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上课控制不住自己双手,导致注意力分散怎么纠正

  上课时经常发现有的学生摆弄手边的笔、纸、学习用品,听课也不是很注意,经老师反复提醒,也不能控制自己,最终会使成绩下降,在阶段学习中留下遗憾。

  浩浩是初中一年级学生,胖胖很可爱的小男孩,脑袋很聪明,下课或是活动时间,总能看到他欢快奔跑嬉戏,可是在上课的时候,他总也控制不住自己的小动作,不时玩弄笔袋里的各种笔,老师提示后,间隔一段时间,又会捏起手边的小纸片,又被警告后,再玩起手边的东西,总也控制不住自己的小动作。

  浩浩家长也很焦急,老师在和他们沟通时,两口子大吐苦水:孩子在家自己学习,不是玩着玩那,就是喝点饮料、吃点苹果,还想着打开电视看一会,因为这些不好的习惯存在,家长没少训斥甚至打过浩浩,可是镇定学习只能维持十几分钟,过后还是照旧,他们觉得也没有什么招数了。

  图片选自网络实际上,这种表现属于“课堂偏离行为”,心理根源有两种:情绪紧张和漫不经心。孩子生长过程中,总会有家长愿意给孩子一些负面评价,认为这样会激励孩子上进,对于心理承受压力不强的孩子来讲,过多的负面评价,会让孩子产生自我否定的心理障碍,遇到问题总是看别的同学怎么样,自己独立解决问题是就会犹豫不决,左右为难,即使在听课期间,也会不断被否定的情绪导引,表现在肢体上,就会出现不断搓手、玩手指、玩笔、挠痒痒等动作。

  漫不经心的表现也会出现上述症状,只不过这种反映特点是主动的,不像情绪紧张那样被动释放。一般表现为偏科、对老师讲课方式不满、课前接受辅导等表现。是学生故意流露情绪的体现,对班级课堂纪律具有破坏性。只是这种表现为显性存在,班主任都能在学生出现情况后及时处理制止。

  图片选自网络较难处理的就是情绪紧张型“偏离行为”,因为这种表现综合了学生家庭环境,和学生本人的复杂原因,纠正学生的行为就要在家庭和学生两方入手。

  家长要听从老师的建议,多对孩子进行积极评价。家长长期给予孩子负面评价,使他们顽固地认为,表扬孩子会让孩子骄傲,不利于竞争力的培养。这种类型的家长,大多是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积极认真取得一定成绩的人,他们自律性极强,自然会迁移到孩子的管理上。却忽略了孩子不是成人,心理还不够成熟,对于压力还没有合理纾解的能力,时间久了,就会导致莫名其妙的情绪紧张,靠玩弄东西缓解情绪。和家长进行沟通,讲清利害关系,取得他们的认同,才能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

  教学团队加强看管意识,多纠正学生的“偏离行为”。对于学生课堂“偏离行为”的纠正,最有利的手段就是教学团队齐心协力,针对目标学生,做长期的督导,授课时一旦发现学生异常行为,进行“目光提示”、“语言提示”、 “动作暗示”等方法,及时纠偏,引导学生回归课堂。

  图片选自网络鼓励学生认真听课,强化信心整洁桌面。解决学生心理障碍是最关键的一步,班主任老师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大张旗鼓的表扬,鼓励学生确立自信心,同时,指导学生上课时将笔袋、杂物等放进书桌堂,听课用的课本、练习本、放在书桌的左侧,保证课堂笔记留有空间,整洁的书桌面,会强制学生养成规范的习惯。

  自然,纠正一个成型的错误动作,不能期望一次成功,还应该在纠正有效后,抓反复,反复抓。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