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书写民族大爱 邵春亮事迹在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邵春亮:用真情书写民族大爱

  今年74岁的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邵春亮坚守在民族教育的第一线,23年如一日,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呕心沥血。被誉为为人师表的模范、教书育人的楷模和促进民族团结的榜样。

  维吾尔族姑娘古丽克孜·买买提是大连理工大学2年级的学生,2007年,在她刚从新疆喀什来到民族预科班的时候,对城市、对大学都感到十分陌生。那年暑假,因为路途太远,她没有回家。班主任邵春亮了解她的情况后,主动为她联系了一份家教的工作,并且冒雨送她到家教对象的家里。出古丽克孜·买买提说:“我做家教的教材都是老师给我的。可以说是全程式的关爱,从头到尾、一个态度,非常关爱我们。”

  1986年9月,大连理工大学迎来了在新疆招收的38名民族预科班学生。学校决定由邵春亮担任民族班班主任。

  当时,51岁的邵春亮经已经在大连理工大学工作了30个年头。在大学里,这个岁数正是一名专业课教师最出成果时期,带上民族班,就意味着每天要与付出、辛劳和责任为伴。

  然而,邵春亮还是果断地接下了这个任务。从此,他从一位整天埋头教学科研的教授,转型为照顾一群大孩子饮食起居的“老爹”。退休后,他接受学校的邀请,继续带民族预科班。邵春亮说:“对西部青年学子的培养应该加速,在西部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我们民族教育所承载的一个责任。”

  23年来,邵春亮每天坚持早上和学生们一起出早操,每周到学校的清真食堂察看学生是否习惯学校的饮食。寒暑假时他会为每一个学生准备礼物,为他们送行,打电话和学生家长了解沟通更是常事。

  维吾尔族大四学生库都来提说:“他像父母给自己孩子启蒙教育一样。预科班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大家庭,邵老师就是关心我们呵护我们的一位爷爷。”

  23年里,邵春亮逐步摸索出了“尊重+爱护+研究”的民族班教育模式。他带过的40多个少数民族的600多名学生,全都顺利升入本科继续深造。学生毕业后大多成为家乡建设的骨干。维吾尔族学生古丽克孜·买买提说:“56个民族56支花,56个民族应该是一个大家庭。就拿我们新疆来讲吧,我觉得只有民族团结这方面做好了,才能更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去走向更繁荣。”

  邵春亮说:“爱应该是教育的出发点,爱也是教育的归宿,没有爱的教育是荒冢,没有爱的课堂是坟墓。你要发现他们,要培养他们,让他们成为爱的火种的话,那我们的共和国就是一个爱的和谐的伟大的国家。”

  邵春亮先进事迹在广大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邵春亮23年来坚守在民族教育第一线,他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德在广大师生和少数民族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请听中央台记者张四清、贾铁生,大连台记者博海的报道。

  邵春亮老师的先进事迹感动了无数的老师和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学生,他们认为有这样一位老师深感幸福。

  维吾尔族学生阿丽娅说:“大家对邵老师的印象都非常深刻。他只带一年,能对一个学生造成的影响这么深,我觉得这不是一天两天能做成的。”

  回族学生马国华说:“ 在大学生活里面能有这样一位老师,我觉得真的一辈子都感到非常的荣幸、非常的幸运。 ”

  广大师生们表示,邵春亮 老师勤奋敬业、终身奉献党的民族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崇高精神永远是学习的榜样。青年教师陈肖东说:“ 邵老师也是给我们一种力量,一个方向。而且,也确实给我一种心灵上时时爱自己所从事的这种教育事业,爱学生这种动力的根源。 ”

  新疆维吾尔族学生古丽克孜 ? 买买提说,邵春亮 老师的教育进一步加深了她毕业后想回到新疆建设新疆的愿望。她说:“ 我们中国56个民族,任何一个民族的孩子听到有这么一位老师,在这些方面加这么大的力度,对我们的培养,这对民族团结真的很重要。让我们从心灵里面,我们觉得想跟着党走。将来想回到新疆,为我们新疆而做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