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史里的思政课」浙大老师林玮用实践证明,专业课堂也能融入思政教育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举国同庆。浙江高校也以此为契机,开展了新一轮的思政教育,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接力奋斗之中,逐梦新时代。

  本报首席记者 王湛通讯员 邱伊娜 柯溢能

  “什么叫祖国?当我们跨过鸭绿江,看到战火的时候,我们的背后就是祖国。”一个苍老的声音响了起来。

  这是一节浙江大学广播电视专业硕士生的选修课,但更是一堂思政教育课。屏幕上正在播放的小短片,是从众多影片中精心剪辑的新中国成立前后上百年的十数个片段。正文开头那句话,是这个短片的最后一句话,来自纪录片《筑梦路上》第11集《抗美援朝》。

  这节课的主题是“艺术与时代:表征、认知与创造”,那个短片,其实是用于专业课教学的。

  “育人应该是教书的必然结果,应该将思政教育内容放进专业课堂,让它自然而然地存在于我们的课堂之中。”授课老师林玮说。

  在这天的课堂上,听课的几位硕士生还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做了课堂展示,从电影的角度来分析中国70年来的变迁。

  年轻人可能没看过《上甘岭》 一定听过“一条大河波浪宽”

  下午一点,浙大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林玮匆匆吃完午饭,在浙大西溪校区教学主楼一间小小的教室里等待上课的学生。

  他要上的课程叫《艺术原理》。这是浙大2019级广播电视专业硕士的专业选修课,一共有4位同学选了这门课程,包括一名外国留学生。与其说是上课,不如说是师徒5人围坐在一起探讨。

  课程一开始,林玮用电影《上甘岭》和歌曲《我和祖国》作为进入主题的引子。

  “大家都是95后,看过1956年的电影《上甘岭》吗?”林玮坐在学生中间问,同学们的回应都是摇头。“但是一听到‘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一定会有印象,甚至还会跟着唱,可能你们不知道这首歌就是《上甘岭》的主题曲。”林老师说。

  林玮举这个例子,是想让学生们明白,艺术精神具有时代的延续性,虽然不同时代的人对同一部电影的印象各不相同,但这些印象终究能激活大家对那个时代的记忆,通过艺术来认知那个时代。

  简单地讲述过后,林玮给大家播放了一个短片,片头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在故宫放风筝的电影片段,当风筝落下,切换到下一个片段,飞机掠过,战争爆发。

  半分钟后,新中国成立,大庆油田钻机启动,东方红卫星发射,中国加入联合国等片段一幕幕展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最后一分钟,短片选择用全景的方式来展现中国的全新面貌,山川河流、飞机大船,配合着恢弘大气的背景音乐。

  短短四分半钟,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荧幕。这些视频片段,在他们心里唤起了新中国成立70年的自豪感。

  “我们用一种可视化的、动态的艺术,来把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历史贯穿起来,展现艺术与时代的相互影响。”林玮这样解释,短片的素材来自于电影、纪录片,以及一些影像资料,选取的片段都是共和国发展最重要的时刻。

  而最让人心潮澎湃的那句话,来自一部纪录片,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说的:“什么是祖国?当我们跨过鸭绿江,看到战火的时候,我们的背后就是祖国。”这句话,也让网友们心潮澎湃,在网络上传播很广。

  从电影里的小镇 可以看出70年时代变迁

  林玮做了大致的讲解,点明艺术与时代的关系后,就笑眯眯地起身,坐到同学们后方。这节课并没有结束,主讲人变成了几位上课的同学,他们各自带来了一个课程展示,主题分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电影中的小镇形象变迁”、“新中国成立以来电影中的英雄形象”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电影女性形象探析”。

  广电专业的硕士生陈昕烨分析了26部电影,发现早期的电影,如《芙蓉镇》、《暑假的礼物》中,描写的小镇充满了自然的气息,比如小镇上的青石板,还有小镇旁的河流与山林等。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让电影对小镇的刻画也有所改变,工厂出现了。时间进入21世纪,对生态的重视也让电影中的小镇形象又再度与自然风光融合在一起。

  蒋蝉羽同学通过电影镜头,分析了电影中的英雄形象的变迁。新中国刚成立时,电影中所刻画的形象往往是高大、完美的英雄形象,“比如《董存瑞》,电影里他出场时,用的是一个仰拍镜头,显得人物特别高大、勇敢;但在《我不是药神》中徐峥饰演的程勇出场时,导演用的却是一个平视的环绕镜头。这个人物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个普通大叔,已经完全不同于当年的英雄形象了。”

  “通过这样的分析,同学们就更能感受到艺术与时代的紧密相连。”林玮最后点评道。

  负责在林老师指导下剪辑短片的谢臻告诉钱报记者,“我剪片子时,光找素材看素材就花了三四天,而这让我对新中国的成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样的专业课让人既在审美上很愉悦,又在思想上有提升,是一堂相当不错的思政课。

  师说

  专业授课者要心怀立德树人之心

  影响学生的价值观,是每位老师教书育人的必然职责,它不必从每位老师的课堂上分离出来。我在上课时,不会特别刻意,但很多时候,思政教育自然而然地就在课程内容中展现了出来。这当然需要备课时的有意安排,但关键还是要授课者有立德树人的心。

  德育与美育一样,要点在于“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堂,要如盐入水,而水还是水,但却有了情感、温度与价值观。唐代司空图说诗的艺术特征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用在课程思政上,也是恰当的。

  我上的这堂课,主题是探讨艺术与时代的关系,作为广播电视专业的课程,我们主要探讨的是动态的、可视化的视听艺术形式,所以视频短片就是将新中国成立70年的时代感贯穿起来的最好艺术表征。用这样的形式给同学们一个示范,片中的每一个片段都能够代表一个时代。而艺术能够表征时代,通过艺术,学生也就能感受到他们自己与时代的密切连接。

  传播就是要建构连接,不仅要万物互联,更要人心与人心的情感互联,这就是“共情传播”。我给本科生上课以后,收到过不少学生写来的信,大一的孩子对我倾诉自己关于人生、梦想、选择的困惑,我在回信中也会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来为他们解答问题。学生愿意用这样的形式来与老师交心,其实就是在课堂不经意间受到了思想上的感染。而这种课堂内外、线上线下的思政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共情”的教学。

  浙大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 林玮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