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庆茂:你吃的西瓜,可能不长在西瓜根上
2023年4月7日,科普中国·星空讲坛盛典以“科普共创,洞见未来”为主题,邀请院士、专家、科普创作者带来了精彩的主题演讲与圆桌论坛。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尚庆茂带来演讲:《从课堂到讲坛,让知识传向远方》
以下为尚庆茂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是尚庆茂,很高兴又一次在星空讲坛和大家见面。
记得上次来到星空讲坛,星空讲坛节目组希望我能以“现代农业科技如何影响大众生活”这个话题做一个公众演讲。我自己就是一个农业科研工作者,平时我都是躬身大地,盯着我的苗子,不敢仰望星空,认为仰望星空太“高、大、上”,是斯蒂芬·威廉·霍金那样伟大的科学家才有资格,他曾说过:“要记得抬头仰望星空,不要只盯着脚下”。但是抱着好奇、挑战自我的心态,我还是答应了星空讲坛节目组。
答应以后,回来就有一点犹豫了。怎么讲?讲什么?农业很广,我们可以看到种植业和养殖业,在种植业里面有小麦、水稻,有玉米,还有蔬菜、花卉。像我们的蔬菜花卉所,我们经常说“一盘小菜”、“一朵小花”,在养殖业里面,我们有水产养殖业、畜禽养殖业。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从农业科技来分的话,我们现在做的又是一条链,包括生态、生理、生化到基因编辑、遗传改良和新品种培育,很长的链。讲什么?思来想去,最后我觉得还是讲我自己的专业和我热爱的东西比较在行,所以我就选了讲蔬菜的育苗技术,讲讲蔬菜幼苗成长过程中的现代科技。
有了主题,就要给演讲起个好的题目。
起个什么样的题目呢?左思右想,有一次我乘高铁去广东,坐在那儿,高铁在飞驰,窗外掠过一些城镇村庄,我想到我心爱的种苗,我们现代育苗场里有各种各样的温室、塑料大棚,有催芽车间,有机械装备,大量的育苗工作者在里面穿梭往返,井然有序。
我也想到我曾经去云南的苗族看的时候,苗族里面的苗寨那么古老、纯朴,善良的人们在那儿载歌载舞,欢声笑语,我特别喜欢。我想育苗的工场不也是“苗寨”么?最后就定了一个名字叫《蔬菜“苗”寨科技趣谈》,有了题目以后,我就开始构思整个演讲大的框架。
供图:尚庆茂
整个演讲稿的开头,我构思了两个比方,一个是少数民族的“苗寨”,另外一个就是幼儿园,育苗像育人一样,育苗也包含着育人的道路。定下来以后,和我们节目组的同志沟通,大家普遍认为,幼儿园更贴近生活、更容易懂、更形象,所以最后我们把演讲的题目定为《如何培育一批好苗子》。
节目播出以后我还真没想到,农业“土”节目、蔬菜“小”苗子,还得到了大家不少好评,有人说这个节目很有意思,很有趣,好长时间没看到了。
最令我想不到的是收视率达到了 430 万,这是我以前所没有想过的,因为我最多的一次科普,也就是一个直播,50.27 万人次观看,这是我的历史记录,这次打破了这个记录。
其实,课堂授课对我一点都不陌生。因为我 1989 年硕士毕业就留在了山西农业大学从事教学工作,1995 年博士毕业以后,从南京来到北京,在中国农业大学给本科生、硕士生上课,现在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我一直在给研究生上课,前不久还给他们讲了《蔬菜高级栽培生理学》。
同时,我还组织和参与了大量学术交流、技术培训活动。比如我们从 2009 年开始,已经组织了十一届“全国蔬菜规模化高效育苗技术经验交流会”,面向全国行政管理、生产一线、科研教学单位、推广部门,多维度地讲解蔬菜现代育苗技术和种苗方面的知识。
前不久,我和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我爱发明》栏目还录制了一个节目,叫“妙手接苗”,主要讲蔬菜嫁接育苗技术,讲其中的嫁接方法创新、嫁接机械创新、育苗工艺创新,介绍如何通过科技创新,让蔬菜嫁接更轻松、更容易,嫁接苗长得更好。
今天在这儿也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平常所吃到的西瓜、甜瓜、番茄、黄瓜、茄子、辣椒,还有的苦瓜,大多都是嫁接生长出来的,也就是说:西瓜不长在西瓜的根上,而长在南瓜和葫芦的根上,嫁接能够抗病、抗虫、延缓衰老,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产品的质量。
供图:尚庆茂
曾经我也给北京友谊医院的大夫们讲过课,他们看到 PPT 上的图片,说:“尚老师,你怎么跟我们一样”,我说:“你以为呢?我们农业也在进行嫁接,实际上就是你们医院的器官移植,我们的环境也需要很卫生”,因为他们要去援非,希望能在非洲自己种蔬菜,请我给他们普及这方面的知识。
我也经常深入到生产一线、田间地头,走到一些农机的制造车间去答疑解惑。我曾 11 次进藏,今年我们又和西藏合作了一个项目,将要去阿里。我 1998 年第一次进藏的时候,西藏的同志们跟我说,“尚博士,你知道我们西藏春节最好的礼物是什么吗?”我当时不假思索地说:“不就是牦牛肉吗?”同志们就笑了,“不对,是黄瓜和番茄”。
面对产业需求,当时我们就在科技部和西藏自治区科技厅支持下,和西藏武警总队后勤部、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一块,共同试验推广蔬菜的优良品种、节能温室、高效种植技术,才有现在大家看到在春节的时候、在整个冬季的时候,西藏再不缺黄瓜,再不缺番茄了。
西藏甘孜的蔬菜交易站。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同时,我也从实践中、从广大的农民朋友中学到了好多知识,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今天我给大家再分享一个例子,10 年前去吕梁地区扶贫,一个农民给我拿了一个甘薯,甘薯边上有一个伤疤,它凹进去了,上面有很多疤点。农民问我:“尚老师,据说你很牛,你知道这是什么造成的吗?”我当时仔细察看,又有疤点、又有凹陷,这是什么东西造成的呢?小虫子咬不可能咬这么大,要说大虫子咬,甘薯早烂了,我想了半天也不明白是什么东西造成的。
最后,吕梁的农民朋友告诉我,这是地老鼠在甘薯小的时候咬了一口,它结了痂,后来长大了,疤也随着就大了。我在实验室、在办公室永远想不到这样一种危害。
到基层去,到实践中去!农业科研更是如此,我们必须热心农业生产,倾心生产实践,虚心向农民朋友学习,方能有所作为。坐在实验室、坐在办公室,你是看不到问题、也找不到很好的解决办法的。
有一次,一个育苗场的负责人急急忙忙到了我的办公室,我给他倒了一杯茶,他说:“尚老师,我不喝你的水了,你赶快帮我看看,我的苗子为什么出现了畸形苗,关键是这个畸形苗星星点点,毫无规律,不是成片的发生。”我也琢磨不透,我说如果是种子的问题、或者施肥的问题、喷药的问题,应该是成片地发生,为什么是星星点点呢?我立即随他赶回他的苗场,去看是什么问题,最后确定是基质受到了除草剂污染,造成幼苗发育畸形。
草炭是现代育苗基质主要原料。当时我国东北的草炭,从沼泽地挖出来后,堆在露天。为了防止杂草丛生,表面会喷施除草剂,除草剂粘附在草炭表层,混配成育苗基质时,除草剂并不能完全均匀分散到每个基质颗粒,结果就表现出畸形苗零散发生。告诉他们这些道理以后,避免了一连串的纠纷。
这是一个很大的事件,苗不好,农民就要耽误农时,我们的基质供应商,也就是草炭的供应商,要面临巨大的赔偿,所以最后他们跟我说,不学点科技还真不行了。
供图:尚庆茂
在这儿顺便也给大家介绍一下,大家别轻视小小的蔬菜苗子,一个现代化的育苗场,一个批次育苗量可以达到 2000 万株以上。假设一粒种子一毛钱,相当于 200 万铺在那儿了,如果再加上基质成本、肥料成本、人工成本,还有设施的建造成本,大概是 500 万铺在那儿。
不说 500 万的钱铺在那儿,就说如果这个苗子没有了,我们吃什么菜?上海有句话叫“三天不见青,两眼冒金星”,这是不得了的事儿。所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心居民每天蔬菜的优质安全稳定供应,“加快发展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建设”今年还写入了中央的一号文件。
个人认为,无论是学校课堂还是田间课堂,选题个人主观意向性比较大、受众少、传播面比较窄、团队力量体现不够。上次我来到星空讲坛以后,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星空讲坛是团队作战,我们共同选题、共同策划、共同实施,体现的是什么?是集体的智慧、团队的力量,这个不得了!
比如,上一次演讲,我们团队成员告诉我:“老师,你能不能带点实物,现在来的大多数是城市人,都脱离农业了。”我听从了他们的建议,带了大葱种子,带了现代蜂窝状育苗容器,还带了比土壤轻许多的育苗基质,边演讲边展示,大家理解都很深。
另外,还有一个很深的记忆,去年 8 月份是我人生第一次化妆,今天是第二次。星空讲坛有专业的舞台、多元化的渠道,体现的是现代传媒的优势,可以让知识传向远方。
在我看来,星空讲坛过去是一粒良种,在大家培育之下,也就是在所有人的关心之下,已经成为了一株“好苗子”,我们可以共同期待它结出累累硕果。刚才我坐在下面还想到一句话,叫做“星空讲坛,科普无限,让知识传向远方”,谢谢大家!
原标题:《尚庆茂:你吃的西瓜,可能不长在西瓜根上》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