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教育专业也存在“潜规则”,考生需了解,过来人:实话实说!
很多学生和父母在选择志愿时,都会事先搜集有关各个学校、各个专业的信息,以便在高考时选择合适的志愿。
正所谓,有了足够的信心,就能在报名的时候,准确的判断出自己的位置,从而更好的做出决定。甚至有可能被自己梦寐以求的学校录取。
现在的教育事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许多人都希望能够成为一名老师。
有教师梦的学生,往往在毕业后,就会成功地当上一名受人尊敬的教师。在学校里,用自己的专长,完成自己的事业,这是一件多么令人羡慕的事情。
不过,从最近几年的考试来看,想要成为老师的人,越来越多了。相比于其他的行业,老师有着许多的优点,比如受人尊敬,有固定的收入,有固定的发展方向等等,这些都是不变的。所以,报考师范生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
哪种类型的同学最适宜报考师范生?
老师是一个让人梦寐以求的职业,但梦寐以求的职业,并不一定就是最好的职业。
任何一个职业,都会有自己的规则和限制,只有符合规则和限制的人,才能在这个职业中站稳脚跟。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的找到自己的位置,将自己的潜能完全激发出来。
有报考师范专业意愿的考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该专业。
第一:对自己的职业有很强的兴趣。
在高考成绩公布的时候,有不少学生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师范学校或者是主修了,那么就应该首先考虑一下,自己是否能够在未来的学业和未来的生活中,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产生一种热爱。
若不能,则无法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对学生的关爱。因为教师的工作,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所以经常会出现一些顽皮的孩子,教师不喜欢他们,就没有时间去教育他们。
每一个孩子,都像是一棵正在发芽的小树,作为父母,他们都希望自己的老师,能够帮助他们,为他们打理自己的生活。也只有那些对小树苗有好感的导师,会不厌其烦地将它们打理得井井有条,让它们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没有兴趣的话,也做不了多久,而想要养家糊口,想要挣钱的话,还是别做老师比较好,太不合适了。
第二:教师要有一颗高尚的心。
想要成为一名老师,必须要经过一系列的考核,才能获得教学的资格。一个老师,除了要有教书育人的本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高尚的品德。平时老师要做好心理准备,注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而且,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还需要不断的自我学习和提高,只有这样,在以后的教育生活中,思想才能跟得上时代,对学生进行足够的引导。
第三,能够在演说员岗位上工作很长时间。
大多数的教师工作在第一线,也就是要带学生,而老师的课堂通常是在课堂的舞台上,一旦决定成为一名教师,那么很有可能一辈子都会在课堂上。
不过在老师的前途上,似乎也有一个上限。因此,想要升官发财的人,是不合适的。所以在选择演示专业时一定要清楚。
老师这个职业,有一些不成文的规矩,我们要事先知道。
许多学生都认为自己的分数足够高,所以他们选择了报考师范院校和专业,这样在毕业以后,他们就可以安安静静地去做一名好老师,但实际上,他们并不是这样。在他们想要成为一名老师,他们不仅要提高自己所要拥有的教育技能,还要去竞争拥有一份教师资格。
规定一:老师不仅要有老师资格证书,还要通过统一考试
要成为一位教师,教师资格证书是必不可少的一块踏脚石。对师范生来说,只要通过了教育学、心理学的考试,并且成功地取得了普通话、微格教学等,就能把老师的资格证拿到手里了。
而现在,随着教学制度的不断改进,教师资格证书也要经过国家统一考试,才能获得。而报考教师资格证书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只要是不是普通的教师,都可以报考。
所以报名的人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就算是普通的师范学生,也要花很多的时间和努力,才能拿到教师资格证书。
但是,教师资格证并没有实行终身制度,拿到以后还要进行年审,通常是5年一次。
第二条:获得教师资格后,仍需进行一次考试
很多学生都认为,如果自己选的是师范生,那么自己以后肯定会成为一名教师,如果自己选的是师范生,那么自己以后肯定会成为一名教师,成为一名正式教师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但事实并非如此。有了老师资格证书,再去考试编制。除了有特殊的才能之外,还要通过统一的老师考试,优秀者将会成功进入编校。
写在最后的:就算你考上了师大或者是这个专业,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你也要继续努力,要把当一名老师当成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这样你就可以成功地进入到一名教师的队伍中。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