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李玉顺:如何开展中小学网络课程设计?

  因新冠肺炎疫情,为保障全国近3亿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教育部日前下发了2020年春季延期开学通知,鼓励广大师生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和平台合理开展线上教学。

  北京师范大学积极响教育部号召,组织学校教育技术领域、在线教学领域的知名研究专家和学者,开展基础教育教师在线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公益项目,推出系列直播课程和精品微课,助力教师实现线上无忧教学!

  本讲主题是《中小学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及案例》,主讲老师李玉顺,博士,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慕课发展中心主任,数字学习与教育公共服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互联网学习白皮书主编,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协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专家,全球华人探究学习协会副理事长,北京教育学会新媒体教育技术分会会长。

  (根据李玉顺教授讲座视频整理,有删减)

  我国中小学网络课程的发展

  中小学网络课程的实施是在整个互联网时代在线学习的发展的背景下展开的,我国在线学习发展同步着世界在线学习发展进程,并卓有特色。近年来国内在线学习研究持续发展,并在2018年、2019年进入高峰状态,在线学习研究驱动和反映着实践向着深化方向发展。

  

  国内外在线教育发展典型事件

  回顾中小学网络课程发展,1998-2001年热潮涌现,当时中小学领域成立了一些网校;2002-2012年期间处于徘徊期,部分中小学网校被收购或倒闭;2013年伴随着在线学习发展的热潮,中小学网络课程的发展进入了新的蓬勃发展的状态。

  

  互联网教育行业的蓬勃兴起与渐进进程

  2012-2013年出现了大量面向2C的互联网在线教育产品和服务,2016-2017年随着逐渐成熟这些产品和服务开始从2C走向2B,到2019年暑假互联网教育行业的发展到达了新的高峰。大量资本投入到中小学互联网在线学习且规模巨大,影响的中小学生参与规模达到千万量级。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小学网络课程在近10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互联网教育服务产业,这种产业的形成使得互联网在线教育的服务品质得到提升,服务生态得到成长。

  

  疫情之下的中小学网络课程

  当前正处于疫情期间,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背景下,国家、省市、社会、学校各个层面都开展了网络课程在线教学、在线学习的推进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直播、在线的学生自学/作业,在线学习的资源,教师的角色担当,在线学习活动的设计,助学等策略也不容忽视。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支持网络课程的开展,让网络课程实施更有效,学生参与度更高,都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不单纯是技术问题,也不仅仅是教育教学问题,应该是两者怎样更好的融合,要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小学学习的在线课程模式或者多重模式,以及实施策略。

  中小学网络课程的内涵

  中小学网络课程,是指在符合中小学生理心理以及认知需求的前提下,通过互联网及其他网络手段,依托于数字化内容、工具进行课程学习与教学活动。在在线的环境下提供给学生自主性、灵活性、数字化、个性化的需求。

  网络课程首先是在高校、成人、技术领域规模化发展的,而中小学的网络课程有它自在的特征,不能以成人化网络课程为模板,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认知水平,同时要更加关注对教法、学法的研究,以及这样一些原理在网络环境下的融合应用。因此,中小学的网络课程需要研究在线、线上线下、混合等多种模态。

  

  如何理解中小学的网络课程?

  中小学网络课程的发展与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进程一脉相承。中小学网络课程改革研究从课程的三级体系,到课程的整合探索,再到当前伴随着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实践的需求,中小学校课程体系重构进程的出现,网络课程越来越跟中小学课程改革发展相结合,以支持中小学的课程改革目标面向于学生的核心素养,与21世纪人才发展同步整合。

  当前中小学网络课程包含实施的形态、目标、技术环境几个维度。从横向来说,中小学的网络课程覆盖了计算机辅助教学、混合式教与学以及在线学习3个样态。在不同的样态里面,课程实施的目标层级覆盖了知识、能力发展2个层面。在这个过程中,像实施直播的讨论区、网络白板这些同步性的互动技术,与点播、微课、论坛、课程网站、网络课程平台这样一些异步性的技术相整合,来支持中小学网络课程的实施。网络课程在调试教与学的关系、变教为学的实践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就互联网教育行业生态的发展来说,中国的互联网教育行业发展将有效支撑中小学网络课程所需要的实践形态。

  中小学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

  学生、教师以及课程平台是中小学的网络课程三个基本的支撑要素,需要有网络平台的支持以实施网络环境下资源的推送、活动的开展。进一步看,网络课程目标涉及到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策略、学习支持、学习评价和学习资源,是开展网络课程设计要考虑的。

  

  在网络课程设计方面,包括关于资源的设计和关于活动的设计。资源设计涉及到不同的资源类型,也涉及到面向教与学过程不同的数字化资源。在这个领域里需要不同的的工具来支持这些数字化资源的生成。

  

  此外,要推动网络课程的实施在活动设计层面也需要有效地开展。中小学的网络课程活动,可以将线下、线上的活动相融合,通过混合式活动的设计,这些活动来源于实践领域,已经非常体系化。

  

  中小学网络课程设计核心要素

  如何实施中小学网络课程的设计,使网络课程的开展更加优化、高效?在中小学网络课程设计中包含以下核心要素:

  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应该符合中小学生认知特点,经验体验和情感需求。

  

  学习活动设计。在网络环境中设计活动需考虑以下活动要素,以支持网络环境下的活动实施。

  

  学习效果提升策略——元认知。除了以上这两个因素以外,更重要的因素是如何通过网络课程设计促进学生元认知的发展。元认知是个人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元认知策略包含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这些策略需要教师的支持和参与。反映在网络课程设计方面就需要提供丰富的元认知的脚手架,像计划支架、监控支架以及调节支架,这些是有效的网络设计的要素。

  

  中小学网络课程开发流程

  完整的中小学网络课程开发,涉及的要素包含:确定课程主题、划分主题模块、设计模块结构、分模块开发资源、审核课程资源、搭建课程平台上传课程资源。

  

  确定课程主题。需要调研、访谈,以及相应的支撑材料。

  划分主题模块。梳理知识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给予清晰的呈现。

  设计模块结构。提供结构化的模块知识内容。

  分模块开发资源。依据网络课程设计的规范开展文字脚本、技术要求等说明。

  审核课程资源。依照相关的技术规范确保网络课程资源的质量。

  搭建课程平台,上传课程资源。

  网络课程的“线下”延伸:混合式课程设计与开发

  中小学的网络课程需要向线下延伸,也就是混合式的网络课程。混合式课程是在课程层面上开展线上线下的融合设计,关注课程层级的“人机协同”,更加追求课程目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

  进行混合式课程的设计,需要在活动层面上进行活动化的设计。此外,在课程目标层次上,从课程目标分解到模块的目标,始终要考虑关于低阶目标和高阶目标实施的理念,并且渗透到整个模块划分、资源开发、支架设计环节。

  

  

  对于中小学教师网络课程实施的建议

  学校实施网络课程的相关要素

  在当下的发展情形之下,以及在疫情期间、疫情过后中小学的网络课程如何更好地有效开展。我们可以看到有效实施中小学的网络课程需要考虑以下要素:

  1、内容选择。在网络课程实施中,我们首先要去考虑的是课程内容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还是学科性课程、跨学科课程,因为这决定了我们对平台功能的需求,实施模式的趋向。

  2、实施模式。我们对于中小学的网络课程的理解,是多元场景的,从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到混合式教与学,再到在线教学与在线学习,实践模式是不一样的。在个体学校、个体教师的网络课程实践中,需要去选择、定位实施模式。

  3、平台选择。平台支持的网络课程类型需要我们去选择。此外平台的交互性的能力、易用性、功能的整合性和流畅性都需要在实践中去甄别和筛选。

  4、实施策略。面向于国家课程的实施需要合作力量以及专业化的服务支持。

  疫情期间如何开展中小学在线教学

  这里我们引用丁书林会长的建议,在疫情期间我们要采用在线教育+资源供给的方式。包含视频资源供给类(直播、点播)、文本资源供给类,以及以课程平台为依托的复合性资源供给多样的模式。

  

  在这些模式之中,直播、点播是当下最受关注,也是实践中急需的。对于直播来说,要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集体学习的氛围,就需要在直播过程中包含有效的结构化设计。通过结构化设计进行活动的界定,以增强课堂的交互。

  

  在此期间进行课程资源的生成,需要协同化的力量,特别是像微课、学案这样的资源,通过集体教研以及合作,主讲教师和助教教师的配合来集体完成在线的教学任务,突破难点,达成课堂的教学目标。

  

  总结

  在线教育生态有力地支持了疫情突发下广大中小学“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为中小学在线教学与学习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更进一步推动了广大中小学网络课程的需求,使在线的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学习策略、助学服务等要素得到了普适化的发展和专业化的迈进,显著提升着广大师生网络学习素养。

  另外一方面,举国性的上述实践将显著提升我国在线教育服务能力,推动政府、学校和企业基于互联网的深度协同,为疫情后的中小学混合式课程实践带来时代性发展,加速学校面向教育现代化的课程体系建构!

  美编丨帅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