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农村娃的童年,苦着苦着就乐了

  80年代的农村,生活水平普遍比较低,生活是真的苦。

  普通人家为了填饱一家老小的肚子,每天起早贪黑地干农活,自然无暇顾及娃儿的天性——玩耍。

  于是,打谷场成了我们的“战场”,一边是爹妈们忙得热火朝天,另一边是我们“打”得不亦乐乎。

  那时的空气,到处都弥漫着稻谷成熟的香气!

  打谷场

  离开打谷场,叫上三五个伙伴,随便找块空地当战场,纷纷掏出珍藏的纸板板,甩开膀子,在狰狞的表情加持下,你一下我一下,赢的人是眉开眼笑,输的人是咬牙切齿。

  几张纸片,就够我们玩上一下午,直到日暮西山,爹妈提着棍子来喊我们回家吃饭,才匆忙约定下次决战的时间,然后把腿往家跑。

  打纸板

  回到家,自然少不了分担家务,我最喜欢的还是烧灶。农村冬天奇冷无比,往灶边的小板凳一坐,时不时添把柴,暖和的呀,你真以为我是在取暖吗?

  烧土灶

  当然不是!

  烧火的人有个特权,就是可以往灶里面扔些玉米籽儿,经炉火这么一烤,玉米籽很快就涨裂了,运气好,还有爆米花,运气不好,只能跟火抢几颗没烧焦的,猛吹几下就往嘴里丢,嘎嘣脆,喷香!

  土灶啥都能烤,稻穗、馒头、红薯、芋头……

  吃烤馒头

  说到红薯,那就不能不提农村娃娃的最爱——露天烤红薯了。

  农村的熊孩子,通常执着于放野火,每个冬天,总能听到谁谁家瓜娃子把某某家草垛子点了。通常,我们是不敢点草垛子的,也就是抽点人家的稻草烤个红薯,草垛子被点,那纯粹是个意外,谁让我们的尿不够多……

  后来,我们学会了挖土坑烤红薯。

  生了火不能浪费,有时还会逮几条小鱼小虾,掏几颗鸟蛋,运气好能逮到水蛇,通通丢火里烧,那朴实五华的乡土“美食”,成了我们贫瘠年代的蛋白质补充。

  土坑烤红薯

  那时候是真的馋,半熟的红薯都往嘴里塞。只可惜,从那之后,我再也没吃过那么甜的红薯。

  那时候的小学,没几个“书呆子”,老师也不拖堂,下课铃一响,我们就跟着老师屁股后面鱼贯而出,赶着去抢地盘!

  有男女混战的斗牛。

  斗牛

  还有女生优先的跳皮筋,通常成了男生的禁地。

  男生如果要加入,不仅会被嘲笑是“娘娘腔”,还需要通过女生们的集体表决。尽管如此,也阻挡不了男生探索的欲望,结果呢?通常是和女生大吵一架,因为男生太“笨”了。

  跳皮筋

  多年之后,曾经一起跳皮筋的女孩,还偶尔在脑海里一闪而过。也许我早已记不清她的名字,更不知她身在何处,有些人和事,只适合放在脑海里,偶尔翻出来回忆一番,就像品一杯老酒,时不时还会呛出眼泪。

  窖藏88 岁月弥香——我与光阴的故事,感谢贵州习酒发起的本次活动,让我有机会为大家分享我80年代的故事。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