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美研坛 | 上海美术学院第四届青年学术论坛预告

  原标题:上美研坛 | 上海美术学院第四届青年学术论坛预告

  

  

  专题一 迁想:图像与历史

  专题二 营造:存古与筑今

  上海美术学院第四届青年学术论坛将在11月14日正式和大家见面!论坛将在开幕式结束后邀请知名艺术家与青年学者就“迁想:图像与历史”“营造:存古与筑今”两个主题进行圆桌讨论,交流学术思想,分享写作心得,碰撞艺术灵感。

  

  

  论坛会场分布示意图

  上海美术学院2022年

  第四届青年学术论坛

  将于 2022年11月14日举行

  开幕式: 13:00-13:45

  圆桌论坛: 14:00-17:30

  论坛开幕时间

  11月14日13:00

  论坛开幕地点

  蔡冠深讲堂(宝山美院418)

  开幕式暨颁奖典礼

  腾讯会议号:663 556 161

  论坛议程·AGENDA

  专题一:迁想:图像与历史

  学术主持人:于奇赫

  评议人:翁传鑫、孙婷、陈莹

  分享嘉宾:顾一欣、胡湘海、陈都、沈丽暘、崔仕锦、叶沛祺、王树芳、张鹏、徐也可、侍行、王新星

  学术主持人信息

  于奇赫

  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博物馆学会秘书,上海博物馆学院研学导师,“凤凰艺术”特约撰稿人。

  评议人信息

  翁传鑫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史论系讲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中国艺术史博士,研究兴趣为明清绘画,同时撰写并发表摄影评论。曾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美国本科生东亚艺术,中国艺术史等课程。在研究之余参与摄影、视频艺术的创作。

  孙婷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国际公共艺术协会研究员,上海市公共艺术创新协同中心研究员。博士毕业于上海美术学院,研究方向为城市公共艺术、乡村振兴。共计发表学术期刊论文三十余篇,作品《渔阳里广场》入选《2021-2022中国景观设计年鉴》,担任第三届、第四届中国设计大展暨公共艺术专题展助理策展人、第五届国际公共艺术论坛主持人、2021江苏大学乡村振兴研究国际会议特邀专家。

  陈莹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史论系讲师,牛津大学考古学院博士,太盟投资集团(PAG)全额奖学金获得者。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史与考古学系硕士,获 Y.F. and L.C.C. Wu Fellowship 奖学金。研究方向:中国中古时期佛教与墓葬美术考古。参与编写海德堡科学院雷德侯教授主编《中国佛教石经》山东卷第5卷。

  嘉宾信息

  顾一欣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美术学 硕士研究生

  加什涅素描教材在中国——以哈定素描师承为观察中心

  本文以哈定的素描师承为观察中心,追溯其素描入门教材及作者在法国的学术影响,考证其传入上海的时间与途径,进而考察该教材在上海的传承与发展。以期厘清上海素描源流关系的同时,揭示法国素描在上海的传承脉络,以及上海画家学习素描的成功经验。

  胡湘海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书法篆刻 硕士研究生

  诸乐三“上海时期”艺术活动与创作研究

  20世纪20年代,诸乐三到沪问学习艺,前后长达近20年之久。通过对诸乐三“上海时期”的文献资料整理,梳理了诸乐三在上海相关美术学校的教学历程,提出诸乐三以其广博的学识能胜任多门文化与美术课程,是近代美术教育的先驱者;他参加了许多社团与展览,丰富了学识并建立了广阔的人脉。在“上海时期”,诸乐三跟随吴昌硕习艺,深受其影响并形成了浑厚古朴的风格,为其后来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陈都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美术学 博士研究生

  论温肇桐的“新现实主义”美育思想

  1948至1951年间,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美术教学法和基础美术理论课的温肇桐,逐渐构建起“新现实主义”美育思想及与之相关的美术创作、美术教育理论,以求积极参与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的文化建设中。总体而言,“新现实主义”美育思想力图培养受教育者获得“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自动的学习能力,从而使受教育者理解、热爱人民生活,并获取有关人民生活的比较完整的经验。这套“新现实主义”美育思想不仅在当时很有影响力,而且从当今所倡导的“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的视角、需求判断之,其原则、方法仍能启示当代的美育工作。

  沈丽暘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艺术学理论 博士研究生

  文化多棱镜——近代博览会中的土山湾美术工场

  土山湾美术工场,又被称作土山湾孤儿院,被誉为“中国西洋画的摇篮”,它所处的徐家汇地区也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根据地。但作为中国最早开启现代美术职业教育的学校,土山湾孤儿院早于19世纪末期就开始积极参与国际性博览会,其作品也因此流藏于全球,但关于此的研究却寥寥无几。又因为近代以来的全球博览会热潮,国内的历史文献中记录着土山湾孤儿院的国际博览会之旅。结合目前海内外已公开的作品收藏,近代国际博览会中的土山湾孤儿院如同一面文化的多棱镜,用其丰富且多彩的美术工艺作品在国际博览会中讲述来自中国的近代美术教育实践。

  崔仕锦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设计学 博士研究生

  潜势与省思——4S视域下思辨性设计美育刍议

  “思辨性设计”历经社会导向和技术导向之后的“物转向”发展变革,将抽象技术置于日常的具象化生活,以物为媒,通过理性推理、社会议题和开放思考,引导视觉虚构、叙事语境和更多可能,重塑人、社会和科技三者之间的羁绊与认知。鉴于此,聚焦“思辨性设计”的衍变逻辑和发展转向,结合跨学科视角和多媒介途径,以“发端与溯源”和“界定与流变”论述其发展沿革和脉络分野,结合4S范式“域境与形物”和“潜势与省思”,构架思辨之于中国设计美育相合意的实施路径,是我们关注未来设计美育的迫切命题。

  叶沛祺

  华东师范大学

  美术教育 硕士研究生

  基于KDU模式的指向学生深度学习的初中美术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在“双减”政策和2022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出台的背景之下,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让学生学会更多的美术知识已成为众多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基于KDU模式构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的初中美术教学设计框架,并基于此框架,开发以地域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初中美术课程《丝路“惠”裳》,并进行实施,力求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在认知维度、情感维度、行为维度上达到深度学习的目标。通过运用SPSS、内容编码分析法进行数据研究,发现大部分学生基本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达到深度理解的层面,能够建构新旧知识体系,并进行迁移与应用,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对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以及自信心,树立传承和创新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的远大志向。本研究进一步丰富深度学习理论与美术学科相结合的理论研究,也为深度学习理论在实践教学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王树芳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艺术学理论 博士研究生

  从精英到大众:美术教育对全民美育之路的推进与重塑

  谈到美术教育时我们会自然而然想到其针对群体是在校学生,但随着国家对于美育的不断重视,作为美育环节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美术的重要性也将被提到历史日程上来。艺术在今天除去精英教育的部分以外更是已经走向大众化,但作为“上层建筑”来讲,它还存在着一定的门槛,所以适当的引导必不可少。发展美术教育不仅拉近了艺术与大众之间的距离,并且也回馈艺术本身很多思考,在提高大众接受度的同时也增加了艺术更多的可能性。

  张鹏

  中央美术学院

  文化遗产与美术考古研究 硕士研究生

  大潮之下的潜流——《林泉高致·山水训》中的拟人化论述及其与方术的关联

  《林泉高致》是古代的山水画论臻于完善的代表,其中诸多论述透露出明显的拟人化倾向。对此,已往的研究多从《庄子》及理学角度加以解说,亦有人注意到了其中的方术因素。但涉及具体文本时,部分具像的比拟是否可以笼统归结为某种单一、直接的影响;方术内容的介入是否具有特殊意义都还需深入。本文拟从《山水训》入手,从内外两方面分析其中具有拟人化与人的尺度内涵的相关内容,并结合画论发展与时代特性,反思其与方术尤其是风水在山水画论及其文献美育中的意义。

  徐也可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艺术学理论 硕士研究生

  探微与补遗:20世纪20年代上海大学美术科办学情况再研究

  20 世纪 20 年代的上海大学,是国共两党共同创办的一所大学,在建校之初,上海大学就设有美术科。作为老上大的重要科系,美术科同社会学系一样备受重视,不仅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而且还形成了文艺理论和社会实践并重的教学特色,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美术人才。在上海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本文以老上海大学美术科为研究中心,对于其办学宗旨、师资力量、招生情况、社会影响进行梳理,试图理清老上海大学美术科的办学情况,补充上海大学的校史研究以及中国近现代的美术教育研究。

  侍行

  华东师范大学

  美术考古 硕士研究生

  汉代陵墓“胡人石像”来源新考

  汉代陵墓“胡人石像”集中分布在山东地区与东汉时期,时代性与地域性特征明显。胡人石像具有“跪坐”、“双手拘束”与“脚上无屦”等姿态与特征,表明此类胡人的身份不高。文章结合胡人石像与陵墓的位置关系,并与画像石“胡奴门”榜题相互对照,可知胡人石像具有守门功能。本文发现奴隶与胡奴守门的传统来自西周礼制。汉代“胡汉战争”是胡奴的主要来源。

  王新星

  南京师范大学

  美术学(中国美术历史与理论)

  硕士研究生

  南宋牟益《捣衣图》递藏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捣衣图》是南宋画家牟益的代表作品。长久以来,学界对这一作品的递藏流传史缺乏系统而专门的考证。本文从画上的题跋、印鉴出发,参以相关书画著录等文献,对《捣衣图》的递藏脉络进行了系统的考证。可证实《捣衣图》创作于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秋,此后即为宋人董史、元人聂仲善、明人聂履道、聂子昌、清人高士奇、安岐所藏,后入清宫内府。先后过眼题跋钤印者十数人,其中不乏名宦高士,本文一一捋顺其先后次序,并在此基础上对部分重点人物身份进行辨析。

  地址:蔡冠深讲堂(宝山美院418)

  腾讯会议号:328 288 744

  专题二:营造:存古与筑今

  学术主持人:李光耀

  评议人:周予希、李竹、羊烨

  嘉宾:杨叶秋、管永康、郎郭彬、李淑蓥、韩晶晶、张玉洁、潘靖之、郭林娜、董帅

  学术主持人信息

  李光耀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普吉国际艺术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协第十一届全国漆画高研班结业,作品曾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第五届全国漆画展、宁波北仑青年漆画大展、全国小幅漆画展等展览。

  评议人信息

  周予希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设计系讲师,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博士,国家公派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与景观设计,设计历史与理论。近五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8篇,其中CSSCI论文5篇;个人设计作品曾在国际、全国级别专业竞赛中获奖10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景观、室内等设计创作、工程实践项目10余项。

  李竹

  四川美术学院创作科研处办公室主任,视觉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重庆市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委员,重庆市雕塑学会理事。上海大学美术学博士,研究方向:公共艺术。出版专著3部,主持省级课题3项,获重庆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CSSCI或北大核心4篇,论文入选英国国家艺术教育协会年会、全国美术高峰论坛等重要会议,参与多个公共艺术在地项目。

  羊烨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建筑系讲师,柏林工业大学博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近5年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10篇,其中SCI/SSCI收录2篇,主持博士后基金1项。

  嘉宾信息

  杨叶秋

  米兰理工大学

  设计学 博士研究生

  环境(艺术)设计新范式——基于清华-米理双学位的视角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在中国持续活跃、学习工作人数众多的研究和实践领域,是“设计学”一级学科下以“空间”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专业。自2007年起,中意两国高校之间就建立了“设计学双学位”,中国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对应意大利高校的“室内与空间设计”专业。然而,拥有60余年发展史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一直存在着专业名称混淆、内容与定位宽泛和核心竞争力缺失等多重“困境”。面对专业的困境,本文在新兴设计思维转型的背景下对中意双学位项目进行比较研究,试图从两国的学科发展、专业历史和教育体制中获得经验和启发。同时,笔者对环境设计新的定义是运用多学科、可持续方式解决以人为中心、环绕在人周围条件和境界的设计专业。另外,笔者运用“空间+服务”模型的设计方法进行教学实验,尝试探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新路径。最后,笔者呼吁学界共建“环境设计命运共同体”。

  管永康

  南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培养)

  城市遗产保护 博士研究生

  作为新主体的“网络公众”——荷兰城市遗产保护在线参与的方法与启示

  随着学界对遗产“公众价值”日益关注,专家所驱动的决策过程被批评为是自上而下的,忽视了社会群众的观点,但受制于媒介、地域、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线下公众参与方式遇到了较多问题与挑战。在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荷兰积极搭建网络参与平台,“网络公众”作为新主体参与到了城市遗产保护项目中,使跨时空的普遍联系成为可能。文章基于对荷兰参与式遗产网站的横向比较研究,剖析了“数字叙事”和“数字制图”两种典型方法的运作架构与特征优势,归纳出荷兰公众参与水平提升的内在基础,并借鉴其“数字祛魅”和“政策转向”的成功经验,从制度、路径、规范三个层面为中国提供具体建议,旨在填补我国城市遗产保护工作的短板,尽快实现“公众参与阶梯”的跨越。

  郎郭彬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艺术设计 硕士研究生

  艺科融合促工业遗存活化:以宝钢不锈钢厂净循环水站为例

  宝钢不锈钢厂在上海高速城市发展中产能转移,原址面临内容更新与环境重塑。本文以宝钢不锈钢厂净循环水处理站的改造为研究对象,剖析其建筑特点和内在价值,并结合吴淞创新城规划、针对其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建设“艺术与科技交流中心”的倡议,以“艺科融合”为媒介拓展工业遗存保护与利用的策略,以期对后续工业建筑改造更新产生借鉴意义。

  李淑蓥

  南京大学

  美术学专业(中国近代美术史)硕士研究生

  江小鹣的艺术转捩及其对早期现代雕塑的影响

  近代美术史中往往把江小鹣看成中国现代雕塑的奠基人,却忽视他从事雕塑工作之前的西画家身份,也未曾谈及他身份转向的成因、过程与意义。本文通过对江小鹣创作实践与艺术活动的史料梳理,总结出20世纪20年代末江小鹣艺术生涯的重要转捩:由平面的、民族性的、优美感的西画创作,转为立体的、写实性的、崇高感的雕塑创作。这次艺术转捩不仅仅是基于个人志趣的主动选择,巩固了现代雕塑在中国近代美术史中的地位,更打破了美术传播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界限,适逢其时地将公共艺术推上历史舞台,进而对中国早期现代雕塑的探索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韩晶晶

  南通大学

  美术历史及理论 硕士研究生

  三个固定场景中的演变一一

  宋至民国“村童闹学图”母题研究

  宋至民国“村童闹学图”作为一个固定母题,反复出现在绘画史中。此题材整体由“童子嬉师”、“童子打闹”、“童子学习”三个活动场景组成。尽管呈现出程式化特征,但不同画作都有自身独特表征。本文从历代“村童闹学图”代表作品入手,结合史料,对“村童闹学图”母题同中存异的原因,以及这一母题能在不同朝代延续发展的原因,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得出影响同中存异的原因,与社会教育背景、创作意图、受众阶层、画家个体差异性有关。并对“村童闹学图”在不同朝代延续发展的原因,作出私学与官学教育较量、传统重男轻女的求子思想、商业与官方推动下母题从小众私人走向大众群体、母题顺应时代、成人怜爱孩童等几点推测。

  张玉洁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美术史论(中国美术史)硕士研究生

  文化建构与品味塑造:晚明苏州定慧禅寺与钱榖《定慧禅院图卷》研究

  本文以钱榖《定慧禅院图卷》及晚明苏州定慧禅寺为中心,分析绘画风格、画上题跋印章等信息,同时结合地方志、诗文集等史料,重点考证其中的交游活动,还原此画产生的具体语境。在晚明江南“旅游热”的背景下,苏州文人士绅与定慧禅寺僧人展开了密切的交游活动,钱榖《定慧禅院图卷》即是此中一环,他们重新建构了定慧禅寺的文化形象,同时塑造了文人自身的高雅品味。

  潘靖之

  复旦大学

  艺术史与艺术哲学 博士研究生

  几何抽象与革命:

  俄国先锋派艺术中时空模型的重构

  本文从抽象的乌托邦变体——几何抽象出发,探讨了革命与俄国先锋派艺术中时空概念重构的关系。一战和俄国十月革命所带来的历史断层触发了艺术在同一层面的革新。以利西茨基为首的俄国先锋派艺术家通过在绘画、摄影、展览和理论的实践中引入时间作为构成性因素,利用数学范式——轴测法和蒙太奇等策略对多种媒介进行形式操纵与建构,批判了传统古典透视中时间和空间的分离与僵化,并最终重构了抽象艺术中的时空模型。这一重构标志着艺术创作从“图像文化”向“物质文化”的转变 ,也对应着列宁政治经济学中所包含的革命愿景,实现了新秩序的构想和意识形态的重塑,记录了革命时空的能量并为后世美育提供了不竭的灵感来源。

  郭林娜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艺术设计 硕士研究生

  触媒效应下的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研究

  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演变在各种“触媒”作用下得以发生,触媒效应与城市公共空间更新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通过梳理城市公共空间、触媒效应、微更新等相关概念及其耦合关系,分析了后城市时代从增量向存量转变的更新过程中存在的困境,结合相关设计案例分析,提出了触媒效应下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的新模式。认为应从复合性、共享性和联动性三方面出发,充分挖掘、发现和捕捉城市触媒,发挥触媒效应的系统化、前瞻化、灵活化作用,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整合和产业化提升,以此达到触媒效应下的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具有可持续性,为未来的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董帅

  中央美术学院

  图像与历史(艺术学理论)博士研究生

  再造“时尚”:

  《盥手观花图》中的视觉建构

  本文以《盥手观花图》的个案视角切入,重新梳理宋画中相似的仕女形象,借助图像的比较,推测此类庭院式的仕女样式,可能与《女孝经图》《古列女图》共存于同一类人物描摹的传统之中,背后的真实作者或许是生活于两宋迭代之际的宫廷画师。在画师精心的加工与再造之下,古代女子良好的道德形象呈现在崭新的“私密空间”之内,并且重新被赋予了一种走入公共视野的“正当性”,这或许是历史中所隐晦的一面。

  地址:二楼回廊 教工之家(宝山美院)

  会议号:197 687 545

  诚邀您的莅临!

  第四届青年学术论坛

  审核 | 第四届青年学术论坛组委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