实情况后,便帮助对方准备材料,联系申请事宜,很快就办好了申请手续。
“做基层工作,最忌讳的就是讲大话套话官话,老百姓反感这些。向他们宣传什么,表达什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扫着扫着,扫近了他们身边,然后用扫路人的身份和他们交流,而不是管理者的身份,这身份比那些好使多了。”
在朱长珍这样的社区干部的带领下,村里陆续进行了露天垃圾池的修改、平整了臭水沟,最主要的是,干部和百姓沟通得多了,老百姓作为脏乱差的举报者和参与清理者的人数逐渐增加,问题被发现和被整改的频率和速度明显增快,村民越来越愿意参与,原先有点松散的集体荣誉感越来越强。
第一医院门前
慢车道被占
交通拥堵
长乐路上的车辆难行出现在多个路口,但第一医院门前,是比较严重的路段之一。
问题出在慢车道被占上:原先,这里的路段,按照设计要求,分为三个部分:人行道、慢车道和快车道,各行其道,道路虽然有些紧张,倒也能勉强维持。
但如今,随着第一医院内部的施工,一切都变化了,人行道没有了,一到早晚高峰,就会出现复杂的情况:停放的自行车占据了慢车道,拥挤不堪,不少骑车人于是在快车道上骑行,汽车就跟着拥堵起来,整段路一片混乱。
市房地产交易市场大光路分中心
门口花坛植物与垃圾共存
在南京市房地产交易市场大光路分中心门口,有一个5米长的小花坛,里面竖着一块花岗岩石碑,石碑被绿色植物包围,可走近这些植物时,发现里面夹杂着不少塑料垃圾,一把长扫把直接压在灌木丛上,植物根部的泥土上全是垃圾和杂物、废弃的轮胎、垃圾袋、塑料瓶等,这里形成了一个隐蔽的垃圾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