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丨科学实验主题活动方案
—— 用身边的物品探索科学的奥秘 ——
知节日
ZHI JIE RI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国际示威游行日”(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May Day),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
1889年7月,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会议通过决议,规定1890年5月1日国际劳动者举行游行,并决定把5月1日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作出决定,将5月1日确定为劳动节。1989年后,国务院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每次表彰3000人左右。
劳动节的历史
为什么要把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呢?这还得从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工人运动说起。
当时,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国家为了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不断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
1877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罢工开始了。工人阶级走向街头游行示威,向政府提出改善劳动与生活条件,要求缩短工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罢工不久,队伍日渐扩大,工会会员人数激增,各地工人也纷纷参加罢工运动。
1884年10月,美国和加拿大的八个国际性和全国性工人团体,在美国芝加哥举行一个集会,决定于1886年5月1日举行总罢工,迫使资本家实施八小时工作制。这一天终于来到了。5月1日,美国2万多个企业的35万工人停工上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各种肤色,各个工种的工人一齐进行。仅芝加哥一个城市,就有4.5万名工人涌上街头。这下,美国的主要工业部门处于瘫痪状态,火车变成了僵蛇,商店更是鸦雀无声,所有的仓库也都关门并贴上封条。
5月3日,芝加哥政府当局终于撕下了“民主”的假面具,用暴力镇压工人。他们组织罢工破坏者在警察的保护下混进工人的罢工队伍,故意制造混乱,以此为借口,当场开枪打死六个工人。这一暴行激起了全市工人的极大愤慨,他们决心为死难的工人兄弟们报仇!
为纪念美国工人1886年5月1日的罢工运动,把这一天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在以后的每年5月1日,各国的都举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以争取自身的权利。
庆节日 --《拉不开的书》
QING JIE RI
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却蕴藏着大大的科学原理。今天,黄老师就用身边常见的物品,带你领悟小实验中的大智慧。
老师身边有不少平时锻炼很多、力气很大的朋友,虽然这些人能轻松扛大米、举哑铃,但是面对老师出的一个难题,他们这些“大力士”也没辙,如果你想解开这个谜,那快找两本书,跟我来吧!
PART
01
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两本书、两个衣架、一桶水
PART
02
实验目标
科学知识:
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有关。
科学技能:
通过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有关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归纳的能力。
科学态度:
能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乐于尝试利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探究乐趣。
跨学科内容:
科学(S):摩擦力以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技术(T):制作拉不开的书
工程(E):用拉不开的书提水
数学(M):摩擦力的大小
PART
03
原理探究
物体接触并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就会产生摩擦力。两张纸叠在一起也有摩擦力,但不足以使我们察觉,而随着纸张数目的增加,纸之间的摩擦力也就越大,并超出我们的拉力,所以我们怎么也拉不开这两本书。
PART
04
亲子互动
科普百遍,不如动手实验一遍。有趣有味又涨知识的科学小实验,爸爸妈妈一起陪伴孩子赶紧动手,开始科学探究吧。
PART
05
摩擦力的力量
链小熊 --《摩擦力》
LIAN XIAO XIONG
今天小朋友们做了一个“拉不开的书”的小实验,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小熊欧迪、小熊妹妹朱迪和小松鼠悠悠在滑冰场发生的故事吧。
PART
01
原理视频
PART
02
操作视频
科学探究,守护孩子的好奇心
400-892-0731 0731-89791307
微 信 咨 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