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田头炊烟处银龄普法“巧解结”
“之前已经订好的价,单子也开过了,为啥说话不算数?”“预定时你家的菜没虫害,现在长虫的菜这么多,如果照之前的价我们就亏大了……”玉溪市通海县高大乡代办姑娘村的田头,菜农和菜商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双方声音越来越高,情绪越来越激动,围观起哄的群众越聚越多。正在这时,人群中一个年轻人大声叫道:“白老师来了,白老师来了!”只见一银发老人气喘吁吁地向人群跑来,在场的人目光同时看向来人,争吵的双方也突然停了下来,似乎都认定普法队的白老师一来,这事就能解决了。
今年年初,5名民族退休法官、教师组成了山区代办村傣族、彝族普法调解队,退休党员白正璘、陶应才曾任通海县离退休干部党工委高大退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是村寨里的乡贤,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望。普法调解队在高大派出所的支持下,以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为抓手,分别深入各自然村组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向村民宣讲民法典及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常识,讲家风家教、生态文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宣讲,推动公序良俗和好家风促民风促和谐。
“普法队除了在村党总支、支部讲之外,还到家里讲、去田里讲,解决家庭矛盾时还用傣语、彝族语跟老人讲,使我们认识到法律知识的重要性,法律意识提高了,我们就知道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就像今日在田里发生的纠纷,白老师一来就解决了。”村民普晓华说。
“组建傣彝普法调解队,是高大乡创新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傣彝普法调解队,主要承担辖区内的家风、村风、民风建设,普法宣传和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并将日常工作与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取得良好的效果。”高大乡副乡长、派出所所长张海说。
为保证普法调解工作深入开展,普法调解队通过划分责任区,采取集中宣讲和入户宣讲,不仅在村党总支、支部中讲,还以围炉普法、篝火晚会等形式讲,将法律知识用通俗易懂的民族语言宣传到每家每户。从年初至今共开展走村入户100余次,开展普法宣传30余场,有效将各种矛盾纠纷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彰显了退休不褪色、余热再生辉的老党员本色。
玉溪市老干部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