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人间”十六载 | 南方以南,一场坚定的,对诗歌的奔赴

  12月18日,冬月廿五。作为深圳读书月的重点主题活动之一,第十六届“诗歌人间”活动不负相约,如期而至。18位中国当代杰出诗人,6位朗诵家,首次以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共叙诗话,共品诗歌,深度展示中国当代新诗的风采。

  在这个充满诗意的日子,谨以此文回顾“诗歌人间”十五载历程,期待用诗歌将彼此相连。

  在深圳,这座高速运转的移民之城,会有多少种可能,让诗歌渗入城市的缝隙?是否会有一根纽带,把飞奔向前的人们隐隐牵挂,在劳碌的闲暇得以回望精神的原乡?

  墨西哥诗人帕斯说,所有关于诗歌的思考都应以这个问题开始或结束:多少人、哪些人阅读诗?对于这一问题,诞生于2007年第八届读书月期间,绵延至今的“诗歌人间”活动或许可以描摹出这个问题的“深圳回答”。

  写就深圳读书月的一张漂亮扉页

  2007年,中国新诗诞生90周年。适逢第八届深圳读书月期间,由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出版发行集团主办,晶报社创立的“诗歌人间”以锐意之势新鲜出炉。

  当年10月30月,晶报刊发标题为《让诗回到我们身边》的专题文章,初生的“诗歌人间”,嘹亮初啼。文中这样写道:“这是一个面向公众包含诗朗诵、诗剧表演、诗人演讲和观众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文化平台,而非一次诗人圈子内的自我陶醉。”既是一句定义,又是一句毫不造作的宣言。在现代出版业用“雄辩”的数字说明诗歌的读者正在减少,诗歌正在逐年衰退的背景之下,诞生于鹏城金秋的“诗歌人间”,响亮提出“让诗回到我们身边”的主旨。

  首届“诗歌人间” 主题诗会上,时任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时任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深圳海天出版社社长陈锦涛,时任深圳市文化局、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尹昌龙,时任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晶报总编辑陈寅等文化、媒体、出版界人士到场共襄盛举。他们的出席,不仅是对读书月主题活动的支持,也是出于对诗歌艺术真挚的理解与热爱。

  “我现在虽然从事媒体工作,尽管编务繁忙,但从来没有中断过对诗歌的关注。”彼时,在代表主办方的致辞中,陈寅以质朴的表达,讲述了自己对于诗歌醇厚的热爱。

  陈寅是爱诗之人,正是他提出了举办“诗歌人间”的设想,如同一位召集人,他凝聚起平台之力,将来自五湖四海的、不同年龄层、诗风各异的诗人汇聚一堂,以纯粹、浪漫、严肃的态度,审视新诗的意义与远方。

  爱诗的人,总是“无限的少数人”。陈寅曾在活动初创时表示,“我们身处一个急遽变化的时代,我们都盼望能过着一丝诗意的生活,我们都希望在激荡和忙碌的生活中获得内心的宁静和灵魂的安放,而读诗恰恰能够找到这一把钥匙。”深圳爱诗的人很多,陈寅认为,热爱诗歌有可能成为深圳人文精神的一个传统。

  诚然,而对于深圳市民而言,深圳这座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成长起来的城市,从被建造之始,就已经被赋予诗的神采。即便如此,陈寅还是希望“诗歌人间”的举办,能够唤起更多的人,恢复对诗人和诗歌的尊重,唤起人们对华夏悠久诗歌传统的珍视和尊重。在活动举办的前不久,陈寅到访英国的经历更是令他坚定了这一信念——

  “非常感慨,在著名的西敏寺教堂,有资格入灵教堂之内的只有两类人,一是皇室王公,二是诗人和艺术家。英国人对诗歌和诗人的敬意由此可见一斑。在我看来,诗歌是文学最高的形式,诗人洞察内心的幽暗和光明,歌唱大地和劳作的人们,精研自身的存在,思考国家和人类的命运,那些为时代、为人类奉献优秀诗作的诗人理应得到更多更普遍的尊重。”

  “在中国古代,人们会发自内心地尊重诗歌和诗人,这种尊重通过仪式进入日常生活,已历经了几千年,从读《诗经》和纪念诗人屈原,我们是可以看到的。可是由于各种原因,时至今日,诗歌写作被普遍视为可有可无的手艺,甚至有人借个别非正常事件嘲笑诗歌。诗歌的血液流到身体的末梢,难以返回心脏,这是令人费解的。”

  “因此,我们想通过我们的活动,尽微薄之力,尽可能重新唤起人们对华夏悠久诗歌传统的珍视和尊重;而作为今天的诗人,应该珍惜作为‘诗人’的荣誉,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在人间传诵,让人类共享。”

  “诗歌人间”一直以推荐当代优秀诗人诗作和提升城市人文素养为己任,凭借坚定的人文立场、清雅不凡的立意和推陈出新的举办方式,成长为深圳读书月具有广泛影响的活动品牌,同时也成为广受中国诗歌界关注的重要活动之一。

  找寻中国诗坛的脉络与经纬

  回眸往届“诗歌人间”,一缕悠然诗意至今依然沁人心脾。

  2007年,首届“诗歌人间”上,洛夫、任洪渊、多多等19位当代著名诗人、诗评家欣然赴约,走进中心书城和深大校园,和读者共同分享诗歌的清冽与美好;

  2008年,“诗歌人间”将吟哦的对象投射到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壮阔历程中。活动评选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30年30首诗”,并举行了“心灵的卷轴·改革开放30年30首诗”诗歌朗诵会;

  2009年是深圳读书月创立十周年,梁小斌、于坚、韩东、翟永明等诗坛干将齐聚深圳,用朗诵诗作的形式“向经典致敬”,并举行了“诗歌写作的城市化与现代性”研讨会,与深圳人共享诗意。

  经过前三届的精心培育,“诗歌人间”令诗歌越来越深入深圳市民生活。2010年起,“诗歌人间”由深圳特区报社承办,并延续至今。

  第四届“诗歌人间”起,诗歌的多元性被进一步放大。共赴诗约的诗人们,涵盖了“五零后”至“九零后”等不同的年龄层。他们来自昆明、南京、厦门、哈尔滨、深圳、海口等五湖四海的不同城市,有的甚至来自不知名的县级小城。然而,他们的诗歌,却投射出中国诗坛丰富的代表性。可以这样说,每一届“诗歌人间”活动的嘉宾,足以构成当今中国诗坛具有标本意义的一叠“切片”,从中不难看到中国当代诗歌的大致脉络和经纬。

  正因多元而开放的活动特色,这一年一度因诗歌而集结的盛会,高朋满座,雅士云集。

  “一只白鹭从水田中惊起,飞越深圳,又猛然折了回来。”这是著名台湾诗人洛夫《边界望乡》中的一句。首届“诗歌人间”主题诗会正好落在福田,当时,已年近80的洛夫对记者说:“福田村再过去就是水围,故乡的泥土,伸手可及,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记者说:“这次白鹭不需再折飞了,也许20多年前那只白鹭为你种下了诗歌的‘因’,今天你来朗诵收这个‘果’。”满头白发的洛夫笑笑,他说当年真有那么一只白鹭。

  2010年,在“诗脉永续——向陆游致敬新诗研讨会”上,对于古今接续问题,著名诗人于坚的观点独辟蹊径:“从汉字的层面讲,我们从来都没有脱离过传统!”在他看来,与西方文化的发展不同,中国汉语的语言传统一直强健地存在,并没有产生完全断裂的鸿沟,因此,当他在自己的诗歌中自如地引用屈原、李清照的诗句时,犹如“打开了汉语的仓库”,令传统与现代在诗歌本体中一脉相承。

  朦胧派诗人舒婷曾于2016年出席第十届“诗歌人间”,尽管一贯低调的她始终坚持不接受采访、不朗诵、不发言,但在当届“新诗百年·第十届诗歌人间原创诗歌音乐会”上,来自马来西亚的著名华语音乐人陈军伍把舒婷的诗作《四月的黄昏》编曲、深圳歌手演唱出来时,仍收获了她与诗迷的满心欢喜。

  也是在那年,活动首次聚集国际化阵容,代表中国诗坛中坚力量的“第三代”诗人于坚、吕德安、杨争光、小海、何小竹、张执浩等,代表港澳地区诗歌创作实践的姚风、秀实,以及韩国诗人高银、俄罗斯诗人库普里扬诺夫,他们与中国诗人以诗歌的名义欢聚南方以南,并留下了对诗歌的真知灼见。

  在83岁的高银掷地有声地朗诵完自己的作品《少年的歌》之后,一位少年走上了舞台。“那大海,一定是渴望成为天空……”当轻越、干净、透亮的童声响起,这一歌曲版《少年的歌》令高银感动得一塌糊涂,演唱结束后高银情不自禁再度登上舞台,一把将少年揽入怀中。

  在活动中,高银甚至用了“不论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来比喻如今这个诗歌多元繁荣的时代。“中韩两国在现当代史上的疏离,让我对中国当代诗歌的了解十分有限。值得庆幸的是,如今两国迎来了双向交流的时代,两国诗人有机会亲身感受彼此的当代诗歌。我们才刚迈上了第一个台阶,让我们通过当代诗歌彼此走得更近些。”

  “诗的旋律不应该停息,否则人将很难保持自己的人性,以及思考和交流的本质。”俄罗斯诗人库普里扬诺夫对深圳特区报记者这样说。他曾写过献给李白的诗歌,写过短小的散文《竹席上的花纹》,试图模仿中国的幽默。“今天的优秀诗人,需要具有更高端的表达,尤其是传统的、有韵律的诗歌。自由诗不再是异己的、别样的,尽管争议依然存在。”

  当我们讨论起诗歌,会有多少种方式

  中国自《诗经》以来,诗歌酬唱即成传统,数千年传承,文乐相和。以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白话文诗歌作为开端,中国新诗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站在历史的路口回望,一大批新诗化成了旋律萦绕在我们耳畔。

  “在未来,诗歌会脱离单纯的文字,更多地和影像、绘画、音乐进行有机结合,它会超越单纯文学的边界,拓展到文艺、文化的范围。”诗人、翻译家高兴曾在活动中这样表示。将诗人嘉宾的诗作谱曲成歌,和乐以歌。每年“诗歌人间”的华彩篇章——诗歌朗诵会上的“原创诗歌音乐会”也是活动令人津津乐道的创新举措之一。

  诗人作品由音乐人谱曲,每位诗人与一组本地音乐人搭档,以“诗人吟诵+音乐人演唱”的形式呈现于舞台之上。由此设想,“诗歌人间”多次携手民营文化企业合纵文化集团,该集团旗下曾经走出多位知名歌手,拥有从词、曲、唱到制作等环节的完整音乐产业链条在与本土优秀文化企业的强强联合之下,和诗以歌,令人耳目一新。

  诗人吕德安曾多次参与“诗歌人间”,他的《弯曲的树枝》等作品被改编为歌曲,对这一形式他表示,“诗在对语言的回归时,提升着我们重新说话或歌唱的能力。歌曲也许会部分地省略诗作的内在音调,但它的演绎也是一种对自身的挑战。写诗以来,我一直非常注重诗歌的抒情性或音乐性,在我看来,它就像一条命脉始终贯穿着我的不同时期的写作趣向。”

  除了兼具浪漫与创新的诗歌音乐会,在极具创新力的深圳,诗歌的感染力也在“诗歌人间”活动许许多多的想象与融合中,翻飞出更多新的意境。

  第四届“诗歌人间”,为纪念陆游去世800周年,由深圳特区报编创的诗剧《红酥手》在朗诵会之前上演。该剧以诵诗、念白、古乐、舞蹈、书法等形式穿插进行,以错落有致的节奏再现800年前的诗歌情境。

  2012年,第六届“诗歌人间”活动推陈出新,除了11月在深圳读书月期间举行一次大型诗歌主题活动之外,还在春季、夏季各举行一次季度活动,使其成为常态化的文化品牌。

  作为“诗歌人间”季度活动的“发轫之作”,第六届“诗歌人间”春季活动的承办方深圳特区报社与龙华新区大浪街道合作,直接与基层群众和诗歌爱好者面对面,举行别开生面的诗歌朗诵会和交流活动。诗人们还深入大浪街道的社区、企业采风,了解当地民俗风情和基层文化,并走到居民和外来工中,与他们交流诗歌艺术,并登上羊台山踏青采风,切磋诗艺。

  2012年的8月盛夏,“诗歌人间”第一次走进机关单位。深圳特区报携手深圳海关,将第六届“诗歌人间”夏季活动主题定为“大海关情”。“大鹏翔万里,海岛启三门。关里疏桐倚,情深待落根。”一首由诗人林馥娜即兴创作的五言绝句《大海关情》让南国海岛诗意盎然。期间,著名诗人伊沙、梁晓明和广东诗人唐不遇、林馥娜、谭畅五人,还随深圳海关驻三门岛办事处关员一同环岛采风,吟诗作赋。

  在为期两天的三门岛采风活动中,“诗歌人间”采风团深入关员工作生活的第一线。不仅参观了岛上的菜地,走过关员们一砖一石建设起来的海滨长廊,还品尝到了他们亲手种植的茄子、龙须菜和猪肉、鸡肉。岛上一草一木,令诗人伊沙深情朗诵了自己的诗作《放下了》,以表达对三门岛海关精神——“肯于吃苦、甘于寂寞、乐于奉献、勇于进取”的敬意。

  这些活动充分结合了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突出简约、朴素、诗意的风格,走进深圳基层街道和社区,让诗歌的光芒得以播撒到更多角落。由此之后,创新与务实的活动风气,延续至今。

  第七届“诗歌人间”春季活动再度创新,由深圳特区报、光明新区党工委与管委会、特网主办的“光明杯——诗与自然”网络诗歌征文启动,向海内外诗人和业余诗歌爱好者征集以“诗与自然”为主题的绿色生态诗歌。

  2014年,第八届“诗歌人间”活动八年来首次以“围炉夜话”的形式在小型音乐空间举行。没有主持人、没有串场词,观众呈扇形围坐在小型音乐餐吧,手捧诗集静静聆听诗人们吟诵自己的代表作。这一夜,诗与歌同时回归最初的纯粹。

  第九届“诗歌人间”聚焦“融媒体时代的诗歌现状与前景”,朗诵会还首次设置了包括微博、微信在内的新媒体直播平台,吸引了全国范围内大批诗人以及诗歌爱好者“身临其境”参与其中,零时差、跨空间参加这次“云端雅集”,让这一场“空中诗会”格外热闹。

  此后之后,随着时光的流逝,当初心被酿成了一种习惯与传统,“诗歌人间”对诗歌理想面庞的描画却从未停过。无论是以境映心、致敬梦想、扬风颂雅,还是致敬古人先贤,赋词新时代,往来于“诗歌人间”舞台的诗人名家、市民群众,以及为搭建这平台而劳心尽力的人们,都以各自的方式,共话着诗风的变革与抵达。

  回首,然后前行

  十五年已成往事,对于那些站在“诗歌人间”背后的人们来说,以勠力坚守换来的,是对诗歌阵地的“莫失”,也是对诗歌传统的“莫忘”。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并引起公众关注的成熟的诗歌研讨活动,“诗歌人间”团结了老、中、青大批诗人,得以形成一个不拘流派、风格、地域的多元阵地。“诗歌人间”尊重传统,每年的活动主题不忘古人先贤,并由此关照当代诗坛,展现了活动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当下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

  而作为深圳读书月的品牌活动,这场润泽鹏城十五载的“诗歌人间”,不仅丰富了读书月的活动品类,也因贴近市民的开放之姿,让人们得以近距离欣赏大家风范,得到高雅诗歌的熏陶,推动了深圳市民的阅读热情。

  声音本是无意的,正是对意义的追索,诗歌才变成了文字。

  诗歌的高尚,源于其纯粹;而这一场对诗歌的追寻,也因纯粹而风骨翩翩。

  原标题:《“诗歌人间”十六载 | 南方以南,一场坚定的,对诗歌的奔赴》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