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湖南娄底,一名教师在天台被奸杀,几天后两名高中生被带走

  

  闲暇时重温老电影,被丹尼尔·戴-刘易斯主演的《因父之名》吸引了,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一名年轻小伙被无故判了30年,该事件堪称英国史上最严重的司法丑闻。

  看电影的途中,脑子里突然翻出了发生在中国湖南娄底的一个著名案件,“湖南两高中生奸杀老师”。

  该案件历经13个年头,虽然两名高中生已被判无期徒刑,可在很多观众眼里依然存在很多疑点。

  为了不让没有关注过该案件的观众朋友们“先入为主”,我们先介绍案件的概况,然后再来了解影片的内容。

  

  暴风雨夜,英语老师躺尸天台

  2009年8月25日傍晚,湖南省娄底市的冷水江制碱厂内,人们正在吃饭、打牌、聊天、散步……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重复上演。

  夜幕降临,当人们纷纷因为暴风雨往家里赶的时候,没有人意识到,在一栋居民楼的天台上正在上演着残忍的一幕,小学英语教师刘虹被发现时已经奄奄一息。

  根据描述,刘虹被发现时衣服破烂,眼镜和凉鞋散落在地上,用来盘发的塑料发夹也被摔碎了。

  刘虹被紧急送往医院,然而最终没有抢救过来,于次日凌晨不幸去世。

  经过法医检验,刘虹生前曾被人用钝器和拳头敲击头部和脸部,死亡原因是外力压迫呼吸道,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跟刘虹的死状不相符的是,她的下体并无损伤、充血。

  

  妻子、母亲、老师

  刘虹的关系网很简单,她是当地的小学英语老师,当年只有41岁,他的丈夫是碱厂采购部总经理,她还有一个15岁的儿子,临时跟一家三口住在一起的还有正在过暑假的外甥女。

  刘虹是一个内敛本分的妇女,平时很少出门,只跟几个要好的朋友保持着不间断的联系,所以她不可能得罪任何人。

  刘虹的丈夫倒是有仇家,因为职业的原因,一些客户经常跟他催要欠款,但这跟刘虹本人没有直接关系,他们夫妻二人也很少因为这种事情吵架。

  刘虹所生活的地方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工业区,整个工业区是围绕着碱厂建立起来的,大部分人都是碱厂的员工,互相之间比较熟络,陌生人进入到这里一下子就会被认出来。

  刘虹有一个生活习惯,晚饭过后会去天台散步,这一习惯已经保持了好几年,8月25日刘虹照常去天台散步,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口供

  在那个没有监控的年代,目击证人的口供成为了破案最重要的一环。

  警方走访了当地的居民,从不同人的口中共找出了六个嫌疑人,而这六个嫌疑人的线索最终让警方锁定了两名高中生。

  根据非直接目击者的口供,当天九点多曾在事发楼栋的斜对面看到一名陌生男子,这名男子一边抽烟一边看着远处,不像当地人。

  另一个口供称,案发的前一天,曾遭遇一名陌生男子袭胸,该男子体型微胖,身材偏矮,留有爆炸式发型。

  刘虹的儿子回忆称,案发前半个多月,曾看到两个年轻男子站在天台一边抽烟,当时他的妈妈也在天台散步。

  案发当天,当地居民反映也曾看到两名年轻男子出现在事发楼栋内,同样也出现了抽烟的场景,随后登上了天台。

  其中一名男子有点像同事的儿子,正是这个口供,让警方锁定了那两名高中生。

  

  两名高中生

  那名被“认出来”的高中生名叫刘浒,父亲是碱厂职工,他们家住在另外一个生活区,而跟他最要好的朋友叫谢伟,两人经常一起出来闲逛。

  两人同年同月出生,只有16周岁,都是冷水江市第六中学的学生,并且都曾经是刘虹的学生,有抽烟的习惯。

  两人被警方带走问话,此后就再也没有回到家,后来被宣判为无期徒刑。两人的父母也受到牵连,刘浒的母亲和谢伟的父亲因包庇罪,分别被判四年有期徒刑和三年有期徒刑、缓刑三年。

  值得一提的是,两名少年即便已入狱多年,但依然没有放弃申诉此案,拒绝签认罪书换取减刑的机会,而他们的父母也坚持认为儿子是被冤枉的。

  根据官方既定的调查结果,犯罪的大概经过是这样的:两名少年观看了手机里的不良视频,激发出了犯罪的欲望,经过多次寻找蹲点,锁定刘虹为目标,在暴风雨之夜冲动作案后在慌忙中扬长而去。

  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

  

  第三人出现

  显而易见的疑点是,刘虹的尸检结果显示并无侵犯痕迹,两名高中生自称被屈打成招,作案工具并未被找到。

  对翻案最有力的证据是,犯罪现场并未发现两人的指纹、DNA等直接证据,反而出现了另一名男性的DNA,而这个证据没有在当时公布出来。

  多年之后,神秘的第三名男子被找到了,他名叫张琦,家住冷水江市沙塘湾,曾两次因盗窃和抢劫两次入狱。

  该男子的出现,并未打破僵局,只是给他按了一桩“强制猥亵罪和侮辱罪”的罪名。

  目前关于这起13年前的“悬案”的报道一直在不断更新中,真相究竟是什么,或许只有当事人心里清楚了。

  我们或许可以从“刘虹丈夫已经搬进了新房子,迎娶了新老婆”的新闻报道中,得出受害人家属已经彻底放下了的结论。

  我们或许也可以从“法律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的时间尺度上获得一丝安慰。

  但我们必须要刨根问底,重新审视程序的重要性,为的是将冤假错案的概率降到最低,而程序正义的最基本原则,就是认可“罪犯是弱势群体”这一不太容易接纳的概念。

  

  英国史上最严重的司法丑闻

  几个平日里无所事事的年轻人在街头闲逛,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搞点小偷小摸的行径,他们就是当时的不良社会小青年。

  没想到,这群人无意中成为了恐怖分子的替罪羊,英国警方为了早日结案,采取了一切能够采取的不法手段,刑讯逼供、编造伪证、隐藏不利证据,甚至真凶主动自首后,他们依然隐瞒下了真相。

  十几年后,失去了一切的他们重获自由,走出监狱大门的那一刻,他们再次失去了一切,因为十几年的光阴让他们彻底跟社会脱节,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根本无法生存下去……

  《因父之名》之所以被称为英国史上最严重的司法丑闻,不是因为故意冤枉了几名爱尔兰小伙子,而是那些臭名昭著的警察,最终无一受到惩罚。

  犯错的一方不会承担犯错的代价,这就意味着错误永远无法消失。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