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学需要不同教育领域的相辅相成

“自来水可以随便用吗?”“自来水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水资源到底有多珍贵?”这是郑州市上街区曙光小学张瑞、胡晓琳等六位教师向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为了增强学生们爱水、节水、惜水、护水的意识,张瑞老师带领小组成员研发出《自来水不自来》这一研学课程,该课程在学生中间引起了非常热烈的反响,研学效果显著。

▲上街区曙光小学张瑞老师和参加《自来水不自来》研究性学习的同学们

其实这一课程的设计早已有了雏形,早在2015年,曙光小学的张瑞老师就曾带领6名学生做过《自来水不自来》的研究性学习,并获得了郑州市研究性学习成果一等奖。今年3月,河南省教育厅下发文件要求在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该课程凭借这一契机才真正地开展起来。

张瑞老师介绍说,整个研学过程共分为三个环节,包括行前准备、行中研学和行后展学。

▲上街区曙光小学开展《自来水不自来》研学旅行活动

“上街区《自来水不自来》这一考察探究研学旅行课程,在今年6月份我们就已经开始实施了,效果非常好”,张瑞老师说道,“值得一提的是在水务公司观看《水精灵历险记》时,参加这次研学的崔璐瑶同学认为动画片更能让自己获取知识,了解废水处理、净化、吸收的一系列方法。”

出色的研学需要各个要素的配合

研学课程的设计是整个研学旅行活动的核心内容,张瑞老师认为,出色的研学课程在设计上主要包括研学课程目标、研学地点、研学课程安排、研学评价标准、行前准备、行中研学、行后展学这7个要素。

为了保证研学旅行的安全性,活动由6位老师和7位家长负责带队,车都是家长委员会主动为本次活动提供的帮助。学校制定了一项安全预案,我们把7名学生分成一组,每个小组都设有小组长,另外,每个组都有一名老师和一名家长负责和学生一起参与活动。”张瑞老师如是说。

▲研学团队实地探访自来水公司

在整合相关资源方面,曙光小学一直在与各个基地密切配合,同基地老师共同商讨讲解内容,同时深挖课程深度,保证研学内容不流于表面。

在访谈的过程中,张瑞老师也提到了研学旅行面临的一个极其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家长和社会的认同感,“现在家长的认同感还很低,有的认为我们出来做这个活动是在耽误学习,所以我们把研学活动安排在期末考试之后,同时还带着学习任务来解决研学的问题”,张瑞老师感慨,做通家长的工作、获得家长的支持对研学旅行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

好的教学需要不同教育相辅相成

研学旅行是中小学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当今国家的教学改革一直强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而研学旅行相较于其他课堂学习在这一方面则更具优势。

▲在黄河三水源提灌站的车间,学生目睹了浑浊的黄河水变清澈的过程

“社会实践教育、研学教育与传统教育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张瑞老师认为,研学旅行之“学”打破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局限,相对灵活;突破了课堂教学场地的制约,天地更宽。其次,在教学内容方面,研学旅行之“学”对学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研学旅行以广泛的社会资源为依托,强调学生与社会多层面、多维度的接触与联系,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生活体验。最后,在教学手段方面,研学旅行之“学”主要让学生通过个人体验来达到学习的目的。

曙光小学通过学校党支部和少先队大队部牵头组织,自2015年就开始开展研学实践课程,每学期组织各班级推荐出优秀的学生代表走进周边的大学校园,结合郑州市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有关要求和学科教学的要求,开展了一系列的研学旅行活动。比如低年级开展踏青护绿、走进自然、到公园找春天、在秋天捡落叶制作叶贴画等活动;中年级的学生则是走进大学城、走进五云山、走进黄河地质博物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高年级的学生开展走进社区给孤寡老人送温暖、做马路小指挥指挥交通等活动,增强关爱他人、关心社会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让孩子们感受大学的学习及生活氛围,让孩子们近距离地接触优秀大学生,从而引导他们从小就树立远大的志向,此项课程让孩子们产生了极大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