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界限不清晰,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父母要明白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本来乖巧懂事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竟然学会了反抗。其实,孩子的变化,都是家长一手造成的。不少父母抱怨道,现在孩子和自己就是陌生人的关系,除了索要一些必要的学费,生活费,一点情感交流都没有。

  其实当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便是我们需要自我反省的时候。试问,大家有没有用“这是为你好”来管束自己的孩子呢?如今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时代,教育也千万不能只依靠自己的心思,我们眼中那些“对孩子好”的行为,有没有问过他们的看法呢?

  

  可怜天下父母心,几乎每个父母都为孩子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只是方式不同,便会造就不同的结果。有些人能够和孩子做朋友,一家人其乐融融,好不快活。而有些人,只能同孩子成为敌人,凡事都要对着干,家中再无欢声笑语。

  想必大家都想建设和睦友好的亲子关系,但我们没有掌握其中的精髓,只能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界限感教育是时候提上日程了,如果我们的教育没有界限,只会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也会成为亲子关系破裂的隐患。

  

  首先,父母应该明白,爱孩子就要给他们自由

  中国式的家长喜欢给孩子下指令,真正让孩子活成了自己的模样,完全不给他们独立思考,自由拼搏的机会。当孩子反抗时,我们还要美其名曰“吃过的盐比他们走过的路还多”。其实,自己人生的道路,就是应该顺着自己的心意走。

  界限感教育就是要分清你我,尽管孩子是我们身上掉下的肉,但作为父母,我们对他们的人生只有指导权,没有建设权。真正合格的父母应该学会同孩子商量,而不是一味地逼迫孩子顺着自己的想法前进。

  

  他们的人生会经历高峰也会经历低谷,这都是独特的经历,父母不应该过多的干涉。比如孩子想学什么兴趣班,是他们的选择,不是我们的喜好。很多家长竟然要让孩子帮自己圆梦,其实这是极为不负责任的表现。

  其次,父母要做到拒绝凡事亲力亲为

  给孩子自由,不控制孩子的一言一行是界限感教育最基本的要求,但想要将界限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父母还应该避免凡事亲力亲为,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自理能力。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隐私,我们帮孩子做的事情越多,会让他们感到越拘束。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也在加强,他们渴望走出父母的视线,我们不妨满足他们,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撒手不管,而是退居幕后,成为孩子的诸葛亮。而且适当的放手,会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不容易,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更加感恩父母。

  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很多人不愿意对孩子实行界限感教育,是因为他们认为孩子心智未成熟,没有认识世界的险恶,同时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也有限。但我们是否忘记了,早晚有一天他们要独自飞翔,学会这些技能有何不好呢?

  

  我们要么控制孩子,要么只会培养出无能的孩子,一辈子需要在父母的庇护下成长,性格软弱可欺。要么则会得到一个叛逆的孩子,为了跟父母做对,甚至会走上人生的不归路。不管是哪一种结果,都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作为父母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对于孩子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他们也有需要探索的事物。人生道路崎岖不平,家长不妨这样做,让孩子走得更为顺利。

  

  首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生的罗盘,只要价值观正确,我们就不用担心孩子会走弯路,走错路。如何培养孩子的价值观,是一件很大的工程,需要家长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助人为乐的意识。

  其次,鼓励式教育

  界限感教育还需要鼓励式教育的辅佐,才能彰显出它的成功。我们既要给孩子自由,更不能吝啬自己的赞美。日常生活中,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定然可以让孩子慢慢攀登到人生的高峰。

  

  莫利亚克曾说:“一个从来不会怀疑自己的生活方向和目标的人,绝对不会感到绝望。”当我们为孩子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并且经常鼓励他们,任何时候他们都能勇往直前。

  做父母很简单,但做成功的父母却很困难。希望我们都能对得起自己的这一称谓,成为孩子的骄傲和老师,让他们受益一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