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镜头阅读古诗词中的秦皇岛

  原标题:他用镜头阅读古诗词中的秦皇岛

  他用镜头阅读古诗词中的秦皇岛

  “那是腊月的一个黄昏,雪花夹杂着雨水从天下第一关城楼上方的天空落下,脑海中想着戚继光所作《镇东楼》的诗句,用慢门拍到那一刻,我长出了一口气:‘就是这意境!’”

  摄影师肖吉地翻开新近出版的《古风——秦皇岛古诗词摄影》画册中的一页,向记者讲述他拍摄时的情景。

  这本画册从立意谋划到付梓出版,用了近10年时间。“选择这个题材源于我的一个心结。说起河北秦皇岛,人们多是赞美风光隽秀,宜居宜游,很少提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肖吉地坦言:“当时我刚获中国摄影金像奖不久,就想用摄影这个媒介,为家乡文化建设做点儿什么。”

  于是,肖吉地到图书馆、档案馆收集查阅相关资料,向业内人士请教,在网上查询。他沿着诗人们走过的足迹,登长城、越村庄、穿河谷、赴海岸,寻找澄海楼、海神庙等等原址拍摄。

  肖吉地指着依据清代康熙诗作《长城》拍摄的作品对记者说:“这张是在山海关三道关拍的倒挂长城,我足足去了20多次。一天清晨才遇到海边涌来云团,符合诗中‘长城尽处海山奇’的意境。影集中绝大多数是在极端气候下拍摄的。”揣摩纳兰性德《长相思》词意,肖吉地娴熟地运用了慢门技巧,定格山体、灯光、弯月,拍出了凭肉眼无法欣赏到的景象。

  为什么此系列全部采用黑白摄影?肖吉地说:“自古便有知白守黑的说法,水墨画与书法的黑白相用,贯穿在古人的审美观中。黑白摄影更符合古诗词氛围。”

  肖吉地出生于1950年,自20世纪70年代起便与摄影结下不解之缘,他的作品曾获中国摄影金像奖、中国摄影金路奖、河北省文艺振兴奖等。《古风——秦皇岛古诗词摄影》是他“故乡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秦皇岛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于文江在读了这本摄影集后说:“肖吉地先生的故乡,是最好时代下的故乡,他用历史的思辨来赞美,唤起我们的珍惜和热爱。”

  

  肖吉地根据汉代曹操诗作《观沧海》意境拍摄的作品,拍摄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

  《观沧海》

  汉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肖吉地根据明代戚继光诗作《镇东楼》意境拍摄的作品,拍摄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天下第一关。

  《镇东楼》

  明 戚继光

  楼前风物隔辽西,日暮凭栏望欲迷。

  禹贡万年归紫极,秦城千里静雕题。

  蓬瀛只在沧波外,宫殿遥瞻北斗齐。

  为问青牛能复度?愿从仙吏换刀圭。

  

  肖吉地根据清代纳兰性德词作《长相思·山一程》意境拍摄的作品,拍摄于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祖山。

  《长相思·山一程》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肖吉地根据清代康熙诗作《长城》意境拍摄的作品,拍摄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三道关。

  《长城》

  清 康熙

  长城尽处海山奇,守险无劳百万师。

  寰宇苍生归历数,当年指顾定鸿基。

  

  肖吉地根据明代朱堙诗作《题长城》意境拍摄的作品,拍摄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板厂峪村。

  《题长城》

  明 朱堙

  一带蜿蜒绕北平,堑山堙谷类天成。

  城边尚有秦人骨,涧下犹闻汉水声。

  西尽云中横大漠,东连辽海卫神京。

  于今塞上无烽火,饮马胡儿不敢行。

  记者:吕红梅

  编辑:李志财

  责编:刘福庆

  监审:王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