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医药首席分析师朱国广:2022下半年医药行业投资,反弹还是反转

  2022下半年生物医药产业投资机会在哪里?

  编者按:

  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背景下,生物医药成为最炙手可热的行业。从检测试剂、新冠疫苗到新冠治疗,以及相关的医疗器械和防护用品等,各个细分领域不论是在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都是大受追捧。

  然而,随着新冠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新冠相关概念板块开始冲高回落,资本市场也开始降温回归理性。特别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生物医药板块开始走上漫漫回调路,新股破发也成为常态。

  为了寻找生物医药投资方向,为市场提供更精准的投资策略,、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特联合各大证券公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策划推出《首席开讲》新健康系列对话,期望能通过广泛交流,在市场波动中探寻价值所在。《首席开讲》第三期对话东吴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朱国广,请他来解析医药板块是否已调整到位?后市反弹修复需要哪些积极因素支撑?

  《21世纪》:自去年下半年开始,二级市场生物医药企业新股IPO频频破发,整个医药板块开启大调整,目前看是否已经调整到位?很多人说:整个生物医药投资已经见底?您怎么看?

  朱国广:医药板块是从2021年的7月份以来出现了明显的调整,医药指数调整幅度高达40%左右,这也是过去10年医药板块调整幅度相对比较大的第二个年份。

  第一个年份是在2018年。是首次集采导致明显的调整,当时从高点调整下来是在50%的调整幅度,是从2021年最近的一次调整,总体上来说幅度也是相对比较大,出现了40%的调整。

  很多龙头公司调整幅度基本上是在50%以上,很多香港的创新药公司调整幅度基本上是在80%—90%。

  一方面幅度大,关键是调整的力度相对比较急,3—4个季度的时间,医药板块可以说是调整幅度相对比较深比较快,在当前时间点上,医药板块相对来说见底了,我们认为是从三个角度去理解。

  第一个角度就是医药板块的基本面的稳定性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医药板块投资人之所以喜欢医药板块,就是因为整个行业的增长相对来说比较确定,比如说2022年的Q1,医药板块的收入增长是高达20%以上,在二十多个行业中排名基本上是前三的。所以说我们认为尽管今年的二季度受到疫情的影响,它的成长仍将是确定性的。

  第二个方面,医药板块的估值,从2011年以来,医药板块经历了两波调整,印象中是在2018年,跌到当年的静态PE在24倍左右,今年最近一次调整估值基本在25倍左右,从医药板块估值上来看,基本上可以说是过去10年的低点。

  第三,经历了这样一波的调整,其实现在目前医药板块占整个A股的占比是在7.8%左右,虽然医药板块占比在下降,但机构投资者对医药股的持仓比例,目前是严重的低配状态、错配状态。

  从这三个角度,我们认为医药板块见底了,现象是非常明显的,我们认为看的时间适当的长一点,医药板块它应该是一个反转的机会。

  《21世纪》:特别是一众龙头医药企业,股价和市值多被腰斩,目前这些企业发展出现了哪些问题?后市反弹修复需要哪些积极因素支撑?

  朱国广:医药板块尤其是龙头公司,调整幅度基本上是在50%以上。我个人认为有两个最主要的原因,第一个是市场的原因,去年出现了明显的调整,尤其是今年一二季度调整幅度也还是比较明显,市场从3400点调整到2860点,整体上也出现了一定的系统风险。

  除此之外,医药行业本身也是有一定的问题,我倒不认为是一个基本面的问题,但我们认为最主要的是医药板块的估值相对来说比较贵,尤其是结构化估值特别贵。

  2021年7月份以来,比如:恒瑞也是在70倍—80倍的估值,()是在100倍的估值,随着市场风险的出现,我们认为系韩国剧统性的杀估值现象是相对来说非常明显。从产业发展趋势看,的确也出台不利于产业发展的机会。比如2021年7月份,出台了创新药相关政策,从短期来看,它是壁垒,可以说是明显的提升。再比如,针对肿瘤药临床开发的指导意见,从中长期来看,我是有利于国内创新药质量的全面提升,对创新药走上历史舞台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也是NMP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加入到ICH(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后非常重要的举措。

  但短期来说它会带来一定的阵痛,这种阵痛主要体现为标准提升了,对于创新药公司的研发的成本明显的提升,同时它的成药性也在明显降低,在这种情况下有叠加,创新药出现了一定的泡沫。同时,去年以来,也有一些相对来说收缩的政策出台,比如:针对生长激素、医美。这些政策从目前来看,基本上对产业没有产生明显影响,但对当时比较波动的市场情绪,我们认为影响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大。

  比如:医疗服务产业,政策对公司的影响、产业的影响基本是比较有限的,没有实质性的政策。

  我们认为医药产业非常大且丰富,每个行业有不同的表现。这些板块目前还能不能起来,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最关键是经历了这一波的杀估值现象。

  从目前来看,无论是今年的估值,尤其是2023年的估值吸引力更加明显。整个产业我们认为从6月份以来,创新药政策出现了一定的修复,有利于国内创新药行情的反转,我们认为国内创新药在国际舞台上也会充当着比较重要的角色,会取得比较好的成果。

  除此之外,其他产业,比如:肾脏激素、医美、包括医疗服务也好,总体上没有太多对产业产生比较负面影响的东西,看远一点,这些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它的成长属性依然很高,我们仍然是比较看好的。

  《21世纪》:我们关注到在医疗服务方面也出现了比较大的调整,对于后市的情况包括政策的解读怎么看?

  朱国广:我们总体上认为从2021年7月份以来出现了明显的股价的调整,但医疗服务具有天然的属性,就是它的可持续增长——永续增长,能够看得更长,而且有序增长率比较高,这是很多机构投资者喜欢医疗服务的最主要原因。医疗服务在政策上,尤其在利空的政策上并不明显,我们认为其实经历了一波杀估值的现象。

  从今年一季度以来,医疗服务再次受到机构投资者的认可,估值又回到了80倍以上,从目前来看,当前时间点上,我们认为仍然是医药板块里面最优秀的赛道之一。

  《21世纪》:2022年生物医药产业有哪些关键词?有哪些细分领域更值得被关注?

  朱国广:从生物医药角度来说,尤其是对创新药角度,如果说关键词的话,我认为就是:是反弹还是反转?创新药经历了60%—90%不等的跌幅,这种情况剩下来的是胜者为王,最后能够走出来的,屈指可数。到底创新药是反弹还是反转?如果反弹的话可能幅度是比较有限的,如果是反转的话,我们认为它会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往上走,虽然不会一蹴而就,但这个方向非常关键,方向不会改变。我们是倾向于它是反转。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转?

  其实前面也提到这些现象,比如创新药医保续约的谈判、6月中旬出台的创新药医保目录谈判新规,鼓励单臂临床试验等,去年这些政策是不鼓励的,也就是强调临床价值导向,强调要进行对照,这些政策目前都鼓励,从创新药的角度来说,大概率是反转的现象。行业的龙头公司,在当前时间点上虽然还是有点左侧交易,但从方向上来看,现在去布局是没错的。

  另外2022年的下半年,医药板块我们认为重点是三个方向:第一,创新药的反转,非常重要的方向。第二,消费医疗的领域,这个领域过去10年出现了10倍以上牛股最多的领域。一方面具备成长性,又具备政策的免疫性,消费医疗表现相对来说是非常不错。

  我们认为下半年看好消费医疗,并不仅是因为短期的疫情的修复,更应该看到消费医疗的本质,行业特有的增长属性更加明显,无论是眼科还是医疗服务,还是疫苗等等,我们认为在下半年很可能表现会非常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