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17岁的毛泽东出去求学,父亲却哭了,他给父亲磕了三个头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怀着对家乡故土和安息于九泉之下父母的怀念之情,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看到家乡已是物是人非,他心生无数感慨,写下了著名的《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七律·到韶山》

  第二天黎明,毛泽东就早早起来,来到父母合葬的墓前进行祭扫,他深情地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父亲得了伤寒病,母亲颈上生了一个包,穿了一个眼,得的都不是难医的病,却都过早去世。如果是现在,他们都不会死的。”

  随后毛泽东恭恭敬敬地把一束翠柏松枝做成的花圈摆放在父母坟头,他深情地说:“前人辛苦,后人幸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回去的路上,毛泽东对随行的罗瑞卿说:“我们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信什么鬼神,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党、同志、朋友也,还得承认。我下次再回来,还要去看看他们两位。”

  

  毛泽东为父母扫墓

  对少年毛泽东来说,父亲给他以棱角和阳刚之气,母亲给他以谦和温厚之情,为他日后成就伟业奠定了重要基础。1993年,杨成武将军在参观毛泽东故居时,深有感触地说:“伟大的父母养育了伟大的毛泽东!”

  今天帝哥就来说说毛泽东和他父母的故事。

  父亲毛顺生

  1936年秋,毛泽东在陕北接受记者斯诺采访时,曾谈到了自己的父亲:

  他是一个严格的监工,看不得我闲着;如果没有账要记,就叫我去做农活。他性情暴躁,常常打我和两个弟弟。他一文钱也不给我们,给我们吃的又是最差的,他每月十五对雇工们特别开恩,给他们鸡蛋下饭吃,可是从来没有肉。对于我,他不给蛋也不给肉……

  

  毛泽东和斯诺

  后来很多人看了这番话以后,都认为:毛泽东的父亲性情暴躁、专制自私吝啬,是一个对孩子缺乏父爱的父亲。现在的很多书和影视剧也是这么进行表现的。

  但事实并非如此,毛泽东的父亲虽然对他很严厉,但严厉的背后,是深沉的大爱。

  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生于1870年,当时他的父亲毛恩普希望家业在儿子手里昌盛起来,于是给他取名为“贻昌”,他也希望孩子能够顺利长大、万事如意,于是又以“顺生”作为儿子的字。

  毛恩普原有15亩田地,他又借债添置田地,债是越借越多,田地一点也没增多,家里也越来越困难。所以毛恩普希望儿子能够早点当家,在毛顺生10岁时就给她娶了一个大他3岁的童养媳文七妹。毛顺生15岁时,他和妻子正式“圆房成婚”,17岁时,毛恩普就把所有的家业都交给了他,让他当起了家。

  

  毛顺生和文七妹

  毛顺生当家以后,每天起早贪黑地劳作在田间地头,除了耕种农田,还喂养猪牛,上山砍柴,张网捕鱼。但即使他天天拼了老命干,家里的状况还是没有得到好转。

  在1893年和1896年,文七妹先后为毛顺生生下了儿子毛泽东和毛泽民,毛顺生觉得再这样下去不行了,他见从家里出去当兵的人,回来以后都过得不错,他也决定去当兵,于是他把妻子和孩子送回了娘家,自己出去参加了湘军。

  大约在1901年左右,在外当兵多年的毛顺生回到了韶山冲,随后将寄养在娘家的妻儿接了回来,在外的这几年既开阔了他的眼界,也锻炼了他勇武的精神,他还靠着自己当兵攒下的钱还完了家里的债务,赎回了田产。

  大约到了1904年,毛顺生已拥有15亩田,每年可收60担谷,除掉家里消耗的35担外,还多出25担,他把节余的稻谷碾成白花花的大米,然后挑到集市去卖,碾剩的米糠,又用来喂养架子猪,等到架子猪长大后,又把架子猪赶到集市去出售,他的家业很快越做越大。

  在生意做起来以后,毛顺生还开始发行了自己的股票“毛顺义堂”,把邻里乡亲的余钱收集起来,以期增值;股票发给雇用者使用,则作为工资,可以暂时代替银两;发给生意同行,又成为定金,或者物值。

  

  毛顺生

  随着家业越来越大,毛顺生不得不经常请长工或短工,但他也不让自己的儿子闲着,毛泽东曾回忆说自己6岁时就被要求下地干活了。但年幼的毛泽东非常喜欢看书,毛顺生觉得他看书会影响干活,父子俩经常因此发生矛盾。

  有一天毛泽东中午没回去吃午饭,毛顺生出去找他,发现他在一个古墓旁看书,他非常生气,对儿子说:“你真的鬼迷心窍,中了这破书的魔了?把你爹的话只当成耳旁风吗?”

  但毛泽东却表示,自己已经挑了15担肥了,是把活干完以后才看书的,毛顺生于是走到田里看,发现确实如此,也就不再说他了。

  毛泽东9岁时,毛顺生终于决定送他进私塾读书,据说他曾经为了一片山林与人发生纠纷,明明自己有理,却说不出来,对方书读的多,引经据典,结果把无理说成有理,结果山林最终被判给了人家。所以毛顺生在经济状况好转以后,把儿子也送去上学,希望他以后能为自己争口气。

  

  1904年,毛顺生乘着堂弟毛菊生的生活困难,以低价买下了他家的7亩水田,文七妹和毛泽东极力反对,但他却说:“我用钱买田,他卖我买,天经地义。这和兄弟不兄弟没有关系。”这让毛泽东非常反感,他觉得父亲只顾赚钱,完全不顾手足之情。

  在毛泽东13岁时,父子俩再次爆发了一次大的冲突。有一次毛顺生家里来了很多客人,他却当着客人的面骂毛泽东懒而无用,这让毛泽东非常生气,他骂了父亲,然后跑出了家,毛顺生一边追一边继续骂,毛泽东根本不听,一气跑到池塘边。

  面对气势汹汹的父亲,毛泽东说,如果他再走近一步,自己就跳到池塘里。这把毛顺生给镇住了,但他坚持要毛泽东磕头认错,毛泽东则表示如果父亲答应不打自己,他可以跪一条腿磕头,战争这才结束。

  不过毛顺生继续让毛泽东上私塾,尽管这花费了大量的钱财,但他仍然坚持,尽管他的出发点和毛泽东并不一样,但作为一个父亲,这说明他还是深爱儿子的。

  但随着毛泽东越来越大,他也越来越叛逆,毛顺生想着如果让儿子早点成家,应该就会好很多,于是在毛泽东14岁那年,毛顺生作主给他娶了罗氏为妻,他的用意十分清楚,那就是拴住毛泽东的心。

  

  罗氏

  但毛泽东后来却回忆说:“我从来没有和她一起生活过,而且后来也没有。我不认为她是我的妻子,当时也几乎没有想到过她。”罗氏嫁到毛家以后,20岁就病逝了。

  毛顺生不顾毛泽东的意愿,为他包办婚姻固然不对,但父亲为子娶妻,选择门当户对、身体健壮、善操家务的儿媳,以期家业兴旺,添丁增口,享天伦之乐的良苦用心仍然是值得称赞的。

  毛泽东16岁时,毛顺生与自己族兄毛槐林说好,让儿子到他在距韶山70多里的湘潭城开设的一家米店当学徒。在毛顺生看来,这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职业,因为他自己就是靠做生意发家的,让儿子去米店学好做生意,回来以后也能守住这份家业。

  但毛泽东却想继续求学,他找来了自己的舅父文玉瑞、文玉钦、表兄王季范、老师毛麓钟、母亲文七妹帮他说话,毛顺生成了“光杆司令”,他也不得不答应了儿子的要求。

  

  王季范

  1910年,毛泽东终于如愿,他要离开韶山,去湘乡的东山学校上学了,为了表明自己的志向,他改写了一首日本维新志士西乡隆盛的诗送给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临行时,毛顺生带着一家人来送毛泽东,母亲文七妹对他说:“三伢子,装好的辣子带了没有?你是头一回出远门,在外面要莫吃冷的,莫喝凉的,要注意加衣服哟!”

  毛顺生也对儿子说:“石三,你在外面要呷饱饭,钱用完了给我来信就是,我会送来的。”

  毛泽东感动地说:“爹、娘,莫远送了,我走了。”

  

  影视作品中的毛顺生

  刚走没几步,帮毛泽东挑行李的毛泽民扯了一下他的衣角,对他说:“哥,爹哭了!”

  毛泽东缓缓转过身,发现父亲的脸上淌着泪水,他的眼眶也湿了,他跑了回来,对着父亲跪下,又磕了三个响头,然后说:“爹,你放心吧,我会争气的……”

  从此以后,毛泽东长期在外,很少回家,不仅回避了和父亲的矛盾,他还格外思念父母、思念家乡,他常给父亲去信,刚刚工作时,便时常寄钱和药物回家。

  1919年10月5日,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病逝于韶山,享年53岁。母亲病逝时,毛泽东并不在身旁,当他带着弟弟毛泽覃赶回家时,母亲已入棺二日。

  妻子的去世对毛顺生打击非常大,他苍老了许多,毛泽东于是将父亲接到长沙住了一段时间,父子间原本紧张的关系,早已云消雾散,得以缓解,毛顺生也过了一段幸福的日子。

  

  毛泽东和父亲(左二)、伯父、弟弟合照

  1919年12月,为了驱逐在湖南的军阀张敬尧,毛泽东率领请愿团奔赴北京。但他走后不久,毛顺生便患上了急性伤寒病,于1920年1月23日去世,享年50岁。

  毛泽东当时因为在北京从事革命活动,无法脱身回去为父亲奔丧,直到7月才回到长沙,这时父亲已经下葬半年了。毛泽东祭拜了父亲的灵位,并为自己没能赶回尽到孝心而深感愧疚。

  毛泽东对弟弟毛泽民和弟媳王淑兰说:“父母双亲大人的后事全是你们料理的,特别是父亲死的时候我不在家。我后来才知道,他老人家是患伤寒病死的,棺木还是从唐家借来的,你们操心费力了,而我却没有尽到孝敬之心啊!”

  

  在韶山有一座“韶麓桥”,修建于1919年上半年,而且在韶山嘴的石崖上立有一块长1米、宽0.6米的“韶麓桥碑”,记录了当时修桥所捐款的7个集体和8名个人,其中毛顺生捐了4块银洋,居个人捐款数的第三位,这在当时已经是一笔很大的数目了,而且毛顺生还参加了修桥的劳动,从他的身上,能看到旧中国的农民身上那种克己奉公的美德。

  母亲文七妹

  毛泽东在接受斯诺的采访时,这么评价自己的母亲:

  “我母亲是个心地善良的妇女,为人慷慨厚道,随时愿意接济别人。她可怜穷人,他们在荒年前来讨饭的时候,她常常给他们饭吃。但是,如果我父亲在场,她就不能这样做了。我父亲是不赞成施舍的。我家为了这事多次发生过争吵。”

  毛泽东的母亲叫文七妹,这个名字由斯诺用英语记音,再译成中文时,被译成了好听的“文其美”。

  1867年,文七妹出生于距韶山冲20余里的湘乡县四都唐家坨(后改为棠佳阁)的一个小康农民家庭,她的祖父去世得很早,留下了4个子女给祖母贺氏抚养。贺氏一个人将四个子女含辛茹苦养大,并带着他们创下了一份家业,等到文七妹长大时,家里已经有了140亩田和一栋由青砖盖的瓦房。

  1880年,贺氏已经86岁了,她知道自己已经时日不多,想选择一块好的墓地,文家人都听说韶山冲的风水很好,很适合作为墓地,但韶山冲的人是肯定不会把地让给外姓人的,于是文家人想出了一个“联姻”的办法。

  

  韶山冲

  文七妹的父亲文芝仪将13岁的文七妹嫁给了韶山冲农民毛恩普的儿子毛顺生,以此为条件换去贺氏的墓地,当时毛顺生才10岁,所以文七妹嫁过去先当童养媳。

  毛家到毛恩普这一代时已经家道中落,不仅把家里的田都典当了出去,而且还借了很多债,文七妹在娘家时,老老少少在一起其乐融融,但到了夫家以后却要过苦日子,她非常不适应,每次文芝仪过来看她时,她都哭着闹着要回娘家去。

  但慢慢地,文七妹开始感受到毛家的温暖,毛顺生是独子,父母觉得亏欠儿媳,像疼爱亲生女儿一样疼爱着她,而毛顺生因为没有兄弟姐妹,对她也是十分依赖信任。文七妹也适应了毛家的生活,她尽力侍奉老人,操持家务,也不再抱怨了。文七妹18岁时,她和毛顺生正式“圆房成婚”。

  

  文七妹

  文七妹大约在20岁时生下了第一个孩子,但这个孩子没过多久就夭折了,后来她生下的第二个孩子也是同样的命运,这给她的打击非常大,她变得郁郁寡欢。

  1893年12月26日,文七妹生下了毛泽东,她在高兴的同时也很害怕,她把刚出生的毛泽东抱到石观音庙叩拜神灵,并给他取小名为“石头”,寓意好养好长。因毛泽东排行第三,家人就叫他“石三”,文七妹则称他为“石三伢子”。

  毛泽东稍微长大一些后,文七妹又让他认七舅母为干娘,因为七舅母家的孩子多,她希望毛泽东能够沾到七舅母的福,健康地成长。

  1896年,文七妹又生下了儿子毛泽民,毛顺生出去当兵后,把妻子和两个孩子都送到了娘家寄养。毛泽东在文家度过了几年幸福快乐的时光,外祖母也非常疼爱他,而且一大家子人都相亲相爱,这种良好的家庭氛围在他的心里种下了真、善、美的种子。

  在文家,毛泽东还写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首诗:

  狮子眼鼓鼓,擦菜子煮豆腐。酒放热些烧,肉放烂些煮。

  毛顺生当完兵回家后,把妻子和儿子又接了回来。尽管家境越来越好,但逐渐长大的毛泽东却开始和父亲发生了矛盾,但好在母亲文七妹一直在呵护和支持着毛泽东,他才有了敢于和父亲争执和对抗的底气,毛泽东后来曾开玩笑说:

  “我家有‘两个党’。一个是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是由我、我的母亲和弟弟所组成的,有时甚至雇工也在内。不过,在‘反对党’的‘联合战线’之中,意见并不一致。母亲主张一种间接进攻的政策。她不赞成任何情感作用的鲜明的表示,和公开反抗‘执政党’的企图。她说这样不合乎中国的道理。”

  文七妹乐善好施的品德对毛泽东的影响非常深,毛泽东在读私塾时,因为离家里很远,他都是把午饭带到学校去吃。有一次,毛泽东发现一位同学因为家里穷,中午只能饿肚子时,他就把自己的饭分给了那个同学吃。

  晚上回家以后,毛泽东因为中午没吃饱,所以直奔厨房又吃了很多饭。文七妹以为是带的饭不够吃,于是第二天换了一个大碗给他带饭,但他晚上回来后,依然又跑到厨房吃东西。

  文七妹于是问儿子怎么回事,毛泽东如实给她说了,文七妹不仅没责备儿子,反而夸他做得对。从此以后,文七妹每天都给毛泽东准备两份饭,让他带给同学吃。

  1910年,17岁的毛泽东终于要离开韶山,去湘乡的东山学校上学了。临行前,毛顺生、文七妹带着一家人来送他。

  

  东山学校

  文七妹非常舍不得儿子,她含着眼泪说:“三伢子,装好的辣子带了没有?你是头一回出远门,在外面要莫吃冷的,莫喝凉的,要注意加衣服哟!”

  毛泽东让爹娘都别送了,文七妹又深情地说:“我石三伢子是有出息的,将来是要干大事的!”

  

  1918年秋天,文七妹患上了结核性淋巴炎,此时在外的毛泽东专门请人开了一个药方寄给他的七舅和八舅,并嘱咐他们按照这个疗法进行诊治,如果还是不能好,就等秋收以后,让弟弟毛泽民送母亲到省城来看病。

  第二年春天,在北京大学担任图书管理员的毛泽东在接到母亲病重的信后,立刻赶回家,他把母亲接到长沙医治,住在了好友蔡和森的家里,自己则亲侍汤药,没日没夜地照顾母亲。

  毛泽东还和两个弟弟搀扶着老母亲到照相馆合影留念,这是文七妹的第一次照相,也是最后一次照相。但文七妹只住了20多天,就执意要回韶山冲,毛泽东也只好同意了。

  

  毛泽东和母亲、弟弟合影

  1919年10月,毛泽东正在长沙忙于组织驱逐军阀张敬尧的活动时,收到了母亲病危的家信,当他赶回韶山时,母亲已经入棺两天了。毛泽东悲痛不已,他为母亲彻夜守灵,并忍痛写下了《祭母文》,讲述母亲的高风亮节和爱子深情: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

  

  《祭母文》

  毛泽东还专门为母亲写了一副挽联:

  疾草尚呼儿 无限关怀 万端遗恨皆须补长生新学佛 不能住世 一掬慈容何处寻横批:春风南岸留晖远

  后来毛泽东在给好友邹蕴真的信中说:“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利己而不损人的、可以损己以利人的,自己的母亲便属于第三种人。”

  这便是毛泽东的父母,伟大的父母养育了伟大的毛泽东!

  作者简介:帝哥,一位90后上班族,专职写作2年,已在各大自媒体平台发表多篇10万+的爆文。如果你对自媒体、写作、赚钱感兴趣,想每个月都能靠下班时间做副业、兼职,可以搜索关注我的公众号“帝哥说史”,一起探讨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