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人物|他们,温暖的奋斗人生

  壬寅将去,癸卯将至。

  有这么一些人,在疫情起伏的3年间始终没有退却,更没有停止奋斗的脚步。

  他们的事业与生活,或曾遭遇过担忧与失落,甚至是焦虑与迷惘,但最终没有沉沦,迎着朝阳挺了过来。

  新时代潮头的故事永远值得书写。10月起,江苏省电影家协会拍摄的纪录片《“疫”不容辞——温暖的奋斗人生》,聚焦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暴发以后,党和政府恪守人民至上的理念,迅速在全国展开了一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正在进行后期剪辑的该片,关注不同行业、不同年龄、各具闪光点的平凡人物,以对社会更新鲜的感悟和视角,叙述他们因疫情暴发、反复,引发生存状态的变化和个体成长经历的共情故事,给人以精神的共鸣。

  夏清平:小巷深处早点店

  南京城南张都堂巷深处,有一家经营了32年的夏记早点店,远近闻名。

  店主是一对来自安徽马鞍山的农民夏善军、周庭珍夫妇,他们起早贪黑,凭着勤劳、和气,在小买卖中彰显了诚信、质朴的品格。

  正因如此,小店才能一直开到今天。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冰天雪地,小店都会开张,为当地百姓送上放心早餐。

  疫情3年间,小店也经历了磨难与无奈。生意最难时暂时停业,把店堂重新装潢出新。

  3年间,老夏夫妇仿佛就在悬崖上,没有退路,只能向上走。他们带着一双儿女,又雇了几个店员,挺过了疫情的艰难,让小店焕发新生。

  

  老夏夫妇的儿子夏清平,三十而立。他从部队退伍回来,在经济大潮中游历一番后,回到父母身边,共同撑起小店的一片天。

  小夏懂得网络营销模式,他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店里的乌米蒸饭、油条、胡辣汤、豆腐脑就成了网红食品,供不应求,这让按部就班干了几十年的老夏看不明白,却笑得合不拢嘴。

  疫情也没能阻挡小夏的创新思维。小店推出的“乌饭包麻团”很是走俏,食客络绎不绝。小店周围的医院、街道、社区防疫值班人员,通宵达旦工作后,最爱吃上热乎乎的夏记早点。

  小夏已铁了心要接父亲的班,把父辈创下的品牌发扬光大,让一方百姓吃上健康而又价廉的早餐。

  小夏沿着老夏的路一步一步向前走着,小店生存与疫情交织,如何能做得更好,需要两代人未雨绸缪。

  唐日祥:社区“大叔写小说”

  南京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齐修社区里,住着一位退休大叔唐日祥。

  看上去,68岁的老唐肩宽腰圆,身板结实,是条汉子。

  但街坊邻里见到他,总会投以不同寻常饱含温情的目光。

  这既是因为他的女儿英年早逝,让他成为失独老人的缘故;也有对他在疫情3年间,埋头写出12万字的长篇小说《抗日英雄传》的经历所萌发的敬意。

  很多年前,老唐在北京等地干活,夫妻分居感情出现裂缝而离婚。5年前,未婚的女儿罹患白血病去世,让他痛不欲生。憧憬女儿成家的幸福,也在此刻支离破碎。

  正当他慢慢从丧女之痛中缓缓走出来时,疫情突至,喜欢旅游的他被困在了家里。

  

  年轻时,老唐喜爱文学写作、书法艺术,但那时忙于生计没有时间自己动手创作。被疫情止步的他索性打开电脑,用手写板码字,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完成了平生首部长篇小说的五分之三内容。他打算写到20万字,不在乎能不能出版,只要能完成,就兑现了在女儿临终前对她的承诺——爸爸会好好地活着!

  只有高中文化的老唐,写小说是吃力的。

  岱山初见?知旅共同体书店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以汲取文学名著中的营养。

  齐修社区对像他这样的社会失独老人格外关心,生活中的困难都能得以解决。疫情前,他患了严重的三叉神经痛,动了两次手术。疫情中边休养边写作。

  小说写到12万字时,老唐遇到了写下去的瓶颈,他唯一能想到的还是社区。

  社区主任梅建荣在办公室接待老唐,捧着一摞小说手稿,感觉沉甸甸的。

  社区联系到了一位作家与老唐交流,两人在书店尽情交谈,老唐豁然开朗。

  老唐不屈服于生活的挫折,以坚强的姿态,在抗击疫情中与时间赛跑,演绎着一个寻常百姓的律动音符。

  薛扬兵夫妇:“剪”出来的幸福

  理发店是一个特殊空间,顾客不分男女老幼,贫贱或富贵。如果理发师的手艺高超,理人间万缕青丝从不马虎,回头客就会纷至沓来。

  秦淮区星海路8号万达紫金明珠小区门口的浪沙发型,打理人是薛扬兵、计卫红夫妇。疫情三年中,店面易址,老店新开,又有行业里十分稀少的女理发师,她更懂女性顾客的审美心理,很快又是顾客盈门。

  理发这行过去人称“剃头匠”。随着时代变迁,纯粹的理发店已渐渐踪迹难寻,取而代之的是发型设计,“剃头匠”也晋升为发型师或造型师,有了更高的技术含量。

  22年前,薛扬兵夫妇怀抱着8个月大的女儿,从安徽滁州来到南京创业,在张公桥租下一间房开理发店。夫妻俩靠一手顶上功夫,不仅创下家业,还把女儿培养成才,从南京艺术学院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

  

  2008年,夫妻俩用手头积攒的钱加贷款,在象房村买了一套50多平方米的房子,生活条件大为改观。疫情突如其来后,理发店开开停停,最长的停业时间长达3个月,最短的20天,停工意味着颗粒无收,却没有难倒他们。

  面对疫情,夫妻俩焦灼过、担心过,但始终没有灰心。趁着抗疫歇业的那段时间,他们卖掉了学区房,在紫金明珠买了套90平方米的电梯房。虽说离市中心远了些,但住得宽敞了,幸福指数迅速升高。

  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楼下新租了门面房,面积比之前的店面大了一倍多,剪发的过程更加如行云流水,让每位从这里走出去的人都春风满面。

  夫妻俩很喜欢理发师这个职业,帮别人变美让他们很有成就感。小区里的人也喜欢到店里拉拉家常,有时还会聊得激情澎湃。

  薛扬兵夫妇靠一把剪刀白手起家,“剪”出了寻常人的幸福生活。

  戚寅寅:党员社工的日常

  大约10平方米的房间,摆放着4张办公桌,狭小的空间呈网格状。门头上悬挂着书画鉴赏大家萧平手书“国泰民安社区”,十分醒目。

  在这儿工作的戚寅寅,15年前来到建邺区国泰民安社区工作,工作两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3年抗疫的日日夜夜,有太多的画面刻骨铭心,留下跨越时代的记忆。

  国泰民安社区老旧小区多、少数民族居民多、企业离退休人员多、空巢独居老人多、残疾困难群体多。是大社会的微型单元,浓缩着社会万象。

  作为社区事务中心副主任、非公企业党支部书记,戚寅寅对辖区318户家庭、26个单元楼,有多少党员、90岁以上老人姓甚名谁,以及常住户、空房数、出租户等数据了然于心,平时挨家挨户走访是她的日常。

  疫情刚开始的那年除夕,正是阖家团圆的日子。晚上6点左右,她接到李晶书记的紧急电话,便走上了防控前线。之后疫情防控常态化,她和同事们排查去过高危地区人员、密接高危人群、转运疑似人员……战线一直在延伸。

  

  有时疫情派发的数据多,排查信息要在第一时间反馈给区疾控,她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就会让丈夫和女儿一起帮忙。在疫情肆虐的日子里,人们的生活轨迹都在发生变化,她的精神空间也会被挤压得密不透风,只能长长地喘一口气接着干,别无选择。

  2022年3月,南京局部地区疫情再现,上级防疫部门一天下发一千多条数据需要跟踪,同时还要负责与转运人员沟通,短短一个月转运42人。由于每天说话太多,磨破了嘴皮子,导致嘴唇出血。

  疫情3年,她的母亲因为缺少女儿照应,不慎摔倒致3根椎骨断裂:女儿患急性胰腺炎住院……她都只能通过视频表达亲情。在小家庭和大家庭中,她始终竭尽所能选择后者,像其他基层社工一样,用朴素的大爱构筑起守护这座城市的防疫屏障。

  戚寅寅是城市社工的一个代表,工作虽苦虽累,甚至还有回避不了的委屈,但她获得了服务居民的归属感,心中色彩斑斓,也觉得特别踏实。

  林晓彬:热气腾腾的时光

  3年疫情,许多行业受到冲击,产生了结构性变局。这让处在毕业季的大学生,面临进入社会的复杂抉择。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林晓彬,2023年才毕业,但壬寅年酷热的夏天,就开始为一年后择业做准备了。她所在的“新媒体文创 引领老字号赋活”团队行军5个月,2022年9月摘得“梧桐林杯”创业大赛二等奖,无疑是给她支了招、壮了胆。

  林晓彬的求学之路全部与疫情交织。她是2016级西安外国语大学播音与主持专业本科生,2020年本科毕业,彼时有疫情;2020年研究生开学又遭遇疫情,被困在家乡福州小练岛,度日如年;2022年报考播音主持资质证书因疫情停考……

  她在南航读研的日子,是人生融入社会的开始。前后所有的经历,疫情如影随形。

  

  研究生导师屈雅红教授欣赏她的乐观开朗、富有激情的性格,引导她加盟“新媒体文创 引领老字号赋活”团队的创业实践。在研发人黄勇的指点下,她走上南京牌肥皂的“变革之路”,如鱼得水,很快升格为“校园网红”。

  “新媒体文创 南京牌文创肥皂”是创业团队第一个落地老字号。决赛时,她是团队主讲人。她深情诠释当代青年对“非遗”文化和老字号传承的责任担当,赢得了评委的认可。

  每天早上醒来,一睁眼,她的脑海里就是造型各异的文创肥皂。甚至骑车时也想着这事不慎摔倒,人仰马翻,双腿伤痕累累。好在团队围绕南京牌肥皂设计的《山河明月 乾坤缔造》《赏花寻“皂”金陵梦》等作品,分别获得了第八届“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优秀奖和长三角青年文创设计大赛“优秀奖”,抹去了她身体的创伤。

  林晓彬的身上洋溢着蓬勃的青春气息,是容易让人留下印象的那类女孩。她不畏疫情,把学业与生活都调理得热气腾腾。

  她说自己已经抵抗不了南京美丽的诱惑,研究生毕业后将会选择留在六朝古都工作。在她的眼睛里,同学们能感受到那种文化生命力的传递,同样重要的是,2021年春,她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陈建华:塑造天使的使者

  2019年以前,对许多寻常百姓来说,雕塑离城市很近,离他们很远。

  不过,之后闹腾至今的3年疫情,让雕塑成为“记疫”的见证,连接起医者与患者的共鸣,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深邃的改变。创作《记“疫”2020》《女儿一周岁生日》等抗疫题材作品的江苏东台籍雕塑家陈建华,便是推手。

  陈建华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首届雕塑专业,曾在南艺执教,后蝶变为职业雕塑家。他的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雕塑大奖,诸多作品被南京博物院、江苏省美术馆、南京艺术学院等博物馆和院校收藏。

  应该说,急速流转的时代,走来这么一位苛求艺术尽善尽美的艺术家绝非偶然。没有疫情时,他和夫人洪燕联手创建的工作团队有20多人,工作室分布在句容可一艺术村、牛首山、安德门等地,创作任务忙不过来。疫情来了后,创作陷入低迷期,不得不战线收缩,甚至忍痛劝走了一半的人。

  

  陈建华的外形有硬汉的一面,身上也有一种混杂的气质,尤其注重雕塑作品的形体美感和意识形态美感。他话不多,但内心坚定,思想总是倾泻在雕具上,每每手起刀落,总是线条分明。

  他在南艺任教期间,多次参与学院重大题材创作,如南艺90周年校庆创作的《沧海一粟——刘海粟青铜胸像》立于南艺美院门口;南艺100周年校庆,作为主创之一创作的《南艺七老青铜群雕——蔡元培、刘海粟、陈之佛、臧云远、谢海燕、黄友葵》,见证了百年南艺沧桑。南艺任教经历在他的创作生涯中是重要的一个阶段。

  他以往的作品,如古代的孔子、韩信、竹林七贤、李白,近现代的周恩来、焦裕禄等,每塑造一个人物,就是一次与历史精神的对话和自我洗礼。疫情中的洗礼,也体现在作品中。

  青铜雕塑《记“疫”2020》的创作灵感,源自媒体对医护群体的报道。女护士端庄秀丽的脸庞上嵌着一双有神的眼睛,略带沉思,一种宁静柔美自然流露;口罩挡住了嘴唇,千言万语堆积心中;雕塑的身躯是镂空的,湿透的防护服搭在座台上,与人物融为一体。这件作品与法国艺术家Bruno Catalano的经典作品《旅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历经3载疫情,陈建华有所沉淀,也在探求雕塑材质的变化。

  雕塑《女儿一周岁生日》用的就是透明树脂,通过3 D打印呈现出来。与陈建华同住一个小区的作家毕飞宇,在手机上看到作品后立马建议改成现在这个名字。果然,很多人看到作品,心情复杂,会难过,但又被抚慰到,这种情感是雕塑家希望获得的。

  陈建华是塑造天使的使者,得益于这份美好的工作。

  王璐:消防教官的跋涉

  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南京训练总队坐落于江宁区汤山,营区内藏龙卧虎。总队担负着积蓄全国消防力量的重任,经过这里锻造的消防员骁勇善战,斗志昂扬。

  消防教官王璐是其中一员,他原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本应成为一名医生,但英姿飒爽的消防战士形象,感染到这位热血男儿,使他的人生故事出现了另一套脚本。

  王璐的父辈早年因为支疆而定居克拉玛依。1993年他出生在那里,直到念大学,才走出戈壁沙漠。

  进入总队的王璐,从学员到教官的变化,用了4年时间。2019年,王璐在总队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2020年7月19日,是他与在上海从医的妻子李青领取结婚证一周年纪念日,李青特意由沪抵宁与丈夫团聚。可就在这一天,总队下达了赴皖参加抗洪抢险救灾增援任务的命令。他与战友们奔赴前线坚守一个月,个人荣立三等功一次。

  在日常疫情防控工作中,他参与起草了防控方案、应急预案、健康指引等,指导开展环境消杀、营区内控,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一名教官,他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与所在的紧急医疗救助教研室全体战友共同努力,创建了基础体能组训、运动热身与放松、运动损伤预防等特色培训课程,打造了消防员科学运动训练体系、院前急救课程体系等优势品牌。

  同时,他参与建设具有消防救援特色的紧急医疗救助实训室,承担国际心脏救护员Heart saver标准化课程培训,通过考核者可授予JCI业内认可的急救员资格,这也是全国消防救援队伍首个拥有AHA资质授权的培训中心。

  远在新疆、江苏宿迁的双方家人催促着王璐、李青赶紧把婚礼办了。

  良辰吉日选在了2021年8月。谁知7月南京突发疫情,王璐主动请缨,冲锋在前,通过线上“教”与线下“访”相结合的方式,实时了解涉疫勤务一线消防员的工作和健康状态。

  临近婚期,王璐和妻子双双坚守在抗疫一线都回不了家。于是,他俩选择了网上成亲。彼时,家里喜宴全开,他俩线上行礼数、拜天地,亲朋好友见证了一次不寻常的婚礼。

  2022年,上海疫情泛起,王璐的妻子选择成为和丈夫一样的“逆行者”。一家人在江苏、上海、新疆三地分居,天各一方。

  在抗疫中结为夫妻,却不能相守。但两人相互鼓励,从脆弱到困顿,从适应到跋涉,丝毫没有退却。

  胡文博:以弈抗“疫”的棋王

  “棋王不出山,棋迷很寂寞”,这是南京棋迷在反反复复的疫情中调侃的话语。三年抗疫,一身仙风道骨、年过七旬仍未封刀的“金陵棋王”胡文博以弈抗“疫”,并没有闲着。形势严峻不能出门时,他就居家研棋、网上对弈;疫情可控能出门了,他的身影立马出现在大板巷象棋角等棋客布阵之地,与对手征战楚河汉界。

  金庸先生经典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有一人物,为修炼《葵花宝典》,不惜挥刀自宫练就一身绝世武功,天下无敌,号东方不败。南京弈林,又名“胡一刀”的老胡,曾斩获南京“金陵杯”“棋王赛”等各大棋赛桂冠,中年时系“金陵不败”战将,声名显赫。现在上了岁数,以提携后人为己任,乐此不疲。

  

  老胡一辈子研究棋艺,是位棋痴。抗疫常态化后,他的家便是象棋道场,经常有三三两两的棋迷慕名到访,他总是热情相迎,悉心指导。他认为,弈棋是强脑健体的运动,身体好才能更好地防止疫情侵袭。

  2021年5月9日晚,纵横棋坛50多年的老胡,迎来了弈林生涯50载纪念日。这一天,恰逢其70寿辰,弟子邢序超策划了主题为“‘搏出来的棋王’50载征战故事会”。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为棋王的弈林人生做了一次温馨的回眸。

  为褒奖老胡为南京象棋运动所做的贡献,南京市棋类运动协会会长陶启平为其颁发荣誉证书;国家象棋特级大师王斌向他赠送台湾象棋界限量版棋具。江苏省书法院副院长卢立彬向他赠送书法作品《弈海无涯》。

  那一晚,电视“名嘴”老吴、方方,歌唱家项绪文、赵斌?曲美央金,油画家丹珍多吉,话剧表演艺术家孙岚,吹管乐演奏家于东波,相声表演艺术家滕宝才,青年歌手王安雯等来到现场,向老胡致贺。彼时出现在现场的一个硕大的“棋盘蛋糕”,寓意老胡“松鹤长青,春秋不老”!

  2022年初秋,老胡和国家象棋特级大师王斌双双受聘南京市西街小学少儿象棋班辅导员。他走上三尺讲台,向爱好象棋的同学讲授“中炮对屏风马布局” “顺手炮布局”,深深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

  有道是“河界三分阔,智谋万丈深”。象棋运动是“胡一刀”的命,即便是在抗疫阶段,他也在竭尽全力推动棋艺活动的开展,为之奋斗。

  陶玉红:把英雄当亲人的护工

  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外界了解一家养老机构,通常都是从护工靠不靠谱的口口相传中略知一二的。

  远离南京主城区的公办民营瑞芝康健滨江颐养院,地处江宁区汤铜路88号。在这里颐养天年的老人70%来自市区,其中包括知识分子、战斗英雄、退休职工、五保老人等。

  不占区位优势的这家颐养院之所以受到青睐,是因为有一批像陶玉红这样的护工,心肠柔软,愿意付出真爱,满足了入住老人和亲属的刚需。

  55岁的陶玉红,是江宁街道花塘社区方村人,年轻时因天生丽质,是村上的“一朵花”。如今虽年过半百,清秀的面庞仍依稀可见。疫情出现前,丈夫因病不幸去世,她经历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在医院护理患病丈夫期间,她感受到照顾病人这个事儿,除了要有善良的心,更要有责任担当。

  

  2020年7月,各地疫情仍处于防控阶段。她离开做了30年的纺织工厂,入职颐养院,尝试去做一名有情有义的护工。

  在很多人看来,护工等同于保姆,但实际上护工和保姆还是不太一样,护工是有专业技术门槛的。经过培训,陶玉红获得了相应资质证书。院长谢宏发现她工作特别认真,便把护理曾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荣立一等战功的“孤胆勇士”刘兴腾的重任交给了她。

  2009年5月,已退出现役的刘兴腾第二次突发脑溢血,导致语言能力丧失,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只能卧病在床。妻子照顾他13年后,因父亲也疾病缠身,她忙不过来,便把丈夫安排到了颐养院。

  怀着对英雄的崇敬,陶玉红在护理刘兴腾时费尽心思,不仅照顾他日常饮食、按时服药,还注重他的康复理疗。疫情反复的两年前,颐养院几次出现长时间封闭式管理,她就住在院内,如亲人般地投入呵护英雄的工作。

  她对英雄的真情,换来了刘兴腾亲属的信任。抗疫的岁月中,妻子把同样患有中风的父亲也送到了颐养院,和女婿住在一间房里,都由陶玉红护理,她也时常过来陪护两位至亲。两个年龄相仿的女人,寻常日子中成了一对好姐妹。

  抗疫进入到第三年,瑞芝康健滨江颐养院升格为南京市四级养老机构。陶玉红也升任楼层组长,颇有成就感的她又多了一个敬业的选项。

  张艳:有价值的人生坐标

  张艳,一个从贵州大山里走出来的侗族姑娘。2022年,是她来南京的第12个年头。

  中学时父母离异,对张艳影响很深,她曾一度抑郁,成绩也是一落千丈。2010年,家人告诉她,没钱交学费了。也是那一年,她认识了江苏籍的男友,和他一起来到了南京。

  2020年,疫情袭来,张艳失业了。由于工作越来越难找,她做起了抖音主播,这基于她从小就喜欢表演,梦想做一名演员。

  “我感觉我没睡好一样,眼睛老是眯着。我的剑,只有跟意中人在一起时才能够拔得出来……”拍摄前,她一直在用心揣摩台词。

  张艳的男友非常反对她做主播,为此,两人多次争吵过,但是这一次,张艳选择了坚持。张艳虽然离家多年,心中却一直记挂着在大山里的父母,希望他们能够生活得好一些。

  

  “父母年纪大了,在农村又没什么收入,我是家里最大的,只能靠我了。我梦想着,有一天能够成为真正的演员,有人说我不现实,做白日梦,但我觉得有梦才能有远方。我想亲身丈量一下梦想到底有多远。”

  从贵州铜仁到南京,从一位大山深处的农村姑娘到大都市的网络主播,一路走来,张艳改变了很多,不变的是走出大山时的拼搏和希望。

  孟志:“抱冰男孩”的坚韧

  孟志,一位95后的大男孩,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一名普通的辅警。

  5年的军旅生涯铸就他钢铁般的战斗意志,他不忘初心,用青春热血践行使命。1000多个昼夜,他坚守奋战在街面一线,累计参与巡防3000余小时,协助民警抓获犯罪嫌疑人110余人,参加各类安保任务190余批次,交上了“零差错、零失误”的工作答卷。

  他,作为辅警教官,紧贴实战,以科学的计划、严苛的考核,锻造出一支过硬的队伍,多次在全市辅警考核比武中斩获佳绩。

  从戎装到辅警,变化的是色彩,不变的是忠诚。

  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暴发,他回家探亲的计划被按下了暂停键。

  

  “我们肯定是要在一线的,因为我们负责转送境外来宁人员,危险和压力不可否认,每一天每一个环节都不敢懈怠。”

  央视对孟志的报道选用了“抱冰男孩”这个标题,背后是一段动人故事。

  “那天徒步搬运物资到5楼后,隔离服里已经全是汗水,当时感觉快要窒息了,呼吸不过来。下楼后看到那个冰块,我觉得那是我的‘救命稻草’,当时想也没想,就把它抱在了怀里。又是想着第二天要回老家定亲,千万不能倒下,一定要坚持住。”

  他拥有铁一般的信仰和担当,但铮铮男儿也有挥之不去的柔情。

  “半年多了,当我再次回到家,见到父母的时候,突然有一瞬间感觉他们老了很多。有时候会后悔去一线,没有选择去陪他们,但是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的话,我还是会选择去一线。我希望别人在说到我的时候,能说一句‘小伙子还不错’,那我就很满足了!”

  愿春暖花开之际,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撰文/梁平 摄影/范素丽)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