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审题有妙招:学会这三种方法,让作文不再偏题跑题

  初中生写作,最重要的能力是审题。

  只有先把题目审清、审透,才会避免在大方向上出差错。

  题目审不清,很可能会出现跑题、偏题等致命性错误,又何谈谋篇布局、调遣词句呢?

  审题能力,考查的是学生的理解和思维能力。这个能力从何而来?有没有训练提高的途径?

  当然有。戚老师在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三个招式,照着这三个招式去练习,相信你对作文题目的理解和思维会更加完善。

  1. 扩充题目法。

  作文题目往往比较表述简洁,其中隐含或省略了一些关键信息,只有把这些隐含的信息补充出来,我们才能透彻地理解题目的要求,究竟要让我们写什么。

  我们可以用扩充题目法来深入挖掘这些信息。

  比如,命题作文《别担心,我可以的》,这是我们班上周写作训练的题目。我们可以来尝试用问题来扩充题目:

  围绕“别担心”扩充:谁别担心?为谁的什么情况而担心?

  围绕“我可以的”扩充:哪些(事例、场景、细节)能表现我可以的?

  再如,半命题作文《( )让我走出困境》,我们也可以进行如下扩展:

  我遇到的困境是什么?什么影响和改变了了我的思想电影盒子?我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出困境来的?有哪些具体的行动或表现?

  2. 分析词语法。

  作文题目中,往往会有一些关键性词语,它们或是具有深刻的含义,或是题眼,对审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我们第二次月考中有一道作文题《那一刻的绽放》,“绽放”这个词就是关键词,我们就需要吃透这个词的意思。“绽放”表面指花朵开放,比喻义则指那一刻的精彩表现。而且,“绽放”是个很美好的词语,写作中也要注意表现成长、绽放的精神之美、蓬勃之美。

  而且,作文题目中的关键词也可能不止一个。比如上题中的“那一刻”,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它提示的是作文的详略,我们要把最精彩的描写、最多的笔墨,用来描摹“那一刻”。

  如果不能对这些关键词进行细致分析和深入理解,就很容易忽略掉这些相关的要求,造成偏题或跑题。在我们的第二次月考中,很多同学就犯了这个错误,没有注意到“那一刻”,把“那一刻”之前的内容写得很多很拉杂,到了改写“那一刻”的时候,又匆匆带过了。

  再如,《翻过那座山》也是如此。“那座山”,比喻生活中的困难、坎坷、挫折等,审不清,就会只拘泥于实际生活中的山。而“翻过”则对应的是战胜困难的过程,如果只写困难显然是不对的,而且,写作重点应该放在“翻过”上,也就是克服困难的过程上。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31%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