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2000公里的对话 厦大思政课讲述22年“山海情”

  

  以“山海情缘”为主题的思政课 东南网记者 刘学佳 摄

  东南网6月4日讯(本网记者 刘学佳)一堂思政课,一次跨越2000公里的视频对话,一段22年的支教史,他们是电视剧《山海情》中厦门大学支教老师郭闽航的原型……3日,在厦门大学的一堂思政课上,该校第一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张秀丽,以及目前远在宁夏海原县支教的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林宇阳、彭靖与师生共话山海情缘。

  “从1999年到2021年,241名支教队员的足迹遍布宁夏海原县、隆德县、闽宁镇,22年来,厦大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以实际行动参与教育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在三尺讲台上用青春与汗水点燃希望之光。”思政课主讲、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原宗丽说,“这段历史应该让同学们熟知,既是回顾,也是传承,通过厦大人讲述厦大扶贫故事,旨在激发在校学子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张秀丽分享22年前的支教故事 东南网记者 刘学佳 摄

  第一届支教成员现场分享

  22年前,我们走进了西海固

  1999年,张秀丽响应号召,主动选择宁夏条件最艰苦的西海固地区作为支教地,成为厦门大学第一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生难忘的事情。”在被问及为何远赴宁夏支教时,张秀丽坚定地说,“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就触动了。”

  初到宁夏,在有限的条件下,张秀丽除了教数学,还主动承担了物理课的教学。没有辅导用书,她就让同学邮寄;没有教材,她就自己刻卷子。

  干燥缺水、水土不服、教学条件简陋、刻卷子刻出一手的茧……现任厦大辅导员的张秀丽回忆起当时的“苦”,脸上却带着几分甜蜜,“我的宿舍门口,经常放着土豆,还有提来的水,每次看到学生们‘得逞’的笑容,我就觉得这些苦不算什么,自己做得还是太少。”

  谈到最感动的瞬间,张秀丽回忆,有一次批改作业到晚上11点,准备拉上窗帘时,在窗口看到的一幕至今仍深深地印在她的脑海——一群学生正挨着窗户,借着屋内的灯光认真地看书。“我教他们知识,他们却教会我如何积极地面对生活。”

  “支教不是去施舍同情,不是去猎奇痛苦,也不是去享受青春。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他们心里播下一粒种子,然后用我们的爱心、祝福和能带去的一点点东西帮助它发芽。”回到厦门多年,张秀丽仍不断地组织参与各类活动,为宁夏的孩子提供资助。

  

  跨越2000公里的线上对话  东南网记者 刘学佳 摄

  跨越山海的视频连线

  学长学姐讲述支教故事

  课上,师生们视频连线了两位正在宁夏海原县支教的厦电影先生大学子。

  在彭靖的分享中,初一女孩小宣(化名)的故事给师生们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女孩5岁时父亲去世,母亲靠打零工供她和哥哥上学,“小宣是我班里的语文科代表,成绩优秀,每次看到我都是笑容满面,有一种让人特别心安的感觉。”

  在提到一次家访经历时,彭靖忍不住哽咽,“小宣的妈妈告诉我,孩子舍不得吃,住校一个礼拜下来,平均每天吃不到一顿饭,总是把钱省下来,到了星期五就从食堂买东西带回家给她吃。”

  “上学时,小宣每天都是5点起床,晚上9点结束晚自习,学习十分刻苦,个子小小的她心里一直有一个警察梦。”彭靖说,“我们为她申请了最困难级别的助学金,也在努力为她争取更稳定的资助,拉她一把,也许她就能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一步。”

  作为厦门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视频连线中的林宇阳语速很快、逻辑清晰,在他的眼中,看到更多的是变化和希望,“这是我用航拍器拍的照片,主题是绿色的宁夏;这是学生写的一篇关于我的作文,夸我是幽默、爱笑的林老师……”

  视频观看厦门大学“嘉庚”号科考船、智慧课堂感受前沿科技……林宇阳不停地变着“花样”上课,学生们对他的课也总是充满期待,“扶贫先扶志,我希望为他们打开一扇窗,让他们了解大山外面的世界。”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22年来,厦大研究生支教团已募集“一帮一”助学金超1000万元,累计资助近2万名家庭贫困的学生,帮助超过5000名孩子留住求学梦想,救助2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发起捐建1所希望小学——海原县九彩乡希望小学,捐建1个带有标准塑胶跑道的“上弦月”运动场……

  

  课堂上的对话 东南网记者 刘学佳 摄

  22年后

  厦大人的山海情缘仍在延续

  “请问秀丽学姐,你在支教时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彭靖学姐,你有过力不从心的感觉吗?”……在听了精彩的分享后,课堂上的学弟学妹们也忍不住抛出诸多问题,与学长学姐对话,课堂气氛热烈。

  “这堂思政课既让我感动,也让我对支教充满了向往。”2020级的人文学院的龚涵月说,“学长学姐远赴宁夏,克服重重困难,在每一位同学的心中播下希望之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会努力去争取支教的机会,将自己所学带给西部的孩子。”

  2020级管理学院的秘圣淼对课上分享的老照片深有感触,“20年前西部的课堂,和我小时候的求学环境很相似。去支教这个想法在我心里已经扎根很多年了,我希望未来能和学长们一样,到需要的地方,帮助更多的人。”

  “三位分享者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以厦门大学为代表的支教团,在教育扶贫过程中所做的点点滴滴,也折射了中国脱贫攻坚事业的发展历程。”原宗丽说,将教育扶贫主题融入思政课教学,对于激发青年学生的责任意识与家国情怀、积极投身脱贫攻坚、用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堂课的时间很短,但厦大人的山海情缘却在一直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