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2022年度综合竞争力报告之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报

  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应用型本科高校主要是指1999年以后新建、升格的以培养面向生产、经营、管理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新建本科高校,是我国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办学历史较短、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较为薄弱、产教融合不够深入、办学特色未充分彰显等因素的影响,应用型本科高校目前仍然是我国本科教育的短板。

  为诊断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发展规律,探寻高质量发展之路,无锡太湖学院、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苏州大学东吴智库联合成立“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综合竞争力指数课题组”(ICAUR),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若干维度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进行综合评价,在2018、2019年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综合竞争力报告基础上,继续推出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2022年度综合竞争力报告。课题组邀请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教司原司长张大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阎凤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顾建民4位权威专家担任顾问。中国高教学会常务理事、无锡太湖学院校长金成研究员,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阚阅教授,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无锡太湖学院副校长阙明坤研究员,苏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助理、苏州大学民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一涛教授等担任首席专家。

  根据教育部官网统计,截至2022年5月31日,我国共有1270所普通本科高校。本课题组共跟踪确定670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占我国普通本科高校的52.8%,占据“半壁江山”以上。应用型本科高校包括:284所公办应用型本科高校、222所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和164所独立学院。

  课题组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进行综合评价,其中教学水平的评价包括专业、课程、教材和学生竞赛等。推进一流专业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教育部办公厅于2019年4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计划2019—2021年,面向全国各类高校、全部专业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自2019年12月起,教育部办公厅陆续发布《关于公布2019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46号)、《关于公布2020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21〕7 号)、《关于公布2021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22〕14号),公布了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各高校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根据《通知》安排,目前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作已全部完成,累计认定1176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对于已认定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将进一步组织开展专业认证,通过专业认证后再确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建设好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对于学校提升专业内涵水平、加快高质量发展、推进特色办学、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整体情况

  本报告采用应用型本科高校2019-2021年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的数据。相关数据来源于各高校的官方网站,由于一流本科专业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各高校在官网的院校简介中都陈述了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数。数据收集和初步分析工作由苏州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王玉和陈子涵等人完成。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前50强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如表1所示(由于部分高校并列,前50强高校共有69所)。成都大学、徐州工程学院、东莞理工学院、福建工程学院、浙江传媒学院位居前5强,均为公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其中,成都大学和徐州工程学院和均有15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中排名并列第一。成都大学是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9年旅游管理专业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和2021年均获批7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校坚持内涵发展、改革创新、质量提升,坚持“以本为本”,高度重视本科教育,以专业建设为主要抓手,不断推动构建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徐州工程学院位于江苏徐州,现有70个本科专业,其中工程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15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该校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为契机,不断完善专业建设规划,优化专业布局,带动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全面提升。进入前10强的还有湖南理工学院、长沙学院、常熟理工学院、临沂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厦门理工学院、浙江万里学院等7所公办应用型本科高校。

  前50强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公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和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分别为64所和5所,共有517个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校均7个。进入前50强的5所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吉林外国语大学、吉林动画学院、四川传媒学院和无锡太湖学院,其中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和吉林外国语大学获批的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分别为7个和6个,吉林动画学院、四川传媒学院和无锡太湖学院获批的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均为5个,并列第45名。值得注意的是,没有一所独立学院进入到应用型本科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前50强。

  2021年,全国670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共有940个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仅占全国高校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总数的8.0%,校均1个。其中,284所公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共有792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校均3个;222所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共有137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校均1个;164所独立学院只有11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由此可见,我国公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上的竞争优势比较明显,而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和独立学院则处于相对劣势,尤其是独立学院在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上的竞争力明显不足。研究还发现,2021年,有284所应用型本科高校未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占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总数的42.4%,其中公办应用型本科高校71所、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158所、独立学院155所。由此可见,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业建设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还需进一步提升。另外,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报送工作主要面向全国普通本科高校,故2019-2021年全国32所本科职业技术大学未参加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申报与评选。

  

  

  欧美动漫

  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情况

  民办高校是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受到各界广泛关注。2019-2021年,全国共有64所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获批137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校均2个。有158所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未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占我国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总数的71.2%,可见,我国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业建设水平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亟待提升。

  表2列出了2019-2021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64所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其中有26所高校来自东部地区,11所来自东北地区,13所来自中部地区,14所来自西部地区。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吉林外国语大学、吉林动画学院、四川传媒学院和无锡太湖学院、位居前5强。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有7个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中位列第一,这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分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子商务、动画,均为数字技术相关专业,该校秉承服务IT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办学定位,以国家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推动规模化数字经济人才培养,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优秀数字人才支撑,成为辽宁省数字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引领者。吉林外国语大学获批6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中位列第二,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分别为英语、法语、日语、朝鲜语、阿拉伯语、翻译,均为外语专业。吉林动画学院、四川传媒学院和无锡太湖学院均获批5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并列第三。其中,四川传媒学院是前5强中唯一一所来自西部地区的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

  

  

  独立学院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情况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2021年,全国共有9所独立学院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共计11个,校均1个,远低于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量的平均水平。有155所独立学院未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占我国独立学院总数的94.5%,说明绝大部分独立学院的专业建设水平较为薄弱。整体来看,独立学院曾有的体制机制优势在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这也是国家推动独立学院转设的重要依据。

  表3列出了2019-2021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9所独立学院,其中6所来自东部地区,1所来自东北地区,2所来自西部地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和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均获批2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独立学院中并列第一。其余7所独立学院均获批1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独立学院转设高校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情况

  根据2008年《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和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全国已有一批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高校。截至2022年5月,我国670所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共有148所高校由独立学院转设而来(其中17所为公办高校,131所为民办高校),课题组称之为“转设高校”。2021年,有37所转设高校获批81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校均2个。虽低于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量的平均水平,但比我国独立学院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量的平均水平要高,可见我国独立学院脱离母体高校转设后,正在进一步推进专业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能力。在我国148所转设高校中,有32所民办高校获批73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校均2个;有5所公办高校获批8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校均2个。有111所转设高校2021年未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民办转设高校99所,公办转设高校12所,这说明转设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实际贡献有很大提升空间,需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发展规划,聚焦专业内涵建设,不断提升一流专业建设水平,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及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更积极的贡献。

  表4列出了2019-2021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37所转设高校,共有5所公办转设高校和32所民办转设高校。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无锡太湖学院、吉林动画学院、四川传媒学院、广州南方学院、南京传媒学院、武汉工商学院位居前5强,均为由独立学院转设的民办高校。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以7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我国转设高校中位列第一。吉林动画学院、四川传媒学院与锡太湖学院均获批5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我国转设高校中并列第二。无锡太湖学院是江苏省第一所转设、厅市共建的民办本科高校和无锡市第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其前身是2002年成立的江南大学太湖学院。自2011年转设以来,该校坚持“应用型、地方性、国际化”办学定位,聚焦物联网、集成电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无锡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融入太湖湾科创带建设,构建了工、经、管、文、法、艺、医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物联网工程、机械工程、会计学、视觉传达设计、国际经济与贸易等5个专业成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此外,进入前10强的转设高校还有长春光华学院、齐鲁理工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沈阳工学院、珠海科技学院等5所民办高校。

  

  

  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建设的对策建议

  与研究型高校和职业技能型高校相区别,应用型高校的基本教学任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2017年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对我国高等教育作总体上的分类,将我国高校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大类型,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分类体系的基本形成。该《意见》明确指出,“应用型高等学校主要从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以上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也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对应用型高校而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建设好一流专业,对高校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全面提升、办学特色充分彰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是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提升专业建设的认识高度。合理清晰的办学定位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步骤。与研究型本科高校培养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和本科职业技术大学培养的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相区别,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是兼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专业建设来实现。因此,专业建设水平直接决定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应用型本科高校要紧密围绕“应用型”,高度重视专业建设,强化专业内涵建设,逐步探索形成自己的特色,不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二是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在明晰学校发展定位和办学方向基础上,完善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应用型本科高校要综合考虑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学校各专业分布、办学实力和发展潜力,理清专业发展思路,并从学校层面研制专业建设发展规划,调整专业布局,合理配置学校资源。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的办学自主性,推动二级学院健全政行校企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工作小组,建立有地方、行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校、院理事会(董事会)制度、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成员中来自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社区的比例不低于50%,为学校专业建设出谋划策。

  三是对接产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针对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和同质化倾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要主动对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尤其是行业和地方产业的市场需求,结合学校办学实际,不断优化调整学校专业结构,促进专业集群发展,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探索形成“适合学校发展、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优势。抓住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技术发展机遇,提高专业建设的应变能力,不断更新专业设置,探索新兴专业,并在专业发展积淀与专业结构更新之间找好平衡。

  四是坚持引培并重,强化“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师资队伍是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建设水平的关键,师资队伍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要多渠道引进师资,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积极聘请企业优秀的技术管理人才和省内外高校的知名专家,担任应用型本科高校首席专家、特聘或兼职教授,创造条件引聘海外人才。要深化产教融合,选送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培训挂职,进行双重素质锻炼与实践,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加强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整合学校各专业师资力量,实施学科规划管理,推动教师间的跨学科跨专业交流和合作,壮大专业建设的内生力量。

  五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整合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能应用和实验实践课,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积极探索推行“专业能力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将专业能力培养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深化课程、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彰显学校特色。在专业特色建设过程中,应用型本科高校需坚持以产业学院、行业学院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积极探索实行产教融合的专业建设模式,深化政产学研合作育人机制,依托政府、行业、企业建立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机制,进一步彰显应用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