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院士增选二轮候选人公布:最年轻1978年生,陕西13人上榜

  jbym7cGXHx1CcNIa.jpg

  9jvI5s6TG6GAMFxm.jpg

  近日,中国工程院官网公布了2021年院士第二轮评审候选人名单,有235位上榜。

  相较于4月23日公布的共计577人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已有超过一半“出局”。

  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

  关键是越到后面越激烈,最终成为院士者不会超过88人。

  百理君注意到,陕西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名单共计13人,以高校居多。年纪最大的67岁。

  01

  年龄最大者已75岁

  先从235人这个大名单说起。

  年龄最大者,是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谭家华,出生于1946年4月,今年已满75岁。出生于1946年10月的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曹必松也在名单之列,他曾于2009年和2017年两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按照《中国工程院关于提名2021年院士候选人的通知》:候选人的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5周岁(1956年7月1日以后出生)。年龄超过65周岁的候选人,获得6位院士的提名方为有效,且仅能接受6位院士的提名,其中本学部院士应不少于4位。

  显然,已经超过65岁的谭家华和曹必松两位老教授,比年轻人在评审程序上要更为复杂苛刻。反过来看,如此高龄还榜上有名,也可见他们的学术成就和影响力。

  百理君注意到,在第二轮评审候选人名单中,1956年7月1日以前出生的还有14位:

  微信图片_20210603191823.jpg

  纵观这份名单,“60后”占主流。但随着近年院士评选制度的改革,院士群体呈现出年轻化趋势,“70后”院士已不乏其人。据百理君粗略统计,在中国工程院此次公布的名单上,“70后”就有9人。

  微信图片_20210603191827.jpg

  年龄最小的是海军工程大学王东,1978年1月出生。

  公开资料显示,王东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工程大学教授马伟明科研团队成员之一。饶有意思的是,2001年,41岁的马伟明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工程院院士。

  如今,时隔20年的再次院士评选,王东,也有机会像师傅一样,创造年度增选院士中最年轻纪录。

  02

  陕西13人

  接下来就说说陕西。

  进入第二轮候选人评审名单,陕西有13人。

  总体看,“50后”,5人,其中,有1人超过65岁。

  “60后”,7人。

  “70后”,1人。

  主要集中在高校。

  西安交通大学3人

  1.梅雪松出生年月:1963年4月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提名渠道:中国科协

  2.王建华

  出生年月:1954年2月专业:电器设计制造提名渠道:院士提名

  3.郑庆华出生年月:1969年1月专业:人工智能提名渠道:院士提名

  西北工业大学 3人

  1.苑伟政

  出生年月:1961年2月专业:机械电子工程提名渠道:院士提名

  2.宋保维出生年月:1963年7月专业:水下兵器提名渠道:院士提名

  3.介万奇出生年月:1959年2月专业:材料合成与加工提名渠道:院士提名

  空军军医大学2人

  1.朱平(女)出生年月:1953年8月专业:风湿病提名渠道:院士提名

  2.赵铱民 出生年月:1956年10月专业:口腔修复与正畸学提名渠道:院士提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人

  王怡(女)出生年月:1970年03月专业:建筑环境工程与建筑技术提名渠道:院士提名

  西安理工大学1人

  罗兴锜出生年月:1962年11月专业:水电工程提名渠道:院士提名、中国科协

  长安大学1人

  韩霁昌出生年月:1966年12月专业:农业水土工程提名渠道:院士提名

  需要说明的是,韩霁昌现任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同时担任由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和长安大学联合成立的国内首所土地工程学院——长安大学土地工程学院院长。所以,在此次对外公布的名单中,韩霁昌的工作单位有两个: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长安大学。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1人

  董书宁

  出生年月:1961年2月专业:矿山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提名渠道:院士提名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1人

  郝定均出生年月:1959年1月专业:骨外科提名渠道:院士提名

  与4月23日公布的577位有效候选人名单相比,陕西高校中有多人未能进入第二轮。包括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杨宗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陕西科技大学副校长张美云。

  环顾国内,未能进入第二轮的大拿多的是,毕竟,名额实在有限。

  微信图片_20210603191833.jpg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部235名第二轮候选人中,王怡是唯一的“70后”女候选人。

  据公开资料显示,王怡,本科、硕士及博士都就读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作也是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长期从事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围绕我国提高建筑环境质量、降低环境控制能耗的重大需求,获得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的支持,2018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为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如果最终顺利当选,她将成为今年最年轻的新增女院士。

  03

  成为院士有多难

  微信图片_20210603191837.jpg

  当然,这也并非最终的名单。

  后续的评选会更加激烈。

  根据中国工程院公布的增选日程,10月将进行第二轮评审,公布终选候选人名单,再进行全体院士投票终选,最后经主席团会议审定后公布当选院士名单,2021年院士增选总名额将不超过88名。

  也就是说,经过科协和院士提名之后,从中筛选出577名有效候选人,但到第二轮评审候选人就剩下235人了,再到最终不会超过88人评为院士,如果仅考虑从有效候选人当选院士的概率,当选率也就15%左右。

  可以顺道提及的是,前段时间热议的贵州省科协推荐的茅台总工王莉,其实连577人的有效候选人名单就没能进入。

  微信图片_20210603191840.jpg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工程院院士每两年增选一次,国内绝大多数当选的两院院士都曾参选多次,鲜有一次成功的。有人统计过,2017年中国工程院增选产生的67名院士,全都至少参选过2次,最多的参选过6次以上。

  值得提及的是, 院士评选失败了,可以下次再来,但却不可以无限反复再来。根据《中国工程院关于提名2021年院士候选人的通知》:2015、2017、2019年连续3次被提名至中国工程院和被推荐至中国科学院的有效候选人,2021年须停止1次被提名资格。

  百理君注意到,在此次公布的陕西13位候选人中,有4位曾进入2019年第二轮候选人名单,分别是:王建华、郑庆华、介万奇、郝定均,其中,介万奇还曾入围2017年第二轮评审候选人名单。另外,赵铱民此前也曾入围2017年第二轮评审候选人名单。

  总体来看,院士名额稀少,再加上两年增选一次,层层筛选,竞争那是相当地激烈。

  据百理君了解,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也于今年1月1日启动,院士增选总名额为73名,其中支持新兴和交叉学科与数学领域7名,支持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特别名额6名。

  本地媒体曾报道过,在2019年两院院士增选中,陕西6名科学家当选,“在陕两院院士总数达70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44名。”

  来源: 八百理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