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砸30亿,精锐教育如何探索OMO模式?

教育企业的主战场正在转向OMO(Online-Merge-Offline)。

这个2017年由李开复提出的概念,意指线上和线下的深度融合,最早针对新零售领域,如今正被越来越多的教培机构设定为重点战略。

一众力推的选手里,精锐教育是喊声最大的一个,年初的发布会上,精锐教育集团董事长张熙甚至以“涉及企业生死的选择”形容OMO的重要性。为全面推进教育OMO战略,精锐教育宣布砸入30亿元,其中20亿元用于技术升级,旨在实现大生态链OMO的形成。

OMO并非新词,为何如今它对教育变得如此重要?

“消费者的习惯变了。很多90后的家长来找我们,第一件事是问,你们有没有网课?”精锐教育集团副总裁焦典向《21CBR》记者分析称,新生代家长愿意接受在线教育的形式,他们信息的获取和消费方式发生根本变化,如果机构拘泥于线下授课,必然会在未来竞争中被淘汰。

从效率角度,OMO是节省时间的一大途径。焦典举例说,一个孩子每周来教培机构上课的频率至多1-2次,传统模式下,机构想要了解学生一周的学习情况,多数通过线下测试,费时费力;基于OMO,即使学生本人不在,机构也能提前了解其学习进度,更好地规划学习路径。

“像新东方的教学七步法,以及其他机构的八步法,第一步就是预习,之后再是课堂测验。如果我们在线上已经知道他的错题行为的话,其实可以省掉很多时间。”焦典说。

焦典将教育OMO划分为三个层级。

其一是将线下的“1对1”面授转变为线上“1对1”,用户体验能在一定程度上趋向一致,运作相对容易。这也是以个性化“1对1”业务起家的精锐教育,最擅长的领域。

接下来的两个层级,难度逐渐加大。包括线上线下班型保持一致的同构模式,以及线上线下班型、授课方式完全不同的异构模式,尤其后者会给机构运营带来巨大冲击。

用户的教育需求往往千差万别,OMO从入门初期进阶至深度融合也需要时间,精锐教育当下的打法是,从运营、基础设施和教研体系这三方面入手。

其中,运营体系涉及到教师的排课,需要清楚和合理安排每位老师的产出时间,实现教师授课时间的“精准切片”。此外,线上1对N的模式基本接近录播课,可以采用AI伪直播,因此多线并发的直播技术、光缆硬件等硬件设施必须准备完备。

对于OMO的未来发展预计,焦典表示,当线上占一半甚至超过一半时,精锐教育将进入OMO的第一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