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招人又拓城,“慢半拍”的快手本地生活还有机会吗?

  慢半拍的快手总算要 " 大刀阔斧 " 地进军本地生活领域了。

  最近,快手加速推进了在上海、哈尔滨、青岛等地的本地生活布局,并上线官方本地生活小程序,内测全新的交易链路,还引入了餐饮、茶饮等品牌。

  而在具体业务方面,快手近期也开始大肆招人拓城,与如今互联网公司普遍压缩 HC 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

  谈及选择城市的原因,快手内部人士在接受科技媒体 " 虎嗅 " 采访时表示:" 尽可能保证跑通的单城具有可复制性,上海是典型一线城市代表,哈尔滨是快手高渗透的网红城市,作为试点城市也有 DAU 优势。"

  对于快手而言,本地生活始终是一块放不下的蛋糕。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为 19.5 万亿元,但渗透率仅有 12.7%。报告还指出,2025 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的市场规模将会增长至 35.3 万亿元,本地生活的规模和增速可见一斑。

  更何况抖音近年来频频在本地生活发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比之下,同为短视频入口级平台的快手早已按捺不住。如今,快手终于加大力度发展本地生活,又能否追赶上一路高歌猛进的抖音?

  快手 " 放不下 " 本地生活

  快手对于本地生活的布局最早可追溯至 2019 年。彼时,快手刚刚升级商家号并开始探索本地生活业务,但那段时间仅仅是起步阶段,直到 2020 年 7 月才正式上线本地生活的入口,但也仅仅局限于在一二线城市进行内测。

  2021 年,快手上线同城团购功能,并在微信上线小程序 " 吃喝玩乐在快手 ",但快手对于本地生活的布局一直相当佛系,最高调的一次还是和美团联手。

  2021 年 12 月 27 日,美团为了弥补自身短视频的短板,与快手达成了战略互联互通合作,美团还对外宣称:" 将给予快手开放平台,打通内容场景营销、在线交易及线下履约服务能力,共同为用户创造一站式完整消费链路。" 而后,快手正式上线美团小程序,餐饮类商家率先入驻,快手也为美团商家提供了套餐、代金券的扶持,并帮助商家完善线上交易和售后服务。

  从利益共同体的角度上看,美团和快手合作是一次双赢举措,毕竟快手在本地生活领域需要美团提供商家,而美团也需要快手的流量助力。

  另一方面,由于快手的本地生活业务刚刚起步,运营体系不够成熟,而且尚未过多占领用户心智、入局商家较少,美团恰恰能为快手补上这块短板。

  但颇为遗憾的是,此次双方联手着实有点雷声大、雨点小,快手的本地生活依然处于佛系状态,美团也未能把短视频做大做强。

  为了加速扩张本地生活,快手在去年 10 月把本地生活业务升级为单独事业部,并上线了大量与本地生活相关的招聘岗位,具体业务涉及到快手的北区、东区、西南区和南区。

  如今,快手本地生活已经开始测试自有的交易链路,用户购买商品无需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快手 CEO 程一笑在 3 月 29 日财报电话会上发言表示,快手本地生活正在逐步完成团队搭建,打法策略同样会根据本地用户消费习惯日趋完善,并通过短视频、直播引导消费者进行线上团券、线下消费。

  的确,在此之前快手的团购商品主要依靠美团等第三方平台完成交易,但现在有了官方链路后,用户购买团购商品时,无需跳转第三方商家小程序就可以完成交易,并且商品的评价也会留存在快手自身体系当中。

  而在快手目前上线的大部分团购商品中," 快手补贴 " 字样赫然在目,不少商品在平台补贴后价格比其他平台更低。

  据媒体 " 电商报 Pro" 报道,石家庄的 " 天空之城 " 游乐场门票为例,官方售价 48 元,在美团和快手的团购价格都为 30 元。在补贴之后,快手也会联合达人拍摄探店短视频、做现场直播,以此来拉动用户下单。

  图源:字母榜

  从价格补贴到达人运营再到组织扩张,种种迹象表明,如今补全自身交易链路的快手无疑对本地生活下了 " 重注 "。

  本地生活迎来 " 三国杀 "?

  随着互联网红利见顶,快手亟需开辟出全新的增长曲线,挖掘新的盈利点。

  根据快手财报,2022 年全年,快手营收 942 亿元,同比增长 16.2%;全年调整后净亏损 57.5 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快手国内业务在经营层面扭亏为盈,经营利润达 1.92 亿元。2021 年,快手国内业务经营亏损为 86.8 亿元。

  在日活跃用户方面,快手今年共有 3.662 亿日活用户,去年为 3.233 亿,同比增长 13.3%,每位日活跃用户日均使用时长为 133.9 分钟,较去年同期的 118.9 分钟增长 12.6%。

  虽说快手的日活用户数量的增长和用户停留时长与日俱增,但在本地生活领域,慢了几拍的快手俨然处在强敌环伺的竞争状态当中。

  作为本地生活领域的头号玩家,美团的江湖地位早已根深蒂固,在构成用户体验最重要的配送方面,美团还通过时间的积累打下了坚实的壁垒。根据美团财报,2021 年,美团共有 527 万骑手,骑手配送成本 682 亿元,占外卖收入的比例为 71%。

  美团 CEO 王兴在财报会议上曾经点评过短视频平台和美团的本地生活差异,他一针见血地指出:" 短视频平台在本地服务方面取得快速的增长,但是他们的销售额同美团的销售额没有可比度,我们的服务基于店家和搜索结果,能满足消费者最为直接的需求,也能满足店家稳定的日常运营需求。"

  这一点从美团和抖音本地生活创造的 GMV 就能看出,据交银国际发布的研报数据显示,美团到店业务 2022 年 GMV 约 2360 亿元。而抖音本地生活 2022 年订下的全年 GMV 是 500 亿元,虽说有媒体报道其部分月份 GMV 突破了百亿,但与美团尚有一段距离。

  而美团的外卖业务虽然更稳定,在用户侧占据更多心智,但其不具备抖音的内容和流量优势。因此,在如今抖音低价补贴叠加达人内容营销的策略下,美团的份额正在不断被蚕食。据《晚点 LatePost》报道,去年下半年时,一位投资人士观察到,越来越多商家开始将营销预算从美团身上分拨出来,转移到短视频平台。

  至于现在才入局的新手玩家快手,追赶美团、抖音两家的路途似乎略显遥远,其在本地生活面临的挑战不言而喻。一方面,其需要建立完善的地推能力与商家管理能力,这对于快手而言是新的能力领域。另一方面,其在配送链路方面的合作伙伴至今未定,完全依靠第三方平台长远来看不利于本地生活业务的优化运营。

  因此,快手除了在销售出口端发力外,其在幕后的运营支撑端面临着过去从未遇到的新挑战,而自身组织能力是否能打成为了其中关键。

  慢半拍的快手还有机会吗?

  在上个月底的财报电话会上,快手 CEO 程一笑向外界透露了本地生活业务现阶段的主要工作。

  第一,内部完成团队搭建,逐步完善成熟策略打法。通过综合评估在流量、内容供给等方面的优势,结合本地用户消费习惯以及商品供给资源,选择核心城市作为 MVP 并跑通验证。

  第二,供给端主要以服务商、第三方平台合作为主,通过少量直营 BD 给服务商提供样板,持续丰富供给利用海量达人资源,以到店餐饮业务为主,培养用户心智,并逐步渗透到其他类目。同时针对各消费场景,详细评估消费者的各项需求,丰富产品功能。

  图源:快手截图

  于快手而言,如今的流量和现金扶持的确能帮商家从快手的用户池中打捞出更多本地生活业务的目标用户,但此举并非长期有效,在刚刚扭亏为盈之后,快手需要评估自身在新业务方面的投入成本产出比,以此来平衡外界对其盈利能力的看法。

  而快手的机遇在于它与抖音的用户群体有差异,在中国广袤的三四线以下城市中,本地生活领域尚存在未被充分满足的市场,客单价更低的小吃快餐品类、平价自助等有望成为快手重点深耕的市场。

  因此,差异化竞争策略是后入局者的最佳选择,围绕 " 老铁 " 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快手可以凭借自己下沉市场的优势,趁机打入抖音、美团还没渗透很深的市场,先占据用户心智。

  此外,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曾在接受 " 燃财经 " 采访时点出抖音外卖业务最重要的问题,其表示并不是价格和配送成本高,而是如何完善服务体系,保证产品品质,从而提升粉丝黏性。

  对于快手而言同样如此,其对于线下运营的把控能力需要被证明。从供给到履约,本地生活是一个庞杂的服务系统,快手尚未证明自己拥有一套线下毛细血管式服务网络和运营能力。

  总结而言,在本地生活进入 " 三国杀 " 的时代,快手要走的路不可谓不险,但其在特定领域也具备着无法替代的优势。或许,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将帮助快手在激烈的红海竞争中 " 杀 " 出一条路来。

  ▽ ▽ ▽

  你如何看本地生活市场的发展?

  关于内容行业的疑问和看法

  欢迎留言

  我们共同聚焦新媒体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