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博士比例名单公布, 北京当仁不让, 东北地区意外成黑马!

  学历卷起来了之后,一部分学生认为本科算高四,努力考上研究生,才算高学历。研究生有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硕士读完之后,条件符合的情况下读博士。

  博士是目前最高学历,博士后不是学历,不要弄混了。很多地区,出台了人才引进计划,符合条件的博士生,不但可以满足自己就业,还能惠及家人。

  博士虽好,能读到博士的学生却不多。大家知道,我国各个地区博士的占比吗?是有些出乎意料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各省博士比例名单公布,北京当仁不让,东北地区意外成黑马!

  每个地区人口基数不一样,计算总数,并不公平。我们看每10万人口当中,博士生的占比是多少,来对比。

  我国教育最有优势的省份——北京。北京的学生很卷,但卷的地方,都是高层次学校和各种才艺。北京学校众多,211,985能组成一趟满满的地铁线路。

  

  这样的城市,博士生多是必然的。从学籍上看优势明显,教育方便。每10万人口中,有1041人是博士生。

  第二名是天津,天津高考压力比较小。每10万人口中,有219名博士生。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学校,是天津学生的底气。

  第三名是陕西省,每10万人口中,有138名博士生。第4名是湖北省,每10万人口中,有113名博士生。

  

  剩下的前几名当中,还有江苏的112人,和浙江的95人。这些是不是有些出乎意料,江苏是教育大省,名校众多,却没能排进前5名。

  东北三省,是意想不到的黑马,东北地区这些年来发展相对来说不是很好。和入榜的其他省份比起来,差距颇大,却意外三省全部入榜。

  黑龙江,吉林,辽宁博士人口比例,分别为,每10万人中有80,100和83人。东北三省重视教育的说法,不是白来的。

  

  东北三省,是文盲率最低的地区,每家每户人口少,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比较高。虽然经济发展并不是很好,但有这个数据,并不意外。

  博士数量,不代表地区发展

  这个博士的数量,是各个地区按照户籍做统计的。并不是说这些博士生,都在故乡工作。按照工作来看的话,北上广深,是不可撼动的地位。

  

  所以博士的数量,不能代表家乡的发展。也不能全权代表各个地区教育上的好坏,有些地区家长觉得读书很重要,未来要有一份安稳的工作。

  有些地区的家长,善于经商,对于后代的要求是能读就读,不能读就出去闯一闯。对于教育上并没有那么在意,但未来也能发展的不错。

  这些是家长观念上的差距,没有对错之分,是很多地区,多少年来的生活习惯,和发展规律。我们不做过多的评判,各位同学也不要对号入座。

  

  那按照这样的说法,本地区高学历人群多,是好还是坏呢?虽然学历很高,但都走出去了,是不是可惜了呢?

  博士数量的增加,对于地区的好处

  各个地区,都有人才引进计划,户口,安家费等等,能够帮助人才,快速适应当地生活,并深深扎根。

  

  但我们忽略了一点,博士生作为引进的人才,需求是很苛刻的。有学校和专业,以及成绩的整体要求。

  打不到要求的学生,未来想要在北上广深等地区安家,也是困难重重。最后的结果,多数还是回老家,或者就业,或者创业。

  就算回来的比例不多,也算是为了家长做出了贡献。有些学生比较有家乡情怀,毕业之后,直接回老家的也不少。

  

  所以博士生数量比较多的地区,在家乡建设上,也有一定的优势。当然,这些是相辅相成的,地区发展的规模,也决定了人才回流的数量。

  东北地区虽然博士生数量比较多,但很多城市,或者乡镇里,居住的都是老人了。甚至有些地方成了空城,还需要更多的政策和福利,吸引人才回家乡发展。

  博士生,普遍薪资待遇比较好。所以除了对于家乡的好处而言,对于自己的小家,有着最直接的好处,能够很好的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

  

  笔者寄语:

  通过对比也能看出来,学历膨胀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厉害。各个地区平均10万个人里面,才有100个左右博士生,有些地区甚至不到30个。

  所以同学们不要焦虑,好好学习,好好报考,对自己和专业有个清晰的判断,未来都会发展的不错的,加油吧。

  今日话题: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