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报考必知性价比超高的一所985高校,东北大学

  众所周知,在东北有四所985高校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吉林大学,其中前三所是以工科为主的高校,上一次学科评估除东北大学被评定为双一流B以外,其余三所高校均为双一流A。东北大学遭受双一流B的称号后,学校名声也受到了一点影响,但近几年东北大学发展的非常非常好。两名自有全职院士评定成功,为这所老牌工科院校增添了巨大的光环,冯夏庭院士在2021年成功接力东北大学校长职务,由院士带领的东北大学相信在学术成果上会一往直前。下面笔者为即将参加2021年高考的同学推荐一些学院,以供参考,如有不足请诸位多多海涵。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15年12月,原隶属于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师资实力极强,学院有图灵奖获得者1人、欧洲科学院院士3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13人、辽宁省教学名师2人。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人工智能5个本科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工作流动站。

  图片来源于网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列入东北大学高峰学科建设计划,学院拥有计算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3个国家级、省级研究中心。2013、2015和2018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三次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学院累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00余项,科研经费达5亿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学院与国外30余所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未来将以“产学研”“国际化”为特色,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计算机学科。

  软件学院

  东北大学软件学院成立于2002年5月,是2001年12月经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首批批准设立的35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学院现有教职工99人,其中专任教师72人,全日制学生2540人。设有软件工程系、信息安全系、数字媒体技术系、外语教学部4个系部。学院有国家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4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全国网络安全优秀教师1人、辽宁省教学名师4人、辽宁省“兴辽计划”领军人才1人、辽宁省百千万工程百人层次人才4人、辽宁省优秀教师1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学院现有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数字媒体技术3个本科专业,软件工程、信息安全均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A-,入选辽宁省双一流建设学科、东北大学高峰学科。学院现与美国、英国、法国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19所知名高校开展了27个学位合作项目、16个中期及短期学生交流交换项目,现有在校留学生110余人。

  学院现为国家软件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辽宁省云计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基于大数据的信息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中心、辽宁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累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面向未来,学院将进一步巩固优势,突出特色,强化内涵,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软件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曾兼任校长,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

  作为东北大学规模最大的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曾创造了许多个中国第一:创办首批工业电气化自动化专业,自动化博士点成为国内第一批设立的四个自动化学科的博士点之一,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博士点成为国内第一批两个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博士点之一等等。全院师生秉承始终“行胜于言、敢为人先、和而不同、居安思危”的学院精神,抢抓发展机遇,聚焦内涵建设,形成了以控制、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多学科、多专业共同发展的全新格局,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办学水平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学院现有教职工241人,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4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 计划)2个,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

  图片为原创学院现有3个一级学科,其中包括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电子科学与技术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类、能源动力类2个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1个博士后工作流动站、6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一次位居第一,2次位居第二,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彰显了我院强势学科在国内同行中稳定的优势地位。

  学院围绕“聚焦国家重大需求,聚焦国际科技前沿”的科技工作方针,科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承担了各类基金和科研项目2000余项,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

  图片为原创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037人,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全面实施教学质量工程,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人才培养喜结硕果。学院学生在国内国际各项竞赛中获奖数千人次,建院以来先后培养出万余名优秀毕业生,他们活跃在各行各业的第一线,为国家的发展贡献着重要力量。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于1995年9月由采矿工程系和矿物工程系组建而成。现有教职工224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外聘院士3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特聘教授2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0人,博士生导师35人,教授61人,副教授60人,高级实验师10人。在校学生2938名,其中本科生1710人,博士研究生438名,硕士研究生790名。

  学院为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矿业工程学科列入东北大学“双一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列入东北大学“双一流”建设卓越进程计划。现有矿业工程、力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土木工程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工程力学、环境工程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工程硕士招生领域,7个本科专业。采矿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矿物加工工程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及工程力学、结构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等二级学科为辽宁省重点学科。设有矿业工程、力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4个博士后流动站。

  图片为原创学院注重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7项;拥有国家级精品课1门、省级精品课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安全工程、环境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安全工程、测绘工程专业先后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建有金属矿山岩石力学与安全开采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岩土力学工程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与山东招金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签订了本科“2+2”联合培养协议。1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及国际罗哈奖(Rocha Medel)。

  建院以来,获各级奖励32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9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及以上奖励227项。承担国家“973”、“8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优秀、重点)青年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3750余项,总经费5亿8千万。发表学术论文6880篇;出版专著、教材232部;获国家专利232项,其中发明专利177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18套。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2个。

  建有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深部工程岩体力学与安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简称“111计划”)、深部金属矿山安全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采矿工程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矿物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非煤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难采选铁矿石高效开发利用技术工程实验室、辽宁省矿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高新过滤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北大学滤料检测中心(具有国家环保检测资质)、朝阳东大矿冶研究院、东北大学智慧矿山研究中心、东北大学非常规地质体力学国际研究中心、中加深部开采创新研究中心。与国外3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机器人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15年9月,是国内“985高校”首个机器人学院,由东北大学、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合作建立。学院以国际智能机器人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内战略需求为背景,推动机器人学科的发展及其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智能机器人核心关键技术,为国家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适应高端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领军人才和研发应用人才。合作三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瞄准科技前沿,共同探索机器人及其相关领域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新途径,推进机器人领域科技创新,为辽宁省及沈阳市打造世界级机器人产业基地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机器人学院将采取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合作三方共同开展合作教学和人才培养,推进机器人学科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

  机器人科学与工程学院

  机器人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东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为依托,承担“机器人科学与工程”和“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二级学科建设。东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现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在教育部组织的四次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一直保持领先地位。东北大学机器人科学与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均具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机器人科学与工程学院办学层次为高等教育,包括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和机器人科学与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研究生专业,覆盖了大学程度的学士、硕士和博士所有三个阶段。机器人科学与工程学院师资力量多元,来自于控制、机械、计算机等多个相关学科。现有专兼职教师40余名,60%的教师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60%的教师具有境外留学或工作经历。在教师队伍中,现有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21人。

  机器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模式识别、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等,均属于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学院教师先后承担了一系列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等,在智能机器人、人机协作、图像处理、传感器网络等领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理论与应用成果,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与优势。

  冒险片图片来源于网络针对于研究生教育,学院目前建立有无人机系统平台、云机器人平台、视觉感知平台、智能移动机器人、人机协作等多个先进机器人创新平台,建立了仿生移动机器人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机器视觉实验室、人机协作实验室、云机器人与视觉感知实验室和智能自主机器人实验室。针对于本科生教学,学院正在筹建本科生公共教学实验室,目前已经规划出移动机器人实验室、工业机器人实验室、飞行机器人实验室、机器视觉实验室等多个面向本科生实验教学和创新研究的实验室。

  机器人科学与工程学院采用国际化办学模式,先后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一批国际著名院校建立了教学合作关系,通过专题会议、网上交流、人员互访等形式,及时沟通和交流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有效地拓宽办学视野。

  总结

  由于篇幅有限,笔者只是简单介绍几个学院,在东北大学还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专业,以后有机会也会多多介绍,希望考取理工科院校的同学可以多多关注,这仅仅是本科阶段的专业,研究生阶段还有佛山研究生院,南方的同学想考硕士的可以多多关注,最后祝大家早日金榜题名。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