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工学院,在河南排第几?

  河南作为人口大省,辖区内有156所高校,数量仅次于江苏、广东,位居全国第三。但其中多数为专科院校,本科院校占比则不到4成,且缺乏一流高校矩阵。

  河南有河南大学、郑州大学两所双一流大学,累计4个学科上榜,“双航母”平台略显薄弱。

  一流高校后备梯队中的“中原七侠”,省内看势均力敌,省外评普遍“示弱”,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七所高校,汇集了11个学科,“冲一流”道路并不平坦。

  再向后看,就是忙着更名的中原工学院等一众渴望跻身“大学”的兄弟们。其实中原工学院更名,只是“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第一步,后面还有“获得博士授权、建成高水平工科大学”两步规划。只是因为大家更名中的献计献策,让这个步骤凝聚了不少人气。

  

  中原工学院不仅在忙着更名,实力提升也是有目共睹。最新的ESI排名榜单上,中原工学院工程学首次进入ESI世界前1%,标志着该校科研强校战略取得重大进展,也为建设新型研究型工科大学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根据最新的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数据,中原工学院在2017-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本科榜单排名第99名,河南省第6名。去年的竞赛榜单单项排名第95名,河南省第4名。

  在这项榜单中,河南省共13所高校入选TOP前300名。由此可见,中原工学院的实力不容小觑,极具“黑马”相貌和风采。

  

  中原工学院,简称“中工”,其历史上似乎对更名情有独钟,这所大学的历史,就是一部更名史。

  中工创建于1955年,起初在山西榆次,名字为榆次纺织机械工业学校,1957年迁往郑州市,更名郑州纺织机械制造学校。次年,并入青岛纺织干校电机专业,改称郑州纺织机电学校。

  就在机电改名的同年,根据河南纺织行业发展的需要,纺织机电学校改建为河南纺织机械学院,实行本科、中专并存。这个名字仅存一年,就又恢复郑州纺织机械制造学校校名,不再招收本科。

  1960年,学校再度更名郑州纺织机械学院,又升格为本科院校。殊不知,这个名字又仅用一年,1961年再度停办本科,恢复郑州纺织机电学校校名,1970年则直接改建为郑州纺织机械配件厂。

  

  1978年恢复郑州纺织机电学校,1980年更名为郑州纺织机电专科学校,招收首届专科生。1987年升格为郑州纺织工学院,成为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本科院校。2000年更名为中原工学院。

  简单梳理中工更名史,可以发现这是一所长时间隶属国家纺织工业部管理的部属高校,可谓名气和光环皆有,目前国内各大纺织装备企业领导层干部中,有三分之一毕业于中工。

  

  中工更名中,首选方案原本朴实,名为中原工业大学。鉴于史上曾多次反复,也有建议为“郑州纺织大学”,毕竟其拥有“智能与航空信息技术”和“纺织服装新材料及高端装备”2个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纺织依旧为传统强项。

  客观上讲,中工近年电子信息类学科特色鲜明,且为学院的定位目标,所以有校友认为“郑州电子科技大学”比较符合愿景规划。毕竟中原两个字的定位过于宽泛,不如郑州直接。

  

  中原工学院规模很大,有校友建议为“中原大学”,现设有21个教学院,65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4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8年获批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三步走计划可谓紧密衔接。

  中原工学院生源素质不断提升,曾两次获得素有“国际设计界的奥斯卡”之称的德国“红点设计奖”,连续五届获得“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一等奖,目前全国仅有三所高校学生取得这样的成绩,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这就是中原工学院,你有什么补充,欢迎留言。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