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楼道起火有多可怕?宁波消防用实验告诉你

  消防在观测实验的实时数据 通讯员供图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成为许多市民的日常代步工具。然而,方便好用的电动车却是一个不小的火灾隐患,特别是由于充电不当引发的楼道火灾事故,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电动车引发的楼道火灾到底有多可怕?为什么那么容易致人死亡?市民遇到此类火灾,怎么做才能最大限度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近日,宁波消防就在一处废弃居民楼内,做了电动车楼道火灾的实验。

  □通讯员颜杰蔡俊见习记者陶倪

  一场实验

  实验准备

  场地:江北某废弃小区6层居民楼(无人居住,门窗等基础设施完好)

  起火源:废弃电动车3辆、生活垃圾若干(衣物、窗帘、桌椅和脸盆等塑料制品)

  实验对象:猪3头,笼子3只

  监测设备:监控摄像头24个(每层楼梯拐角处放置1个共12个,每层楼仪器检测分别1个共6个,三楼两间室内共3个,实验对象2、4、6层分别1个共3个)、gopro一个(佩戴于3楼室内消防员身上)、温度计8支、烟气监测仪8支(六层楼道每层1套,室内固定1套,消防员手持1套)、主控台1处、电脑及相关数据显示屏4台,独立照明灯若干,对讲机若干,隔热罩若干,读秒仪等。

  保护措施:现场一支消防队值守,2车10人临战状态,预防火势蔓延,并在实验结束后及时扑灭火灾。

  实验过程

  记录环境数据

  起火2分钟一氧化碳浓度爆表

  随着一声“点火”令下,消防员点燃过道上的电动车和常见生活垃圾。

  不到1分钟,塑料材质为主的电动车就已遍布火苗,并产生大量浓烟,顺楼道迅速往上蹿升。几乎同时,堆积在一旁的生活垃圾也被引燃,整个楼道一片火海。

  1分15秒,滚滚黑烟充斥了整个楼道,原本完好的电动车已被大火烧得露出了骨架。

  2分钟左右,电瓶车开始爆炸,浓烟笼罩整栋居民楼并飘到空中。

  3分钟后,通过显示屏可以看到,6层楼道全部被毒烟充满,可见度迅速下降。

  4分钟时,5层以下摄像探头全部被火焰烧毁,只剩6楼摄像探头还在工作。此时6楼温度已经达到39.2摄氏度,并在不断上升,氧气数值已经降到11%。

  实验对象所在的楼层中,2楼在1分钟时温度就达到70摄氏度,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达到534ppm;2分钟时达到100摄氏度,一氧化碳含量达到爆表值1000ppm;5分钟时温度则高达700多摄氏度。

  观察实验对象

  5分钟后,实验对象倒地昏迷

  刚起火时,位于2楼的实验对象(二师兄)就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一直在笼子里走来走去。

  几秒钟后,浓烟几乎覆盖整个2楼过道,透过黑暗中的微光可以看到,实验对象已被浓烟吞没,在高温炙烤下,逐渐出现窒息晕眩的状态。

  5分钟后,实验对象吸入过量浓烟,倒在拐角处不再动弹。整个楼道全是有毒气体,楼道内温度也高达数百摄氏度,人体根本无法承受,哪怕只吸入两口浓烟,也会瞬间倒地。

  7分钟时,消防队员开始灭火。

  大火扑灭后,在楼道里记录数据的消防员分享了他的体验:“房间里面都是烟,几分钟,温度就很高。测一下,大概有200多摄氏度,我开门的时候就已经很烫了,如果穿普通衣服,是受不了的。”

  注:当环境中一氧化碳浓度超过100ppm时,人就会产生头晕、乏力等不适感,随着浓度增加,还会进一步产生头痛、呕吐、昏迷等症状;当一氧化碳浓度超过600ppm时,短期内就能引起窒息死亡。

  实验结果

  电动车燃烧产生大量有毒气体 致死主因为中毒窒息

  这场火灾实验,最大限度模拟了楼道火灾的真实性,同时也直观地显示出其可能导致的可怕后果。

  实验结果表明,电动车火灾致人死亡的原因是在火场内吸入有毒烟气,最终窒息死亡。

  消防队员分析说,电动自行车除了骨架以外,其他部件都是由塑料、橡胶和聚氨酯材料制成的,属于易燃可燃材料,燃烧速度极快。起火30秒后,车体即可产生大量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而人在吸入毒烟后,很快会出现头疼、恶心、昏睡、胸闷等症状,往往神志不清,行动不便,滞留火场后导致窒息死亡。

  “电动车在楼道内一旦起火,会迅速产生有毒气体并向上蔓延,所以留给居民逃生的时间不多,如果没有采取正确的逃生方法,就更加容易造成伤亡。”

  一点思考

  电动车楼道起火

  为何极易造成伤亡?

  在宁波,近年来因电动车起火导致的死亡事故时有发生。

  以2013年为例,当年7月5日,江东区一小吃店内电动车凌晨起火,1名女子死亡;9月3日,北仑区新碶街道一电动车起火引燃出租房,致3人死亡。

  据统计,80%的电动车火灾发生在充电时段,66.7%的电动车火灾发生在20时至次日5时之间。电动车火灾致人员伤亡的,90%是因为电动车停放在门厅、过道等部位。由于电动车一般在白天使用,夜间停放充电,电池充满时往往在凌晨时分,用户一般不会起床断电,这就容易造成电池过充发热,从而引起火灾。

  这时,市民正处于熟睡状态,难以发现和及时扑救初起火灾,发现时往往已经进入发展阶段,无法控制。加之居民往往将电动车停放在门厅等部位,堵塞疏散、逃生通道,且电动车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烟气等,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发现楼道起火

  市民如何正确自救?

  那么,遇到楼道火灾时,市民该如何正确自救?记者采访了宁波市公安消防支队副支队长孙亮。

  首先要做的,就是冷静判断火灾情况和所处环境的情况。

  从火灾初起到轰燃阶段,一般有15分钟。在此期间,居民应尽可能抓紧时间离开火场。

  如遇到实验中楼道起火、浓烟覆盖的情况,在家的居民不要盲目开房门、冲进楼道,可以先试探性摸一下房门温度。如温度过高,就用湿毛巾堵住门缝,用水给门降温,并尽可能寻找避难处所(例如到阳台等待救援;选择火势、烟雾难以蔓延的房间,关好门窗,堵塞间隙)伺机逃生。如屋内有水源,要立刻将门、窗和各种可燃物浇湿,以阻止或减缓火势和烟雾的蔓延。

  室外露天平台也是一个可行选择。

  一旦逃到室外,烟和火短时间内都不会危及生命,一般来说,可以为自己争取到一个小时以上的求生和等待救援时间。

  除此之外,建议每个家庭配备一些简单实用又实惠的消防器材,比如灭火器、灭火毯、防毒面具、高空缓降器、逃生绳及手电筒等应急设施和独立式火灾报警器之类的预警装置。

  2016年7月1日,新修订的《浙江省消防条例》正式实施,条例规定,楼层过道、车棚走廊、楼梯出口等处一律不得停放电动车、私拉电线和插座充电。违者一律查处,并处以罚款。

  消防部门提醒,居民住宅区的楼道和过道是上下楼和进出的必经之路,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更是一条生命通道,因此市民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把生活杂物,特别是电动车等摆放在通道上,更不要私拉乱接电线为电动车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