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它:中医统考《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真题

  2 根据五行,符合抑强扶弱原则的治法是 ( )

  A.温肾健脾

  B.滋肾养肝

  C.泻心清肝

  D.疏肝健脾

  [答案]D

  (解析] 疏肝健脾法又称抑木扶土法,是运用疏肝健脾或平肝和胃以治疗肝脾不和或肝气犯胃病证的治法,适用于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之证,符合抑强扶弱原则。

  3 男子五八的表现 ( )。

  A.筋骨隆盛

  B.发堕齿搞

  C.天类竭

  D.面焦

  [答案] B

  [解析]《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述了肾气由稚嫩到充盛,由充盛到衰少,继而耗竭的演变过程:“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类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类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4 三焦是 ( )。

  A.受盛之官

  B.传馨笠捕膘敞耙寒常之官

  C.决渎之官

  D.州都之官

  [答案]C

  [解析]《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是全身津液上下输布运行的通道。全身津液的输布和排泄,是在肺、脾、肾等脏腑的协同作用下完成的,但必须以三焦为通道。

  5 家不可发汗的理论依据是 ( )。

  A.气能生津

  B.津能载气

  C.精血同源

  D.津血同源

  [答案] D

  [解析] 津血同源是指血和津液皆为液态物质,与气相对而言,皆属于阴,均由水谷精微所化生同具营养和滋润的功能,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血液由营气和津液构成。血行脉中,血中之津液可渗出脉外而为脉外之津液。若失血过多,脉中血少,脉外津液进入脉中以维持血量,可引起脉外津液不足。因此,对于失血者应慎用发汗等方法治疗,以防进一步耗伤津液.即“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

  

  一场疫情,让大家对中医有了新的认识。中医在应对当代面临的严重健康挑战中也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报考中医方向硕士是个明知的选择。

  备考复习攻略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可能我们从小到大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中医的知识,所以再结合指定书目将本科目知识点系统的串起来,感觉还是可以拿下的。

  1、注重基础知识

  先参考自己所报考院校上一年的考试大纲指定书目准备复习资料,包括书本、笔记等。首轮复习要注意复习的广度。将书本、笔记的内容都读通读懂。具体复习的时候,可以跟着作者的思路走,根据章节来,因为书本都是比较系统行的,比较容易理解。都复习一遍后,找出各章节之间的连接点,列出知识体系图。为下一步的系统强化打下基础。

  2、知识系统强化

  基于首轮复习的结果,结合课后习题和历年考研真题,列出本科目的重点和难点,对于重难点知识再次强化记忆。对于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可以变成顺口溜或者儿歌之类来帮助记忆,不断为自己首轮复习头脑中形成的知识体系添加枝叶,强化枝干。要求自己做到做到重点知识题目熟练,难点知识题目会做。

  3、注意劳逸结合

  据了解,大部分考生是留出一年的时间来备考的,要在这一年的时间里面持续保持紧张的状态来复习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建议大家劳逸结合。运动是最便宜的聪明药,大家可以通过运动或者自己的兴趣爱好来放松,让自己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

  想要上岸,

  就不要受外界影响

  要保持自己的节奏,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让我们顶峰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