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专业”上热搜:“微专业”究竟是什么?
近日,“西南大学开设公务员专业”话题登热搜,引网友热议,这是一个新的本科专业吗?非也,事实是该校发了一则关于“公务能力与公务员文化素养”的微专业招生简章。
向上滑动阅览
西南大学“公务能力与公务员文化素养”
微专业招生简章
一、专业简介
西南大学“公务能力与公务员文化素养”微专业,系对标公务员和行政事业公务人员公开遴选所需核心知识而建设的应用型专业。该专业整合了历史学、民族学、文学、心理学、社会学、行政管理学等学科、专业的资源,以当代公务人员对理论知识、公务技能、历史文化知识、国际视野、心理健康等核心素养的现实需求为方向,以公务能力与公务员文化素养的提升教育为内容,以促进学生多样化、综合性发展为中心,着力培养人格健全、基础扎实、能力突出、勇于创新的高素质公务人才。该专业采取理论学习与应用实作相结合的模式教学,聘请具有丰富公务经验的老师执教实作,通过公文写作、公务礼仪、行政能力测试与申论训练等课程系统培养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和未来职业生涯的决胜力。
二、培养目标
1、具备“国之大者”的家国情怀和“人民为中心”的服务意识。热爱中华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素养和现代公共意识、公共精神与公共责任。
2、形成以历史学、民族学和行政管理学等跨学科为主体的综合知识体系,深刻认识并形成当代公务人员在文化传承、社会发展、审美创造、价值引领、人际交往方面的综合素养基础。
3、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掌握当代公务处理的技能,具备当代公务员的专业素养基础。
4、具备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持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突发事件应对与处置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能在职业生涯中实现公务行政能力和水平的持续提升。
三、招生对象与招生计划招生
对象:西南大学大二及以上年级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
招生计划:最低开班人数100人,具体招生人数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四、学期与学制
学制:1年
学期:两学期。第一学期开展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包括申论概论、世界文化史、中国文化史、创新哲学导论等课程;第二学期开展素质拓展与能力培养课程教学,包括行政能力测试基础、公文写作、公务交流与表达规范(公务礼仪)、公职人员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维护等课程。
学分:24学分
五、学习证明
学生修满24学分即完成本微专业学习,由学校统一发放微专业学习证明。未能完成微专业修读的本校学生,已修读的微专业课程学分可替代通识选修课学分。微专业不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备注信息,不授予学位。
六、收费标准
微专业按学分收取学费,收费标准按重庆市物价局核定标准执行,80元/学分。学生按学年缴纳微专业学费。学生因各项原因终止或自愿放弃微专业修读,可按未修课程学分所占比例退还学费。
七、课程计划
八、课程简介
九、教学安排
“公务能力与公务员文化素养”专业单独编班,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制教学模式,主要安排在暑假集中授课,部分实作可根据需要,安排在寒假、周末。十、报名方式及选拔要求“公务能力与公务员文化素养”微专业由学生自愿报名选学,历史文化学院择优录取。
很多人没搞懂,“微专业”到底是什么?怎么报?值不值的报?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微专业”,你要了解这些!
1
微专业兴起的背景
近两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今年高校毕业生总量突破1000万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同时,招工难现象依然大量存在。由于一些专业设置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使部分大学生面临专业不对口的问题。
相比较而言,那些掌握现代经济发展所需技能和拥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始终是劳动力市场中的“香饽饽”,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2
什么是微专业?
微专业与面向高考生招生的专业不同,它是近年来各高校正在探索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而言,是在本专业课程学习以外,由学校各院系围绕某个特定学术领域、研究方向或核心素养,提炼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以职业能力和素养培养为导向设置的专业。
它的目的是通过相对系统和迷你精干的课程学习与实践,开阔学生视野,快速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着重解决大学专业设置与新形势新发展下企业用人需求之间的匹配问题。
微专业与面向高考生招生的专业不同,它是近年来各高校正在探索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而言,是在本专业课程学习以外,由学校各院系围绕某个特定学术领域、研究方向或核心素养,提炼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以职业能力和素养培养为导向设置的专业。
它的目的是通过相对系统和迷你精干的课程学习与实践,开阔学生视野,快速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着重解决大学专业设置与新形势新发展下企业用人需求之间的匹配问题。
3
微专业有哪些特点?
结合上文西南大学“公务能力与公务员文化素养”微专业招生简章,咱还可以提炼出微专业有以下这些特点。
就专业设置而言,有以下四个鲜明特点:
跨学科:如“公务能力与公务员文化素养”微专业是以历史学、民族学和行政管理学等跨学科为主体的综合知识体系。
精课程:课程精简,对标的是公务员和行政事业公务人员公开遴选所需核心知识。
高聚焦:聚焦于某一特定领域或专业技能。
小学分:“公务能力与公务员文化素养”微专业学满24个学分即可,有的院校微专业学够12个学分即可。
就招生具体而言,以下这些内容也需关注:
招生对象:一般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通常是大二之后才能选,各校要求不一。
学制:通常为半年或1年,学生修满微专业规定学分即完成本微专业学习,由学校统一发放微专业学习证明,但是不能获得专业学位证书。
收费:微专业按学分收取学费,如“公务能力与公务员文化素养”微专业需修24个学分,按重庆市物价局核定标准执行,80元/学分,该缴1920元学费。
教学方式: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教学时间主要安排在假期(暑假、寒假、周末)。
退出机制:退出的标准各校不同,需要自行了解。
微专业跟辅修有什么区别?
首先,微专业并不等同于辅修。
辅修专业是在主修专业之外,再选择一个专业,学生可以兼修本专业以外的任何一个专业;微专业是在主修专业的基础上,交叉融合多个学科专业的前沿知识和技术。
其次,与常规辅修专业相比,微专业的个性更为鲜明。
更加“迷你”。微专业的核心课程一般在5至10门左右。
更加“高精尖”。这也是微专业最为突出的特色。从诸多高校的探索实践看,学校在设置微专业时一般会选择与科技前沿技术领域相关的专业学科,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连接。
近年多所高校开设“微专业”
近些年,多所高校纷纷开设微专业。
1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开设的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微专业,实行学分制,学生必须修完该专业的4门课程,共计10个学分,目的是助力有志加入国际组织工作的在校大学生在完成自身专业修读的同时,获得具备进入国际组织工作的能力及应聘的基本条件。
2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开设的智能建造微专业,可以让土木建筑类的学生选修自动化、计算机、机械电子等学科知识;而计算机、自动化类的学生,同样可以学习土木工程的建造知识。
3
中国传媒大学
2023年春季学期,中国传媒大学开设了12个微专业,首轮招生共录取校内学生近400名。具体包括:国际传播与全球治理胜任力、计算传播、融媒体影像创作、虚拟空间文化生产与管理、网络与知识产权法、传媒应用英语、创新创业管理、传媒产业投融资、传媒人工智能等。
4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试点微专业,设有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智能医学、创新创业管理等5个方向。
5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开设的17个微专业,更是来自该校10所学院,包括生物微电子、多元智能、智慧交通与智能建设等众多专业。
当前,高校开设的微专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跨学科课程,另一类则是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的微专业。
“微专业”值不值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