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大兴官学,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官学系统,各级设立学官进行管理

  在古代中国,但凡一个王朝建立之后,必定要对其统治社会里的自由流动资源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士人阶层便是一支重要的自由流动资源。它不仅是中国文明的传承主体,同时还是这个国家的政治主体,它肩负着对上服务君主和对下教化百姓的责任和义务。

  整个国家政权的维持和运转都离不开他们的参与,他们是这个社会文化的主要承担者和创造者。因此,控制好士人群体是历代统治者推行其统治政策的中心环节。

  古代教育

  在漫长的帝制时代,中国的君主们逐渐创造出造士和养士两套办法来控制士人阶层。其中培养士人阶层即所谓的造士环节——教育制度一直是历朝君主关注的重点。

  明代官学制度承前启后,别具一格。明代官学制度继承了中国历代重视学校教育的传统,又有鉴于前朝的教训进行创新。明王朝肇兴于蒙古人所建立的元王朝为农民起义瓦解之际。

  明代官学教育

  明太祖朱元璋早在其南征北战期间,便看到元王朝文教控制能力的松弛和士人对政权和主流意识形态的背离所引发的危害。其突出表现是:元末,大量士人先后投入南方反元势力的帐下,为其出谋划策,最终瓦解了元王朝的统治。

  朱元璋麾下的文士谋臣诸如李善长、刘基、宋濂等人均是在元朝教育制度之下培养出来的士人,然而最后反被反元势力所用,说明元朝士人控制政策的失败。同时,朱元璋在其立国之前的扩张时期,便注意通过麾下的儒家士大夫学习前代历朝治国的经验得失:太祖下金陵,辟儒士范祖干、叶仪。克婺州,召儒士许元、胡翰等,日讲经史治道。

  朱元璋画像

  因此,在儒家士大夫的影响下,朱元璋继承历代统治者对教育制度一贯的重视态度,并在总结以往朝代文教政策得失的基础上设计本朝的教育制度。他自己曾说: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

  足见其对学校教育的重视。以上两方面的影响,使得其在开基南京、建立明王朝后不久,便在革除胡俗,回归先王的旗帜下,发起一系列旨在整顿自元末以来日趋松弛的文教专制统治的措施和行动,建立别具特色的明代官学教育制度。

  朱元璋画像

  将各级官学置于地方各级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明初大兴官学,在中央和地方建立比较完整的官学系统。在中央,改国子学为国子监,将其作为明朝的中央最高学府和最高教育管理机构;地方的府州县,俱设儒学,分别置教授、学正和教谕等若干学官,以教诸生,以督学政。由此建立起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完整官学体系。

  同时撤销元代专司教育行政管理的儒学提举司,将各级学官纳入到各级地方政府的管辖之下,使明代地方学官在制度上完全依附于地方行政长官的控制之下。这对明代官学教育体制产生深远的影响。

  明代国子监太学碑

  将官学教育同出仕做官紧密地结合起来,规定官学生员要想出仕,必须参加科举,或是入选岁贡生员进入国子监肄业,唯有这两种出身方能拜官,借此把官学作为培养治国经邦人才的主要基地。

  官学教育以程朱理学为宗,并定程朱理学为科举取士的标准。明初,统治者就定程朱理学为官方学术,构建统一的官方意识形态。

  程朱理学创始人

  由此,官学教育自然也必须以程朱理学为宗。明初不仅规定以宋代理学家注解的儒家经典作为教学内容,还规定以八股作为选士标准。

  明代官学的学生,称生员,在提学官设立以前,未入官学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一律称童生,但凡参加县、府考试通过者才能入官学读书,获得生员资格,即俗称的秀才。

  明代生员

  童生的入学考试由巡按御史和地方行政长官主持。明代官学生员,分为廪膳生员、增广生员和附学生员三种。

  其中廪膳生员享受国家津贴,国家每年从中选拔优秀者送入国子监读书肄业,即岁贡生。而廪膳、增广如有空缺,则通过岁考从下一级中依次递补,如史载:廪膳、增广,以岁科两试等第高者补充之。

  明代科举考试

  学官由相关部门任命。明代的官学,各级俱设学官,分别是教授、学正、教谕和训导若干,他们既是教育管理者,也是教育者。洪武年间的学官多由各级官员举荐而来,后多由副榜举人、乡试未中者担任。

  各学官俱受吏部统辖,听吏部考核黜陟,但在地方上也要听各级地方行政长官提调。

  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官学教育制度的同时,亦特别重视政府监察机构对学校教育领域的监督作用。明代的监察制度,在吸收唐宋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备,其权限、种类超过以往任何一朝。

  明代学官

  明初设立的监察机构——都察院和十三道监察御以及各省提刑按察使司,明太祖朱元璋都赋予其监察学政的职责:在内监察御史,在外按察司,巡历到日,逐一相视生员,有不成材者黜退,另行派补。

  同样监察御史亦有勉励学校的职责。可见在提学官设立之前,监察官员对于地方学政的管理具有相当大的权力,这实际上是后来设立专督学政的提学官的制度基础。

  参考内容来源:《明史》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