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36年书,当了36年班主任,他希望帮助每一个孩子成人成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汪泷

走到孟祥硕的办公桌前,除了四周堆的满满的教材,和犹如小山一般高的作业之外,最惹眼的,大概就是贴着的一句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他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这句话在他的办公桌上贴了很久,时时刻刻都激励着他。

今年开学之后,孟祥硕又接过了三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而这也是他连续第36年担任班主任了,与他的教龄“同岁”。他说,自己本就是梁南村人,因为深知农村孩子想要出人头地不容易,所以大专毕业后他放弃了留在城里工作的机会,而是选择回到村里的梁南小学,当起了数学老师,“因为农村学校缺教师,尤其是三十多年前,所以年轻的我一到学校,就同时也当起了班主任。”

在小学当班主任不同于别的学段,这个时期的孩子年纪小,还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所以班主任的职责除了日常教学、班级事务管理之外,也像“爹妈”一样,事无巨细的照顾着每个孩子。孟祥硕说,对待小学阶段的孩子,首先要有爱心,其次就是要有耐心,“当班主任这么多年,我始终提醒自己,每个孩子的性格、成长环境各有不同,所以在培养他们的时候要多动脑子,要因材施教。”

孟祥硕说,他对教育事业有着自己的信念,那就是“不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成才,但一定要让每个孩子都成人”,“因为先成人,才能成才。”孟祥硕曾经教过一个孩子,因为父母离异各自组建了新家庭,他只能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当接过来这个班级后,孟祥硕发现这个孩子经常在班里偷偷拿别的同学的铅笔、橡皮。

“于是我了解了孩子的家庭情况后,决定多和他交流,学习生活中也尽量多照顾他。”那时候,孟祥硕不仅给这个孩子买过衣服,还带他回家里吃过饭,久而久之,他们彼此不仅仅是师生关系,更像是朋友关系。如今,这个长大成人的孩子,已是一名优秀的解放军战士,还经常与孟祥硕联系,和他分享军营里的生活琐事。

在孟祥硕看来,农村学校不能和城里的学校比,“无论是学校条件,还是学生们的家庭环境,就是与乡镇的中心小学也比不了。”所以30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孟祥硕可以说尝尽了“酸甜苦辣”,这其中既有来自学生、来自家长的感谢,也偶尔有家长的不理解和误会。但他却始终提醒自己,既然选择了教书育人这份职业,那么这一切他都应该欣然接受。

今年春节前夕,孟祥硕曾教过的一个学生联系他,想要去看望他。当得知这名学生不仅已从浙江大学研究生毕业,甚至因为成绩优秀而留校任教,他十分高兴和欣慰,电话里一边表示祝贺,一边婉拒了学生的好意,“能看到我的学生们如今成人成才,可以去报效祖国、回报社会,这就是我最幸福的时刻。”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