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了!原来我们长宁人的家门口就有这么多有趣好玩的地方……

  

  阿拉长宁是个有故事的地方,比如,在周家桥街道,张爱玲母校遗址、第一纺织机械厂可以窥见历史的变迁;在天山路街道,拔地而起的虹桥艺术中心也见证了老城区的发展……这些矗立在长宁人家门口的建筑、雕塑,会随着她们背后的故事,随着人们一次次地路过,一次次地谈起而被深深地烙印在记忆深处。

  

  本期小编向您推荐的是周家桥街道、天山路街道、仙霞新村街道和虹桥街道的人文行走路线,一起来看看阿拉长宁人家门口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吧……

  周 家 桥 街 道

  

  行走周桥,感受变迁

  张爱玲母校遗址

  上海消防博物馆

  上海第一纺织机械厂

  国棉二十一厂旧址雕塑

  刘胡兰雕塑

  张爱玲母校遗址

  走近名人母校,寻味上海记忆

  长宁路1185号

  

  圣玛利亚女中,曾经是上海著名的女子教会学校,1851年在大名路塘沽路创办,1881年迁至现址。校园建成于1923年,砖木结构建筑围绕中央草坪布局。教堂和教学楼建筑多用半圆形券和塔司干柱式,校园建筑之间原有连廊相连,现局部保存。圣玛利亚女中是现代文学作家张爱玲的母校,张爱玲自1931年起,在这里度过6年时光。现在遗留一口校园大钟。

  上海消防博物馆

  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专业博物馆

  中山西路229号

  

  上海消防博物馆位于长宁区中山西路229号,场馆面积约2400平方米。该馆于2007年8月1日试运行,11月9日正式开馆。上海消防博物馆现有藏品21000余件,包括众多极具史料价值的近代上海消防文物,如早期的个人消防装备、消防车和自动化消防装置等。通过参观上海消防博物馆的各个展区,居民可以对上海消防事业从孕育、发展到辉煌跨越,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通过动感4D影院、虚拟逃生体验空间、互动虚拟火灾实验室等体验,增强防灾意识,提高防灾技能,增强居民防灾减灾、珍惜生命,维护城市公共安全的意识。

  上海第一纺织机械厂

  见证上海现当代工业发展

  万航渡路2180号

  

  苏州河桥畔,万航渡路2180号,上海第一纺织机械厂厂址改建于1950年,简称一纺机,隶属华东纺织管理局,2007年更名为上海一纺机械有限公司。锈迹斑斑的工业文化遗存,屋顶呈咖啡色锯齿形的“一纺机”的老厂房,是上海现当代工业发展的历史见证。

  国棉二十一厂旧址雕塑

  原上海第二十一棉纺织厂的速写

  长宁路2028号

  

  沿苏州河往西,到达虹桥河滨公园,门口竖立着艺术家杨劲松的不锈钢雕塑作品——《瞬间》。雕塑采用黑白色勾勒出一幅原上海第二十一棉纺织厂的速写,也是一幅上世纪六十年代九名青年纺织女工的合影。

  刘胡兰雕塑

  缅怀先烈

  天中路155号

  

  学校里矗立着革命先烈刘胡兰的塑像。这尊塑像于1964年在上海天山中学塑造。我们要时刻牢记历史与使命,缅怀先烈,坚持奋斗。

  ◆◆◆ ◆◆

  天 山 路 街 道

  

  老城新貌话天山

  虹桥艺术中心

  天山路街道图书馆

  新联大厦

  延天绿地——飞天雕塑

  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

  虹桥艺术中心

  多元功能的综合文化空间

  天山路888号

  

  如今的虹桥艺术中心(原天山电影院),是天山路街道居民人心中的休闲娱乐胜地。虹桥艺术中心包含一个千人剧场,七个特效影厅,以及数个活动空间,是一座集剧场观赏、电影放映、文化艺术展览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设施。剧场共有固定座位1001个,配备有先进的灯光和音响设备,适合举办音乐剧、话剧、综艺舞台秀、戏曲等多种形式的演出。

  

  天山路街道图书馆

  繁华商圈的静谧阅读之所

  天山四村222号

  

  从娄山关路、天山路路口向北走两分钟,天山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就在天山四村一条小弄堂的尽头。地处繁华的天山商圈,文化中心却非常朴素,四层楼高的红色建筑更像一所小学校。天山路街道图书馆就在这幢红楼的一二层。

  

  在图书馆内,除一处较大的集中藏书点外,图书馆分为多间20余平方米的藏书室。任美娟介绍,图书馆方面针对空间局限,思考如何将“劣势”变优势。于是,馆内空间在翻新后分为报刊阅览区、图书借阅区、少儿亲子区、少儿借阅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播放点、社区创新屋等,并开辟了六个特藏区,包括动漫视听、多媒体阅览、商业和服饰、旅游和地图、工具书和收藏。

  

  此外图书馆还专门开设社区名人图书专架,提供与社区有关的文化名家如儿童作家陆梅、电影剧作家和评论家唐明生的著作。天山社区图书馆被评为全国最美图书馆,每天座无虚席,来往借书的读者络绎不绝。货架上的书本种类丰富。二楼少儿区温馨舒适,成为少儿阅读和亲子读书的好去处。

  新联大厦

  打造“红色业委会”

  玉屏南路9号

  

  长宁区天山路街道新联大厦共有居户132户,其中党员家庭32户。面对楼道建设的难题,友谊居民区党总支在街道支持下,聚焦居民的需求,通过党建引领带动楼组自治、居民自治。首先是打造“红色业委会”,海军部队退役、并有多年物业管理经验的老党员陈品兴挑起了大梁,业委会的党员也达到50%以上。“红色业委会”撑起了党建引领的一片天。友谊居民区的改建工程给老房改建做出了榜样。

  延天绿地——飞天雕塑

  延天绿地一抹曼妙的风景线

  延安西路立交桥下

  

  延天绿地位于西起中山西路、天山路,南至延安西路的三角地带,景观部分主要包括新建16000平方米绿地、改造原SW匝道15000平方米绿地,总体绿地率达73%。延天绿地满足便捷、健身和休闲的功能,营造生态、惬意的人文景观。以植物造景和休闲娱乐活动空间为主,延伸凯桥、延虹绿地特有的风貌;另一方面,满足了行人换乘需要,突出道路的便捷性。

  

  该绿地的设计构思从“日、月、时光隧道”的设计主题着手,考虑新老绿地交通、功能、景观三方面的协调性。在设计中突出“两角、三轴线”的构架——以原有SW匝道绿地与新建绿地景观的连接轴线为景观中轴线,通过景观大道对原有SW匝道绿地进行延续,呈现下沉式广场、时光隧道、雕塑、阳光草坪、花架等一系列景观。“飞天”是天山的象征,成为延天绿地里的一抹曼妙的风景线。

  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东华大学纺织服饰博物馆)

  记录中国纺织历史

  中山西路849东华大学校内

  

  东华大学纺织服饰博物馆位于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内,记录中国纺织史。展出有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一件素纱单衣,仅重49克,宋代的织锦、南京云锦等宫廷精品。现在已和原东华大学服饰博物馆合并建成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馆内有从距今约10万年—2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陈列展品。展品中还有古代的丁桥织机、竹笼机、3000年前的青灰色纹棉布、四川蜀锦和侗锦、苗锦、壮锦等少数民族纺织品的珍贵实物和历代纺织文献。

  ◆◆◆ ◆◆

  仙 霞 新 村 街 道

  

  查看大图

  悦读仙霞,人文修身

  威宁小学名人名言墙

  虹桥当代艺术馆

  仙霞街道晚晴读书会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创客党建中心

  仙霞党建服务中心

  慧谷白猫园区职工书屋

  威宁小学名人名言墙

  书香年华,砥砺前行

  安龙路829弄18号

  

  威宁小学名人名言校园文化墙建于2016年,结合书本知识和现代教育方式,将历代的成功名人警言警句指导学生今后做人的理想方向,有益于励志,带给学生崇高的理想,立志成为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增添了浓郁的书香气息。

  虹桥当代艺术馆

  帮助市民读懂“艺术语言”

  仙霞路650号

  

  虹桥当代艺术展览馆坐落于上海长宁文化艺术中心,是一个以展示、交流、研究当代艺术为重点的造型艺术展览馆,以“开放、创新、多样、高尚”为办馆理念,秉承开拓、实验的“大美术”精神,致力于推动中国当代艺术与国际间文化交流和发展,帮助市民读懂“艺术语言”。

  仙霞街道晚晴读书会

  党群、干群密切联系的良性互动平台

  仙霞路425弄5号

  

  仙霞新村街道“晚晴”读书会,成立于1996年4月。至2001年底仙霞社区23个居民区实现全覆盖,目前有各类读书组织40个,人员发展到上千人。

  晚晴读书会辐射到两新组织、中小学校等,形成了老年人、青少年、白领青年、残疾人、侨眷台属、少数民族、离退休干部等专题性读书会。晚晴读书会的成功经验得到复制,本土繁殖的群众读书组织更加生机勃勃,读书活动在全社区得到蓬勃发展。由晚晴读书会骨干核心组成的市民宣讲团,通过集体备课、头脑风暴讨论讲课的方向与范围,撰写讲课材料,开展主题宣讲,内容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央、地方文件解读、“从三个不文明现象看如何做文明的居民”,读书会成为党群、干群密切联系的良性互动平台。

  便捷学习,和谐家园

  仙霞路350号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创客党建中心成立于2018年,由仙霞街道联合工程技术大学、工技大国家科技园区共同建设创客中心。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创客党建中心以工程技术大学校园广阔场地为阵地,将街道相关职能部门的资源下沉,打造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集群效应。创客中心整合了社区、校区、园区资源,为白领打造便捷、生动的学习平台,创建和谐温馨的精神家园。

  仙霞党建服务中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茅台路298号

  

  仙霞社区党建服务中心于2018年3月2日乔迁新址,在党建中心,除了可以享受到转接组织关系、党务政策咨询、基层党组织党员信息管理等基本服务外,还可以开展社区党校学习、志愿者活动、党建项目活动、借阅党建学习资料等。党建中心以区域化党建为引领,为辖区内党组织提供学习交流、共建共享的组织生活平台,帮助党员更好地了解党史,激励党员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慧谷白猫科技园区职工书屋

  了悦读,味生活

  天山路641号

  

  慧谷白猫科技园开辟“职工书屋”成立于2012年,成立“了悦读”志愿者服务队,主动承担起书屋的管理责任。每周一三五开放“职工书屋”的新书借阅功能,由一名青年志愿者负责图书出借登记等管理工作。慧谷白猫科技园职工书屋为“两新”组织白领青年提供一个静谧的读书环境,让文化走进园区,街道图书馆为“职工书屋”提供了近500册图书,100种杂志,并将定期更新的热门图书。慧谷白猫园区职工书屋为白领青年提供集图书、艺文咖啡于一体的城市阅读空间,让读者身与心都感到愉悦和放松。

  ◆◆◆ ◆◆

  虹 桥 街 道

  

  “记忆虹桥”—— 红色文化之旅

  上海儿童博物馆

  宋庆龄陵园

  程十发美术馆

  虹SPACE·党建之家

  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

  上海儿童博物馆

  永远葆有一颗童心

  宋园路61号

  

  上海儿童博物馆1990年经上海市计划委员会批准立项。1991年5月29日宋庆龄逝世十周年纪念日举行奠基仪式。1995年5月竣工,1996年5月29日举行开馆仪式。它坐落在宋庆龄陵园的东南部,于1996年5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全馆由航天馆、航海馆、玩具馆、展示厅、球幕电影厅和多功能厅组成。

  

  宋庆龄陵园

  观故人,忆精神

  宋园路21号

  

  宋庆龄陵园,正门位于上海市长宁区宋园路,建于1984年1月,前身为上海市万国公墓。陵园以宋庆龄墓为中心的纪念设施、少年儿童活动区、万国公墓名人墓和万国公墓外籍人墓园4部分组成。主干道东端建有宋庆龄纪念碑,正面镌刻着邓小平“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宋庆龄同志永垂不朽”的题词,背面为王桂方书写的“宋庆龄同志碑文”,碑文3300余字记载了宋庆龄光辉的一生。主干道尽头是宋庆龄生平事迹陈列室,墓地两侧为万国公墓的外籍人墓园和名人墓园。1982年国务院公布宋庆龄墓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程十发美术馆

  梳理上海美术作品,探索中国画派精神

  虹桥路1392-10

  

  新建的程十发美术馆将坐落于上海古北社区, 东至伊犁南路, 北至虹桥路公共绿地, 总占地面积约为700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约为11,000平方米。新馆有望在2019年之前完成,全新出炉的设计视频展望了程十发美术馆新馆竣工后的模样,根据规划,新馆里有三大板块,第一个是程十发生平,第二个是他的精品之作,第三个就是程十发和他学生、画师们的作品。新馆落成后,将致力于梳理上海的美术作品,融合全国各地的作品在一起,探索绘画中的中国画派精神。

  亲密感十足的“红色空间”

  红宝石路50号

  

  “虹Space党建之家”在外观、设计和功能上别具巧思,令人们对“红色空间”产生亲密感“虹Space党建之家”像是被折叠在了古北开发区的商务楼宇之间。从金珠路上不太显眼的路口拐进去,两排绿竹通往党建之家正门。小楼高两层半,总面积835平方米,有一种精巧的折叠感。常有公司来此开会或培训,甚至还有知名外企借此召开董事长级别的商务会议。能不能与服务对象达成“共生”关系,是判断党建服务站运行水准的重要标准。在外观、设计和功能上令服务对象对“红色空间”产生亲密感,是近年基层党建不约而同的努力方向。虹Space就在设计上别具巧思。这里看上去更像个创业空间,整体基调是“黑白灰工业风”,装帧极简但功能多元,空间几乎都是敞开式的,每个楼层都有折叠隔断设计。需要开会时,折叠门拉起来就是会议间。在隔层通往三层的楼梯底部,方寸之地不仅有个储藏室,还设有心理咨询空间,隔断屏风一挡,就是独立场所。

  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

  挥洒激情与衷肠的艺术梦想

  金珠路111号

  

  1965年,新中国第一个以油画、雕塑为主体的专业创作和研究机构——上海油画雕塑院诞生,当时名为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这是画院这种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独特体制在新中国的延续。在经历了数度风雨变迁和体制转换后,来自上海美专油画系、雕塑系、油画雕塑训练班和雕塑研究所的艺术家们开始汇聚在同一面旗帜下,为了艺术这个共同的理想挥洒激情与衷肠。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

  专属于舞蹈的文化场所

  虹桥路1650号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是上海目前唯一一座专属于舞蹈的文化场所,坐落于上海中心城区长宁区虹桥路,紧挨延虹绿地。上海国际舞蹈中心拥有一个座席数1080座的大剧场和一个300座的合成排演厅(小剧场),并聚集了上海芭蕾舞团、上海歌舞团、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上海舞蹈学校入驻。

  近日,由长宁区学习办、长宁区教育局主办,长宁区社区学院、长宁区终身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承办的以“图说上海 红色记忆”为主题的2019年首场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主题活动在长宁区社区学院举行,会上发布了“行走长宁 人文修身” 长宁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学习手册,手册详细介绍了长宁区10个街镇下属的各个行走路线 ,特色鲜明、内容详实、图文并茂,为市民开展行走学习提供了绝佳的参考。

  

  2019年长宁区对人文行走项目进行了特色探索,积极动员了10个街镇,并开拓了下属10个街镇的10条极具各街镇特色的区级和街镇级行走路线,路线设置更加贴近长宁市民的生活,让市民更有对长宁区的亲近感与归属感,使“长宁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迸发出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