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缅怀】鲁迅:唤醒国人 建设一个更好的国家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这是作家鲁迅小说《故乡》里的结束语,也成为几代读者信奉的人生箴言,今年恰逢五四运动100周年,这个清明,我们通过鲁迅的一段段充满哲理文字,重温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铮铮风骨和家国情怀。

  位于北京阜成门的北京鲁迅博物馆,是在鲁迅居住过的普通小四合院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1924到1926年间,鲁迅生活居住于此,院内有他亲手种植的两株丁香。清明节前夕,我们到访鲁迅故居时,虽恰逢小院维修施工,但依然挡不住丁香的花香四溢,满院春色。

  记者:就是白色的两棵是吗?

  北京鲁迅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黄乔生:对,是他(鲁迅)1925年亲手种的,而且后边还有一些他自己种的树现在也都还在。这个房屋他自己改造了一下设计了一下,这是现在他们的维修图,但是实际上大致就是这个样子,后边一个后院。枣树在后院邻居家的,后来就拆掉了。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

  ——鲁迅《野草·秋夜》

  1924年9月15日鲁迅在北京写下了这篇名为《秋夜》的散文诗,当时,在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相互勾结实行统治的情况下,中国北方的民主革命处于低潮。同时,“五四”退潮后新文化战线发生了分裂,而且北京的文化界和教育界又掀起一股复古思潮。面对这些社会的变故和强大的统治势力,鲁迅不免孤寂、彷徨。

  北京鲁迅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黄乔生:《秋夜》他是在描写他的后院里的两棵枣树,有些同学就说,如果在现在的课堂上,中学老师一定会说在语法上是有些不合乎规范的,但是鲁迅先生写出来一株是枣树另一株也是枣树,虽然是重复了,但是实际上表现了鲁迅当时一种苦闷的心情。

  在阜成门小院之前,鲁迅在北京生活的14年中,绝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北京南城的绍兴会馆。在绍兴会馆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鲁迅也曾一度心情低落。

  剧作家 《北京日报》编辑李静:因为辛亥革命之后,并没有发生他梦想的那种这个国家的一个巨大进步,他当时那么反对的这种孔教礼教在袁世凯复辟的时候这些东西又回来了,那么他对这个社会当时心情还是很低沉很绝望的,所以他就是在这个绍兴会馆抄古碑做古籍的校订。

  1917年,《新青年》由上海迁到了北京,好友钱玄同多次登门邀请鲁迅为《新青年》供稿,两人之间有了一段关于“铁屋子”的争辩。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

  ——鲁迅《呐喊·自序》

  1918年5月,鲁迅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在《新青年》上发表,他借狂人之口,愤怒控诉中国绵延数千年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鲁迅不仅从经济剥削、政治压迫方面对封建制度加以揭露,而且着重揭露了封建制度用其整个反动思想体系,给劳动人民套上的精神枷锁。

  1921年开始鲁迅创作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就深刻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面目。

  1926年,鲁迅的学生刘和珍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鲁迅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控诉段祺瑞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暴行。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鲁迅《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

  1926年8月底,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藤野先生》是鲁迅离开北京后不久写的一篇回忆散文。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鲁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

  北京鲁迅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黄乔生:他又回忆起了在日本的藤野先生,这是很温情的,他还写了更多的篇章回忆起自己的战友朋友他们的这种,当然有些幽默的地方,还有一些可笑的地方,他不只是性格只有一面横眉冷对,他常常也是俯首甘为孺子牛,后来他有了孩子以后对于孩子的关爱,对于妻子的这种体贴,对于母亲的这种孝顺,他完全是一个我们邻居的一位大叔也好,或者爷爷也好,很亲切的。

  鲁迅的孙子 周令飞:你是鲁迅的孙子,很甜很暖,走到哪儿都说是鲁迅孙子,在我百年之后请把我送到上海鲁迅墓,骨灰撒在这里,我要永远陪伴他。

  从1927年到1936年,鲁迅在上海度过了他生命中最后的时光。在此期间,国民党反动派采取暗杀左联作家的手段"围剿"左翼文学。鲁迅的左联战友柔石、白莽等五位青年作家于1931年被捕枪杀,鲁迅也时刻面临被捕的危险境地。

  

  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在左联五烈士牺牲两周年时,鲁迅仍旧难抑悲愤,写下了饱含深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

  北京鲁迅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黄乔生:鲁迅一生悲观过、绝望过,但是最后还是被一种叫做“希望”的东西说服了,他坚持了一生就在这呐喊,希望能够唤醒国人,让他们去建设一个更好的国家,这就是他一生的使命。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充满斗志的一生的写照,也让他成为点燃一个时代精神灯塔的擎火者,百年后追求民主与科学的民族之火在新一代的青年人中代代相传。(央视记者 徐小燕 孙福宽 石奇用 韩东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