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观澜小学:观澜的样子
学校有个响亮的品牌“澜星”——务实践微,凝聚成澜;追求卓越,荟萃明星!观澜的老师们一路耕耘、一路追“星”,初次踏上三尺讲台的见习教师们也想在教育的道路上成为那颗最闪亮的“星”,为此,观澜见习基地举行了首届“星”之梦演讲比赛。本次演讲的主题为“观澜的样子”,见习教师们通过访谈·追忆·握手寻找心目中观澜的样子,讲述自己追“星”的教育梦。
从3月初开始,学校便制定活动方案,成立比赛评审小组,由观澜小学校长金维萍担任组长,对所有参与比赛的见习教师进行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
前期准备中,见习教师们在项目组的组织下分阶段开展各项活动。首先分组阅读了《观澜人文》书籍,在阅读中感受着百年观澜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
3月16日,基地组织开展了“师者匠心爱观澜”专题讲座,聆听观澜前辈与观澜的故事,从他们身上感悟“为师之道”。
紧接着,学员们三人一组,在校园里开启了采访活动,寻找身边的“最美”观澜人。
4月11日、13日下午,首届“星”之梦演讲比赛正式拉开序幕!比赛按照校区分两场进行。
比赛有何看点?且看我们的两“全”“齐”美
两“全”
全员参与——“让每个孩子站在舞台中央”是观澜的办学理念,“让每位老师都成为舞台的主角”更是观澜教师团队文化建设的初衷。35位见习教师,人人是主角,个个展现自己的风采,如一颗颗冉冉升起的新“星”,颗颗闪亮。
全程脱稿——见习教师们有的回顾了记忆中的恩师,有的历数了教育教学中的酸甜苦辣,有的展望了自己无悔耕耘的教师生活。5分钟的演讲,全程脱稿完成,气场全开。
“齐”美
虽然比赛按校区分两场,但两场比赛场场精彩,各具特色,各显其美。35位见习教师用朴实的语言讲述自己眼中的观澜:时而如涓涓细流,听来亲切感人;时而激情四溢,叫人热血沸腾;时而温婉动人,让人有感而发。
在见习教师眼中,观澜的样子,是这样的——
校园的美
走在观澜的校园,一步一景一画卷。新川校区古朴雅致,古城墙、林钧故居、留晖廊……都在静静诉说着百年观澜那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
来到川周校区,观澜学子在启梦广场开启童心梦,在动力方、奕空间释放无限动力,凌霄花绽放下的凌云廊更是展现着观澜师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的凌云之志……
观澜的样子浸润在历史文化中——
观澜小学创建于1834年,是浦东历史最悠久的小学。是什么支持着学校从曲折复杂的办学历程中一路走来,并不断创造着新的辉煌业绩?是学校特有的历史文化!“求真、求是、守信、踏实”的观澜精神,指引着一代又一代观澜人前进。“做真人·办实事,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每一位观澜人对初心的最好诠释与践行。
观澜的样子体现在高尚师德中——
教室里,老师们呈现着精彩的课堂,带领孩子们遨游知识的海洋。她们真诚爱护每一个学生,用赤诚与坚持引导、呵护学生崇德向善向学路。
办公室里,有时静悄悄的,只听见落笔批改作业的“唰唰”声。有时,又热闹非凡,关于教学的讨论正在上演。灵感的产出,思想的碰撞,意犹未尽......
中午,本可以午休的老师们都会在教室那方小小的天地抓紧时间给孩子们查缺补漏。
教学活动中,不乏老师们积极参与的身影。备课、磨课活动,老师们展示着观澜教师坚实的教学功底与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观澜的样子是——
青年教师奋进、激昂,播撒大爱。观澜的青年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他们不仅把爱播撒在学校,更走出校园,奉献社会。极具特色的“大墙志愿者”活动,是一代又一代的观澜青年用青春与汗水奋斗出来的品牌。敢为人先,勇于担当,这就是观澜的样子。
年长教师孜孜不倦,爱护后辈。观澜的前辈们为青年教师的成长保驾护航,像家长一样呵护着我们。导师们更是将专业知识倾囊相授,指导我们见习教师如何呈现出精彩的课堂、如何更好地和孩子们相处。以德而耕,如琢如磨,这就是观澜的样子。
兴趣广会生活爱工作——是观澜人的样子
兴趣广,观澜的老师们常常用镜头定格校园中最美的瞬间,记录生活中的美好;会生活,一路走来正是因为有了伙伴才不孤单;更爱三尺讲台,观澜的老师静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动能点石成金琢璞成器。这——便是观澜人的样子。
观澜的样子是多变的,但不变的是那种精神、那份传承,那份始终如一的优秀品质,那颗追求极致的心……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教育最好的模样!观澜,对于每一位见习教师而言,为陪伴,为教导,为榜样。
愿每一位见习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步一个脚印,追随着观澜、追随着前辈的步伐,一路前行,一路追光。
愿为清风沐桃李,
甘做烛光亮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