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多亿元大账的合理安排——解读2009年预算草案

  光明日报

   

  3月7日,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正在审议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根据这份预算草案,今年我国中央财政预算支出43865亿元。

  超过4万亿元的预算资金怎么花?百姓能从中得到多少实惠?这不仅是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高度重视的议程,也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话题。

   

   

  

  

   

  回首2008年,虽然遇到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响,我国全年预算目标仍得到较好完成,全年国家财政收入增长19.5%;中央财政赤字为1800亿元,国债余额为53271亿元,两者均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数额之内。

  展望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仍在加剧,世界经济衰退风险加大,面对种种挑战,财政政策又该如何发挥积极作用?财政部部长助理张通在解答这个问题时指出,2009年财政部门将围绕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重民生的要求,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扩大政府公共投资:及时迅速 落实有力

   

  2008年至今,我国整个经济运行中最重大的变化是在原来主动向下寻求“软着陆”的调控过程中,突遇世界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出现过快下滑局面,因而有必要实施宏观调控政策转型,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从2008年四季度到2010年底,中央政府新增公共投资1.18万亿元,加上地方配套和社会投资,可形成约4万亿元的投资规模。

  张通指出,在扩大政府公共投资、加强重点建设方面,2009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资安排9080亿元,增加4875亿元。其中:农业基础设施及农村民生工程建设资金2081亿元,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493亿元,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资金713亿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1300亿元,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资金680亿元,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及服务业发展资金452亿元,铁路、公路、机场和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317亿元。

  这一投资计划在今年的预算安排中得到了财力分配的配套落实,并且进一步具体化到与通盘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相配套的收支安排上面。这些,都很好地体现了财政部门服务大局的努力和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方针的理财安排。

   

  着力保障民生:重点突出 力度加大

   

  2009年财政预算报告草案中,一组涉及民生的财政数字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推动教育优先发展,安排教育支出1980.62亿元,增长23.9%;大力支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安排医疗卫生支出1180.56亿元,增长近四成;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50.69亿元,增长22.1%;安排科学技术支出1461.03亿元,增长25.6%;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493.01亿元,增长171%。此外,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发展,安排文化支出279.75亿元,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说,除了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也把重点都放在民生支出上。这表明政府高度关注民生问题,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共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预算的安排充分体现财政支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点。

  “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意味着公共服务将更为均等化,公共财政的普惠性将进一步增加。此外,公共财政也重点关注到了社会的突出问题,对重点领域进行了重点倾斜。”贾康指出。

   

  增加财政赤字:服务大局 可以承受

   

  根据预算,2009年中国财政赤字将扩增至9500亿元。相比去年1800亿元的赤字规模,增幅很大。

  贾康说,这一数字是中央通盘考虑方方面面的情况后确定的。从宏观经济的层面看,9500亿元的赤字规模有利于推动实行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将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发挥巨大效应。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副所长高培勇认为,讨论赤字规模不能单看绝对量,既要看相对于GDP的比重,也要看相对于财政支出的比重。从安全性上看,9500亿元赤字不会对财政和经济安全构成威胁,一方面中国财政收入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增长已经积累了相当雄厚的物质财力——去年财政收入已经突破6.1万亿元,支出突破6.2万亿元;另一方面赤字率并没有突破3%的安全线。

  高培勇说,此次9500亿元赤字将通过相应增加国债发行规模弥补缺口,其中7500亿元国债用于弥补中央财政赤字缺口,另外2000亿元国债为中央代地方政府发行。

  “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使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扩增赤字是防止经济下滑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举措,有利于保障中国实现8%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全国人大代表、东北财经大学校长艾洪德指出。

  然而,对于9500亿元财政赤字带来的压力也需要理性看待。贾康说,展望2009年财政年度,财政运行已明显地进入了一个“过紧日子”的新阶段。因此,完成2009年的财政任务,与前些年度相比,任务更艰巨,对于加强财政管理、深化财税改革的要求,也必将更趋提高。

   

  科学理财更进一步:机制创新 可圈可点

   

  “在我国经济社会转轨这些年的财政收支安排中,必然带有改革时代所要求的创新亮点,2009年度更是如此。”贾康分析说,报告内容从财政收支管理上对法治化、科学化的强调,到深化财税制度改革着力点的具体安排,以及对财政监督与风险防范的强化,都可圈可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渐进改革中地方公债制度的分步构建,在2009年预算执行中将出现一个新的节点而进入更高阶段:经国务院批准,今年地方将发行2000亿元债券,由财政部代理发行,列入省级预算管理。相比1998年那一轮积极财政政策执行期中由中央发债后“转贷”给地方使用的办法,在地方债务举借与管理的透明度、规范性上,这次都有明显提高。今后在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将有可能向更为规范的形式发展。

  此外,贾康认为,今年的报告有一条技术性的创新值得赞扬:2009年预算报告中使用了让读者一目了然的图示,包括立柱图和圆盘图(饼图)等,把“钱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的情形和中央、地方间财力转移支付与平衡关系的全貌,交代得“一望而知”,关于财政“蛋糕”是怎么来、怎么分的,确实具有一目了然的效果。

  贾康说:“这虽只是一个技术性的处理,却可以看到贯彻公共财政建设的客观要求——提高预算安排的公开性、透明度,使普通公民也便于监督,进而更好地行使其质询权、建议权,促进科学理财、民主理财、依法理财。”(图表绘制:郭红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