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600光年外星系中,科学家发现棉花糖状行星,密度是木星1%

  2600光年外星系,科学家发现一颗棉花糖状行星,密度为木星的1%行星分为三类,岩石行星、气态行星和矮行星,岩石行星有地球、金星、水星和火星,气态行星有土星和木星,冰巨行星有海王星和天王星,矮行星有冥王星和谷神星。但天文学家刚刚仔细观察了一颗看起来像棉花糖的迷人行星。

  

  迄今为止,在我们发现的所有系外行星中,只有少数(不到15颗)看起来像“棉花糖”。现在,科学家们在2600光年外的恒星系统中发现了三颗年轻的行星。它们几乎和木星一样大,但质量不到木星的百分之一,这意味着它们的密度极低。这些是有记录以来体积最大的行星,密度低于每立方厘米0.1克。发现它的科学家把它比作棉花糖。

  

  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UCBoulder)的系外行星科学家Thompson表示,这是系外行星的一个极端例子,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与太阳系截然不同的世界的机会。据了解,这三颗行星是在2012年被发现的,它们围绕着一颗名为开普勒51的恒星运行,但直到2014年才发现它们奇异的低密度。现在,天文学家通过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揭示了这颗行星的内部情况。气氛。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使用凌日法定位系外行星。当一颗行星经过望远镜和恒星之间时,恒星的光线会变暗。这称为过境。围绕系外行星运行的另一件令人敬畏的事情是,当它们使恒星的光线变暗时,其中一些光线会被系外行星的大气层过滤掉。因此,当行星凌日和不凌日时,您可以查看来自恒星的电磁波长光谱。

  

  研究小组发现,地球上的棉花糖形状实际上是大气层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泄漏到太空中,看起来像棉花糖。科学家推测,棉花糖状态可能只是年轻行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临时阶段,最终的行星可能更令人向往。事实上,太阳系中的行星也曾出现过棉花糖状态,比如土星的卫星土卫六,就出现过类似的甲烷层。研究结果发表在《天文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