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19高考:高考作文怎么写 且听专家来解读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共有8套试卷,其中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3套,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自主命题5套。

  这些作文题的出题思路是什么?重点考查考生哪些能力?透视未来中学语文教育哪些趋势?记者采访多位教育专家进行解读。

  考查重点

  聚焦核心素养 凸显立德树人

  今年河南(全国卷I卷)的作文题是“写一篇倡议热爱劳动的演讲稿”。6月7日,我省语文名师为考生和家长进行了解析。

  “聚焦三个方面,应该能写出一篇不错的作文。”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中语文教师张云佳说,一是回归传统。这篇作文要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强调劳动这一美德在新时代仍然需要传承和发扬。二是贴近生活,树立正确观念。考生可通过批评三种错误认识,来辨析劳动与学习、劳动与科技发展、劳动与自我及他人的关系。三是要关注题目细节,符合任务要求。作文首先要符合演讲稿的格式要求,此外可以通过反问、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

  郑州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侯巍说,高考作文考查高中生“劳动意识”,直接聚焦于核心素养,凸显了立德树人。一个时期以来,劳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被置于相对边缘的地位,存在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的现象,这篇作文倡议“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不仅特别贴近高中生生活实际,不至于无话可说,而且特别有意义,凸显了高考作文偏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导向。

  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中语文教师王改玲建议,考生可基于三个层面思考“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平时常提的“实干、奋斗、担当、创新”等话题都与“劳动”息息相关,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愚公移山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都是较好的素材。(本报记者 史晓琪)

  议题设置

  爱国情怀、奋斗精神、生活思考

  爱国情怀、奋斗精神、生活思考是今年高考作文题目的几个关键词。

  天津卷作文以“爱国情怀”为主题,选择方志敏、陶行知、黄大年的三则材料,分别表达对祖国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个人对国家、民族的责任,献身人类历史发展的人生观、价值观。

  北京卷作文试题“2019的色彩”,引导考生将个人成长置于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激发他们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

  北京卷“中华文明的韧性”、上海卷“中国味”则凸显中国元素,引导考生深入领悟中华文明“韧”的精神内核,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强化文化自信。

  引导考生思考让青春在奋斗中焕发光彩,也是另一个重要主题。全国卷Ⅱ卷作文试题“青春接棒,强国有我”,写作任务设置五种身份,引导考生以参与者的身份设身处地体验历史、思考未来,激励他们秉承前辈奋斗精神,勇克难关。

  此外,一些作文题从小事切入,强调对身边生活的理解与洞察。全国卷Ⅲ卷作文试题“画里话外,师生情长”,倡导尊师重教,引导学生品格修行。浙江卷的“作家写作”及江苏卷的“物各有性”,则视角开放,颇具人文和思辨色彩。

  未来趋势

  语文怎么教?学生怎么学?

  观察近年考题,一些教育专家与一线名师表示,未来高考作文将朝以下几个方向发展:——贴近社会现实,“两耳不闻窗外事”不可行。从汶川地震到中国崛起,从女儿微博举报到名人虚假广告,从创业故事到“一带一路”,关注时事热点越来越成为一大趋势,此类主题也连续十几年出现在高考作文题目中。

  山西太原十二中语文老师、“时代新人”演讲人赵旭老师认为,近年来,高考作文题目更为关注社会现实,直面社会热点。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与社会隔离,要充分了解世界,构建成熟的价值观。

  ——凸显文化底蕴,应试背诵将更加失灵。清华大学教授谢维和表示,近年来的命题趋势,体现了对考生文化修养积累与沉淀的重视,仅有知识储备是不够的。取得优异成绩,需要阅读名著经典、铭记历史、感知时代、追踪新知,更需要深入思考、独立判断,那些刷题、押宝、死记硬背的方法将越来越失灵。

  ——鼓励多元表达,“脸谱作文”不讨喜。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表示,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高考作文命题也越来越灵活,制式文本越来越少。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关注学科内知识,还要加强对社会以及各领域相关知识的了解,增强想象力,才能在有限时间内完成选题、构思、写作等方面的任务,呈现个性化表达。(据新华社北京6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