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正式执行,惠及更多患者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2023年3月1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正式执行,全面提升创新药物可及性。

  在我国,肺癌作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首位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近年来,肺癌诊疗相关药物研发实现迅猛发展,新药纳入医保目录的速度也明显加快。2023年3月1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正式执行,本次调整共新增111个药品。在肿瘤治疗领域,更是有14款抗肿瘤药物首次纳入,无疑将惠及更多肿瘤患者。值此契机,特开展“满足临床用药需求,全面提升创新药物可及性”系列直播。本期圆桌会邀请到来自临床、药学及医保领域的专家:陕西省肿瘤医院赵征教授、浙江省人民医院黄萍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邱胜教授,三位专家围绕如何提升抗肿瘤创新药临床可及性等相关话题展开讨论。

  更多创新药品纳入医保药品目录,减轻患者长期用药负担

  新版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之后,经谈判与竞价,新准入药品的价格平均降幅达到60.1%。本次目录调整已于3月1日落地执行,对于医疗机构、医生、患者都意义重大。赵征教授表示:“随着精准诊疗时代的到来,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得到显著改善,甚至部分患者已进入‘慢病化’,但需长期治疗的患者经济负担也更为沉重。创新药物不断纳入医保不仅提高了肿瘤的治疗疗效,更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可及性。同时,这也提高了基层医疗平台对肿瘤防治的综合能力,惠及了更多基层患者。”

  黄萍教授谈道:“本次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后,纳入的药品涉及肿瘤、罕见病等多个领域,患者受益面更加广泛。与此同时,在肺癌领域,此次不仅新增了洛拉替尼等疗效显著的新药,原来目录里的部分药品价格也显著下降,减轻患者及家庭负担。而且药物可及性提高后,患者依从性也会随之提高,更保障了治疗疗效;针对医疗机构而言,药物选择更为丰富,有利于提高疾病的控制率和治愈率。”

  邱胜教授认为,此次目录调整能让更多指南中的推荐药物更加“亲民”的进入临床,打破肿瘤治疗时医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药物可及性和用药的公平性得到大幅提高,患者也有了更多治疗机会。针对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领域,三代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洛拉替尼纳入医保后,ALK-TKI已呈现“三代同堂”局面,更多新药给了医生更多选择,也意味着患者有望获得更长的生存获益。更重要的是,目录的调整让患者家庭在面对疾病时,不再因经济因素放弃治疗。

  新药层出不穷,三代ALK-TKI洛拉替尼优势显著

  在谈及我国NSCLC诊疗现状时,赵征教授表示:“肺癌仍然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这对于我国肿瘤诊疗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虽然ALK阳性NSCLC的发生率约为5%-7%,但基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这部分患者仍是不容忽视的群体。另外,ALK阳性NSCLC患者发病年龄相对较轻,这部分患者的长生存需求就显得更为迫切。靶向治疗为这些患者带来了精准、高效的治疗选择,尤其是三代ALK-TKI洛拉替尼纳入医保后,医生有更多机会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使患者达到长生存甚至治愈。”

  赵征教授强调:“CROWN研究显示,洛拉替尼用于一线治疗的疗效令人惊艳,患者的3年无进展生存(PFS)率达到63.5%。而对于脑转移,洛拉替尼的控制能力也非常出众,基线伴脑转移患者的颅内客观缓解率(ORR)达到83.3%,完全缓解率(CR)高达72.2%。也因此,洛拉替尼被2022版NCCN指南推荐为ALK阳性晚期NSCLC一线治疗选择。”

  黄萍教授认为,临床未满足的需求一定会推动药物的研发进展。如不同的ALK-TKI耐药机制不同,耐药后的治疗选择更为困难,由此研发的三代ALK-TKI具有更广的抗ALK耐药突变谱。另外,ALK阳性NSCLC患者脑转移发生率较高,三代ALK-TKI的上市也为脑转移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

  临床、药学、医保强强联合,助力推动国谈药品更快进院

  尽管创新药品纳入医保速度加快,但国谈药品进院难也是影响患者用药可及性的重要因素,长期受到各方关注。邱胜教授认为导致国谈药品进院难的原因主要在于三点:首先,原规定800张以上床位的公立医院配备药品的品规数不得超过1500种,但2021年10月以后,品规数的上限被取消;其二,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有相关指标,“突破药占比限制”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有难度;其三,药品保存成本较高。随着国家出台双通道管理政策,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已基本实现“找得到、买得到、能报销”的目标。

  为了有效提高药物可及性,推进医保药品进院的“最后一公里”,黄萍教授分享了个人经验:“每次目录公布后,我们医院都会在短期内召开国谈药品是否引进医院的讨论会,根据临床需求尽快执行相关流程。另外,医生也会尽快了解新药,包括指南推荐、治疗方案等,同时丰富支付方式,为更多患者提供便捷服务。”

  赵征教授对此也有独到见解:“肿瘤领域创新性非常强,例如有的国外指南一年内会有多版更新,这也间接反映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巨大变化,因此临床医生应该不断学习。这种学习不仅包括临床用药、伴随检测等,还应懂得如何与临床实践更好地结合。另外,医疗水平、医疗资源的不平衡性使得不同地区的患者对于创新药物的接受程度存在差异。这也要求优势医疗资源应进一步下沉,并系统化地对基层医生进行培训、输送创新理念,打通肿瘤药物和患者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勠力同心,全面提升创新药物临床可及

  赵征教授认为肿瘤患者获得长生存甚至治愈的基础仍然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另外,对于中期或晚期患者,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也有了明确获益。而药物可及性提高后,通过医联体的构建,优势资源下沉到基层,患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优质的诊断和治疗。此外,综合药物疗效、安全性和长期使用的便捷性,三代ALK-TKI无疑具有明显优势,对于这部分药物,应加大相关临床研究,以及用药指南在基层的推广力度,进一步深化临床使用培训,以缩短药品纳入医保到进入医院的窗口期,尽早惠及广大患者。

  黄萍教授表示:“提升药物的可及性涉及多个层面,在国家层面,未来一定会出台更多政策以促进药物降价、促进同类创新药研发、加快创新药的审批流程;在企业层面,应增加新药的研发投入、开展优势资源整合模式,如与人工智能结合;在医疗机构层面,临床未被满足的需求是创新药研发的动力,因此医疗机构是推动创新药研发非常重要的一环。”

  邱胜教授对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充满期待:“医保药品目录的常态化调整已经大幅减轻了患者的支付压力,但需长期用药的肿瘤患者仍然面临着较大的经济负担,希望在医保支付外,能探索新的支付方式,多种形式结合来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另外,对于需三定管理的药品,希望国家层面能给予备案资料的明细,以便医院收集国谈药品的使用依据进行备案,以及指导地方的医保经办机构合理进行医保基金的监管。”

  本期圆桌会上,三位专家分别从三个角度进行了详尽的分享,期待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在2023年3月1日正式执行后,能真正满足临床用药需求,全面提升创新药物可及性。

  更多肿瘤前沿内容

  快来“医生站网页版”瞧一瞧

  精彩资讯等你来

  *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