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晚报》专题刊发【走近“诗歌之城”】特别报道荟萃
《平顶山晚报》专题刊发
【走近“诗歌之城”】
特别报道荟萃
报纸版面和详细报道
开栏的话
桃红柳绿,诗情画意。我省首个“诗歌之城”花落汝州。
诗意的土壤孕育诗意的城市,本报今起推出“走近诗歌之城”系列报道,讲述“诗歌之城”背后的故事,走近活跃的诗人群体,探寻滋养诗意的鹰城大地。
何必行走远方,鹰城就有满满诗意。
(统筹策划:王冬梅 周冬 董佳理)
3月21日
汝州:
《诗经》里走出的“诗歌之城”
本报记者 王春生 魏森元 /文 王春生/图
汤汤汝水,载于《诗经》;千年之城,城以诗名。
阳春三月,诗意盎然。
3月17日,“中国诗歌之城”授牌仪式暨文学名家诗记活动在汝州举行。汝州市成功获得“中国诗歌之城”荣誉称号,正式成为全国仅有的几个被命名为“诗歌之城”的城市之一,也是我省第一个“诗歌之城”。鹰城诗歌文化史灿烂辉煌,地处我市西北隅的汝州有着怎样独特的诗歌文化魅力?
“中国诗歌之城”授牌仪式活动现场
“诗歌之城”花落汝州
“中国诗歌之城”是由中国诗歌学会授予的,此前数年间,国内仅有安徽马鞍山、湖北宜昌、新疆石河子、江西抚州、湖北赤壁等少数城市获此殊荣。
“我们汝州有着特别厚重、得天独厚的诗歌文化,为什么不申报创建中国诗歌之城呢?”3月17日,谈及最初申报“中国诗歌之城”的初衷,参加完授牌活动的汝州市文联主席相黎丽感慨地说。
经过多方筹备,2021年11月,汝州市文联向中国诗歌学会申报创建“中国诗歌之城”。相黎丽说,针对递交的创建材料,中国诗歌学会“中国诗歌之城”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在进行评估后,分别于2021年、2022年两次指派评审委员会成员到汝州进行实地勘察、评审。
今年2月14日,中国诗歌学会印发《关于授予河南省汝州市“中国诗歌之城”的决定》,认为汝州诗歌历史厚重,文脉递进清晰,传承完整,尤其是在贺敬之、雷抒雁等当代诗人的带动下,汝州市涌现出一批优秀诗歌作品和众多优秀诗人,对我国的诗歌传承、创新、普及和推广起到积极作用。鉴于汝州市“中国诗歌之城”关键考核事项与内容均已达标,决定自2023年2月14日起,授予汝州市“中国诗歌之城”称号。
“得知创建成功的消息后,我内心一直充满感激和感动。”相黎丽动情地说,这一荣誉来之不易,“这要感谢汝州这块有着厚重诗歌文化历史的土地,滋养了一群群为了诗歌事业不停进取的人,我们有幸生活在充满诗意的城市”。
诗歌文脉 源远流长
夷园正门
夷园一角
汝州成为“中国诗歌之城”的消息,让汝州诗人李志军备感激动。李志军是一位博士,近年来致力于诗歌创作和研究工作,成就斐然。2017年,他牵头成立了汝上莲社,社址在离风穴寺很近的夷园内,这里也是初唐诗人刘希夷的墓园。
“汝州自古以来的诗歌文脉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这次能成为中国诗歌之城可谓实至名归。”3月17日,在幽静的夷园里,年过五旬的李志军谈起汝州的诗歌发展,如数家珍。
在李志军看来,以汝州为中心的北汝河流域,是中华诗歌发祥地的组成部分,《诗经·国风·周南》就收入一首民歌《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他随口吟出其中的诗句,“这样的诗作真实形象地展示了汝水河畔一位妇人思念丈夫的内心情感,影响极其深远”。
明代徐渭书写的刘希夷诗作《代悲白头翁》
丰厚的历史文化滋润,使得汝州文人雅士辈出,其中汝州本土诗人刘希夷的佳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家喻户晓。看着夷园内绽放的蜡梅、红梅,李志军直言刘希夷《代悲白头翁》留下的千古名句是“汝州诗歌史上的宝贵财富”。李志军说,此后的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还有许棠、李频、郑谷、薛能、罗隐等唐代诗人都曾以汝州为题赋诗作词。
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在行走汝州的过程中,写下了《汝州》《汝州等慈寺阁望嵩岳》等诸多诗篇,一代大文豪苏轼曾三次到汝州,他的《温泉七记》记录了汝州温泉的盛况。元明清时期也有众多诗人咏诵汝州,乾隆皇帝曾为汝瓷赋诗10余首。
时值当代,贺敬之、雷抒雁等著名诗人也都先后到汝州采风,留下歌咏汝州的作品。
对于由自己牵头创立的汝上莲社,李志军说,据他考证,汝上莲社早在宋代、明清时期就有,当时风穴寺出了许多高僧,与士大夫、文人之间互相唱和,历史上有“文风穴、武少林”的说法,“当时苏轼、苏辙兄弟和王安石、黄庭坚、杨亿都是居士,文脉一直不断,风穴寺留有高僧、居士的大量诗篇,宋代的高僧大都会写诗,不然就无法与士大夫们交流”。
“当时成立汝上莲社的初衷,就是希望能以古时结社以诗会友的形式,更好地传承汝州本土绵延不断的诗歌文脉。”李志军说。
诗意汝州?诗风盛行
“汝州这块热土从来不缺诗意,千百年来,我们这里不仅有古人留下的光耀千古的诗篇,如今的诗歌创作者也实力雄厚。”汝州市作家协会主席李晓伟的言语里透着自豪。
李晓伟说,近些年来,汝州相继成立了汝州晚晴诗词协会、汝州市作协传统经典诵读分会等社团,以诗歌为主线,开展了多元性的文化活动。目前汝州已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3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35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28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22人、汝州市作家协会会员320人。
“如今参与写诗词的人越来越多,大家比谁写得多、写得好。”今年77岁的张长年是汝州晚晴诗词协会会长,性格爽朗。他笑言,协会2007年成立之初仅有几位老人参加,如今会员已发展到308人,“会员中不仅有中老年人,青年人也不少。有退休的、做生意的,有修车的,做木工、建筑工、临时工的,会员来自各行各业。”今年51岁的会员刘世杰说,他原来是做食品代理的,最近几年参加诗词写作后,劲头儿越来越大。为写好诗词,他们还经常邀请《诗刊》《中华诗词》等杂志编辑到汝州指导写作,与外地的诗词协会进行切磋交流,不定期举办诗词沙龙、节日诗会。
李志军创办的汝上莲社每年不定期举办诗会,相继邀请树才、王家新、林莽等国内上百位诗人参加,创作诗歌300余首。李志军说:“风穴寺的厚重文化吸引一些诗人留驻在此,树才等诗人还经常辅导少儿学写诗。”
由李志军主编的现代诗集《血脉的回响》公开出版发行,收录69位当代著名诗人诗作196篇,被称为当代诗歌最好的选本之一。他在该诗集《序》中说:诗的重量在于它的自身,任何阐释都是多余。
李晓伟说,近5年来,汝州市诗风盛行,多位诗人在国内外诗歌刊物及媒体上发表诗歌作品1200多首,被诗歌界称为“汝州现象”。
“中国诗歌之城这个亮丽名片一定会给我们这座城市带来更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汝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程行正说,汝州有瑰丽的诗歌文化,下一步将切实担负起使命,推出更好的国内诗歌及国际诗歌活动,为“中国诗歌之城”这个新名片增添更亮丽的色彩,“汝州人对诗歌的喜爱已融入血脉中,只要我们心怀日月山河,诗城汝州的诗意远方就会无处不在”。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千年沉淀,诗歌已悄然融入汝州寻常百姓生活。诗城汝州,一个诗歌的春天已经来临。
3月22日
蓬勃生长的平顶山诗群
本报记者 王春生/文 禹舸/图
这是一个不懈耕耘的群体,三四十年来诗人们执着于诗歌创作,人们称之为平顶山诗群。
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平顶山诗人森子、海因、蓝蓝、罗羽、冯新伟等人的诗歌创作备受关注;近些年来,随着简单、张永伟、高春林、张杰、冷眼、乔光伟、郑海军、吕征、李松山、黄小培等新一批诗人涌现,平顶山诗歌创作队伍不断壮大,赢得了国内诗坛的肯定。
2019年郏县成为“中国诗歌之乡”,汝州今年成为我省首个“中国诗歌之城”,彰显出鹰城大地颇为厚重的诗歌文化。平顶山诗群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它是一个什么样的诗歌创作群体?他们的作品达到了什么样的境界?
平顶山诗群悄然崛起
我市诗人森子展示诗刊《阵地》
我市诗人森子几天前曾赴鲁山参加第三届徐玉诺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他看来,平顶山诗人写作的领域主要在中国先锋诗歌这一块,每个人都有各自写作的向度,每个人也都是独立的,“聚合、分散、游离其外也常常发生,这是诗人的个性所决定的,但外界把他们作为一个群体来看也有它的道理”。
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诗人简单说,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市涌现出包括森子、蓝蓝、罗羽等在内的多位热爱诗歌创作的诗人。
“那时候,朦胧诗的影响和余热还在,我们也都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正是精力充沛、激情四溢的年龄,当时创作出大量的诗歌作品。”森子说,其间尤以诗人罗羽、冯新伟的创作最为活跃,在全省范围内曾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下海”之风盛行,部分诗人南下,平顶山诗歌创作队伍人数锐减。森子、海因等人坚守诗歌阵地,其作品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先锋诗歌的一部分,至今仍然有很多评论家饶有兴趣地研究他们当时的作品。
2000年以后,平顶山诗人纷纷通过互联网发表诗歌,打破了纸媒的单一性和地域的局限性,他们的作品在网络交流中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令国内诗坛惊奇的是,在诗歌写作相对保守的河南,竟然有一批先锋诗人在平顶山形成了“气候”,成为一种独特的诗歌现象。这期间,简单、张永伟、高春林、张杰、冷眼等新锐诗人崭露头角,为平顶山诗歌创作增添了锐气,也带来了新风。可以说平顶山诗人是国内最早上网的诗人群之一,他们的开放性、进取心可见一斑。
《阵地》《外省》影响深远
《阵地诗丛》十卷本
上世纪90年代末至2006年,我省先后举办了“文学豫军工程”河南六位青年诗人研讨会及河南五位青年诗人研讨会,其中我市诗人森子、高春林、张永伟三人名列其中。
上世纪80年代末,诗人森子、海因、罗羽、老船等人积极酝酿、筹办诗歌交流刊物。1991年,平顶山诗人主编的诗刊《阵地》应运而生。
“《阵地》的宗旨是展示我们自己的作品,并与外地诗人交流,想要办成一份国内最前沿、最优秀的诗刊,而不局限于本省和本地。”森子回忆说,正是由于对《阵地》的高标准要求,这本诗刊一开始就吸引了国内众多优秀的诗人,包括王家新、孙文波、西川、肖开愚、张曙光、耿占春、杨远宏等在内的国内著名诗人、评论家纷纷在《阵地》上发表作品,甚至他们的一些代表作也是在《阵地》上最先发表的。《阵地》成为当时国内诗坛极有影响的诗歌刊物之一。如今,《阵地》已成为研究中国上世纪90年代诗歌避不开的一个名字。
更重要的是,包括森子、海因、冯新伟在内的我市一些诗人,在国内各种诗歌刊物上发表了大量具有探索性的诗歌作品,成为上世纪90年代中国先锋诗歌的典范。《阵地》诗刊也由此入选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洪子诚等编著的专著《中国当代新诗史》。
2000年7月,一份名为《外省》的诗刊在我市诞生,编者是诗人简单、张永伟。这份诗歌交流刊物以刊登国内“70后诗人”的诗作为主,诗人简单带有探索性的组诗《胡美丽的故事》曾在诗坛引起较大反响。
新世纪以来,平顶山诗人保持着良好的创作势头。2010年,《阵地诗丛》十卷本推出,彰显了平顶山诗歌高地的态势。在这种诗歌态势的引领下,又涌现出一批更年轻的诗人,量山、东伦、晓辉、吕征、王勉、李松山、黄小培、艾雨等融入平顶山诗歌的洪流。
2021年,鲁山诗人张永伟获第四届江南诗歌奖提名奖。同年,舞钢诗人李松山获中国十大农民诗人荣誉称号,2022年《新华文摘》年选收录全国70位诗人的作品,森子等5位诗人的诗作入选。
一团精神光焰的聚合
在网络时代,平顶山的诗人们仍然坚守阵地,一如既往地执着于他们的诗歌梦想。
森子说,诗歌就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是构架人的内心与未来世界的一座桥梁,是梦想的一种实现,同时也是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探索。诗歌创作要求诗人必须洞察现实,关注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并做出自己的思考、审视与批评,如此,才能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
汝州诗人李志军认为,诗人以语言接近人类的梦想,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是值得的,“诗是感情、是苦难、是灵魂、是生命,而不是其他,好的诗作应闪耀着思想的光芒,会让人长时间沉思”。
诗人高春林对于诗歌也有自己的见解,他说:“其实正是通过诗歌这种独特的声音,不仅可以反映现实生活,甚至可与未来世界发生关系,诗歌不仅是诗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更是诗人对于艺术之路的艰难探索,由此可以多一些怀疑和批评,对世界和内心多一份反思的力量,从而实现人们的理想之梦,抵达未来。”
对于诗歌,诗人简单有这样的说法:写诗让我有一种审美上的快感,由此带来精神愉悦,“写诗也是生命中一种本质的需求”。
对于这个群体,诗人简单说:“平顶山诗群,是一团精神光焰的聚合,每个人都散发着不同的光芒,他们交汇在一起,形成平顶山诗歌高地的光亮。”
诗人乔光伟早年以矿工诗人身份走上诗坛,最近几年创作进入成熟期,他说:“诗人通过对自身所处当下时代和世界的不懈探究、发现、反思和重新命名,从而实现人类人性和精神世界的纠偏。诗歌的创造是个体的,但价值是普世的。”
鹰城大地是这些诗人的营地,他们从这里出发,一路跋涉。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真实地生活着,依然在梦想创作的道路上默默前行。
3月23日
诗歌文化滋养诗意鹰城
本报记者 王春生/文 禹舸/图
知名诗人艾娜
中国诗歌之城、中国诗歌之乡,这两项殊荣,恰如两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文化厚重的鹰城大地上。
2019年,郏县已成为中国诗歌之乡,如今,汝州又成为中国诗歌之城。至此,鹰城已成为国内仅有的同时拥有此两项称号的诗意之城。
自《诗经》伊始,中国诗歌史灿烂辉煌,在现代诗歌发展已有百年的当下,人们如何能“诗意地栖居”,鹰城大地上独具魅力的诗歌文化现象又有着怎样的传承和发展?
“诗之城乡”闪耀鹰城
“郏县是2019年获得中国诗歌之乡这一称号的,能获得这一称号,与郏县得天独厚的诗歌文化是分不开的。”3月22日,市作家协会诗歌专委会主任、郏县作家协会主席、诗人高春林说。
高春林生活在郏县,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创作诗歌,曾获第三届河南省文学奖、首届奔流文学奖等,至今已公开出版个人诗集七八部之多。他说,郏县三苏文化、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诗歌举世闻名,自2013年起,“中国·三苏诗会”已举办了八届,相继有国内100多位诗人参会,留下诗篇数百首,其中不乏多多、王家新、孙文波、于坚、张曙光、臧棣等众多知名诗人和诗评家、学者,这对于弘扬三苏文化、营造平顶山诗歌文化生态具有深远意义。
“随着三苏文化的声名远播和三苏诗会的连续举办,郏县已成为中国诗歌文化的一个盛地、一个地标,在国内影响深远。”高春林说,不仅如此,郏县的诗歌创作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一些诗人成绩斐然,这些都是郏县在2019年成为中国诗歌之乡的优势所在。
几天前的3月17日,高春林受邀参加汝州市中国诗歌之城授牌仪式,“我们鹰城能同时拥有中国诗歌之城、中国诗歌之乡这两项荣誉,我感到这是诗歌之幸,是平顶山文化之幸。”
诗意鹰城 声名远扬
3月22日上午,平顶山学院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赵焕亭在办公室里撰写一份关于第三届徐玉诺文化学术研讨会的学术成果报告。这次研讨会是3月18日在鲁山一高举行的,“一些新的研究成果令人惊喜。”她说。
赵焕亭是平顶山学院文学院副院长、市徐玉诺文化研究会会长。第三届徐玉诺文化学术研讨会吸引了国内多位文化学者和诗人参加,北京鲁迅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鲁迅研究月刊》主编黄乔生,上海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当代诗歌研究中心主任钱文亮,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李丹梦等在会上发言,“关于徐玉诺诗歌节奏等方面的一些新观点很新颖、很精彩。”
这次研讨会还受到海外学者的关注。美国南密西西比大学美术馆原馆长杨·劳伦斯·西思翎通过连线介绍了英译版徐玉诺《将来之花园》的翻译和出版情况;美国南密西西比大学教授田海燕介绍了自己翻译英文版《将来之花园》导言的体会,称徐玉诺是“中国的兰波”。
在赵焕亭看来,徐玉诺是百年前五四运动及其后中原诗坛的奠基者,“他在当时享有盛誉,是鲁迅、朱自清、茅盾、叶圣陶等文化巨擘心目中‘天才的大诗人’,百年后的今天,他的诗歌所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
参加此次研讨会的海因是从鲁山走出去的我省知名诗人。他说,“徐玉诺的诗歌语言是有疼痛感的,这种疼痛感来自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层体验与承担。今天的读者有一个共识:徐玉诺的诗很好读、很易懂,但很难写出来。在我看来,他把所有能量都集中在诗歌创作上,这就是他的诗歌创作看似简单,其实很难模仿的原因所在。”
海因认为,徐玉诺的诗作归属于中国诗歌史上的经典创造,其文本的当代性呈现,使之对当今读者依然有强大的吸引力,对当代诗人也有借鉴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徐玉诺诗歌的价值和影响会日渐显现出来。”海因说。
正是受到徐玉诺诗歌创作的影响,鲁山的冯新伟、张永伟等人相继走上了诗歌创作之路,其中70后诗人张永伟2021年曾获得第四届江南诗歌奖提名奖。
诗意土壤 文脉赓续
《平顶山文学大系》丛书《古诗词卷》和《诗歌卷》
应国故地,湛阪新城,文脉赓续,延绵不断。
从3000年前的《诗经》,到唐宋诗词,再到近代开创的现代诗歌,鹰城大地诗歌文脉不断,其灿烂的诗歌文化吸引着众多人士不断投身其间,将这一优秀的文脉传承下去。
自1957年建市以来,在几代诗歌创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我市诗歌创作队伍持续壮大,诗歌创作蔚然成风,在省内外产生较大影响,成为我市文学事业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梳理我市诗歌的发展脉络,建构诗歌经典,保持诗歌文化的传承发展,2022年,《平顶山文学大系》丛书应运而生,其中的《诗歌卷》《古诗词卷》汇集了我市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优秀诗歌作品。
高春林在编选《诗歌卷》时,一方面联系诗人征询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的平顶山诗歌稿源,一方面对平顶山市老诗人、甚至是已故诗人的诗作寻找挖掘,力求做到不留遗憾。他说:“确保《诗歌卷》系统地呈现平顶山诗歌脉络,这既是一种传承,又给我们带来了启示。”
诗人森子说:“其中的《诗歌卷》既有老一辈诗人的优秀作品,也有上世纪80年代以来年轻诗人的优秀作品,有作品入选的诗人就达50多位,作品达数百首。”
《诗歌卷》收录作品所涉及的诗人中,50后以前诗人有马长风、时宇枢、席根、高继恒、邓万鹏、苏福根、泉声、康玉春等人;60后诗人有海因、森子、罗羽、冯新伟、南桥琴、李志军、梅花驿、阿依古丽、沙丽娜、张淑玲、蓝蓝、高春林、李人庆、赵洪亮等十多人;70后诗人有张杰、张中民、乔光伟、简单、王国干、张永伟、量山、欧阳关雪、北渡、蒋军辉、小庄、黄晓辉、郑海军、桑地、东伦、王勉、吕征等十多人;80后诗人有李松山、黄小培、程志强、三生石、徐林等。
我市古诗词创作队伍庞大,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优秀作品的就有70多人,其中不乏郑中信、李新立、胡吉祥、刘尊法、胡中伟、韩梅、高国闯、戴大海、徐正国等常年坚持创作的诗词作者。此外,阿卫国、薛海文、张玉亭等多位诗词创作者都有诗词结集出版发行,有的诗词作品多达千余首,出版诗词集三部以上。
近年来,舞钢市诗歌创作呈现良好势头,李松山、量山、东伦、黄小辉等诗人的作品引发诗坛关注,叶县诗人黄小培的多首诗歌作品刊发于《人民日报》《诗刊》等国内知名刊物,我市多位女诗人如吕征、欧阳关雪、王勉、艾雨、小会等的诗作也广受好评。
诗意的土壤孕育诗意的城市。“上世纪80年代以后,在森子、罗羽等青年诗人的影响下,平顶山的优秀诗人成批出现,涌现出大量高质量的诗作,几十年旺盛不衰,形成‘平顶山诗歌现象’,引起文坛关注,值得重视和研究。当前平顶山诗坛百花争艳,呈现蓬勃向上之势;氛围已显,气候渐成,有望结出文学硕果。”市作家协会主席孙希彬说,我市有悠久的诗歌文化历史,多年来诗歌创作水平不断提升,有广度更有高度,目前我市已拥有中国诗歌之乡、中国诗歌之城的荣誉,下一步,我市可结合独有的诗歌旅游资源,推出富有特色的诗歌专线之旅,同时举办高规格的国内、国际诗歌论坛,擦亮中国诗歌之乡、中国诗歌之城这两张城市名片,“相信通过多方努力,我市的诗歌文化事业一定会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评论?今日观察
诗歌也是平顶山的文化软实力
雨来
今年2月,汝州被中国诗歌学会授予“中国诗歌之城”称号,并于3月17日举行了授牌仪式。这是自2019年郏县成为“中国诗歌之乡”后,平顶山又一个将“诗”作为文化符号的行政区域。
诗歌文化在平顶山的厚土上源远流长。《诗经》“国风”里有“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一位在河边怅然不归的思妇形象呼之欲出;唐代汝州诗人刘希夷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写尽人生“时光易逝、旧人不在”的喟叹;宋代诗人梅尧臣在鲁山写下“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让我们对鲁山昔日的生态活力充满遐想……
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因“诗”获得国字号荣誉,不仅是对灿若星河的诗歌历史的景仰,而且是对文脉清晰递进的文化发展逻辑的肯定,当然也有对今天依然活跃在这片土地上的诗人,以自己的创作传承历史、勇负使命的鼓励。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新诗是开路先锋。中国新诗史的重要人物之一、鲁山人徐玉诺的新诗思想微妙,表达如绘画般明白晓畅,在中国古体诗向现代诗的过渡中,留下了我们平顶山人的如椽之笔。今天活跃在平顶山的诗人,不少就受了徐玉诺的影响。令人欣喜的是,平顶山这群当代诗人,创作力非常旺盛,依然在蓬勃成长。
他们写诗也编诗,撰写诗歌评论,探讨诗歌理论,甚至创办诗歌刊物,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诗作,海纳百川。无个性不成诗人,但诗人都有一种讴歌脚下土地的自觉意识。在平顶山诗人群体的创作里,他们写家乡小镇——安乐、安亮、安良,每一个词都是从混沌处上升的光线;他们写这片土地的厚重文化——黄花盛开、草木废墟,所谓的龙山文化、山头张遗址,陷在阴凉的菊花香里;他们写这片土地上的民族英雄——衣冠冢旁有株高挑的桃树,你说这是牛皋出征前的试衣镜,春风阔大,桃花骨折的手腕不许说朝廷和隐痛;他们也写自己的生活——把羊群赶上冈坡,把诗歌留给生活……
他们还以先锋诗著称,不仅关心自己,也关心人类,在平顶山这块土地上仰望星空,将自己对人生、对世界、对未来的思考,以个人叙事融入普世价值。
哪怕再避世的诗人,都有一种不自觉的历史使命。无论几千年前汝水之畔描绘思妇的无名者,还是生活在这片土地沐浴在这片阳光下的历代诗人,还是为中国新诗作出重要贡献的徐玉诺,以及今天依然在这儿创作的诗人,他们都在建筑、传承、发展平顶山文化,才情恣肆,为这块厚重文化锦上添花。
今天,提升地方文化品牌,增强文化软实力已成共识。曲艺、戏曲等在平顶山有着深厚的民众基础,小品、电影这几年也屡有佳绩,而或雅或俗的诗歌创作,不仅以厚重的历史,更以今天依然旺盛的创作力,在努力表现、提升着平顶山的文化软实力。我们期待平顶山诗群成为全国性的文化品牌。
来源:平顶山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