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文史资料选第4辑 历史上玉溪著名风味小吃(部分)

  玉溪市文史资料选第4辑

  历史上玉溪著名风味小吃(部分)

  作者:冯则恭

  1、万家柱卖的汤锅壮羊肉

  万家柱是玉溪市春和镇万井村人,三十年代至解放初,经营羊肉馆,坐落在南门街水井斜对门。他自养壮羊两窝,每窝百支,在万井老家放养,一窝在城里。

  每日宰杀二至三支,去毛洗净,清水漂。晚饭后将漂好之羊肉装入铁锅,用半截无底瓦缸盖在铁锅上,结合部用泥糊紧,使之不透气,一次加足疙瘩柴(树根),煮至将近午夜肉快离骨时,每锅加白酒约半市斤,加酒后,余火煮至天亮火落,将羊肉捞出去骨切片,待

  锅里汤烧涨时,开门出售,以卖碗数为多(以碗为单位)。

  佐料:花椒面、葱花、姜末、糊辣椒面。特点:肉(火巴)、汤烫、味鲜、无腥,老少咸宜。

  如果冬天早上,买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店门口再买上两块烧饵块,擘成小块放入羊肉汤中,加点糊辣椒面,乘热吃下,顿时会周身冒汗,温暖舒适感骤然大增。

  2、杨才科的酸汤米线

  风味独特的玉溪酸汤米线,以味美闻名全省,到过玉溪的人,不品一下酸汤米线的味道,的确会使你后悔莫及。

  杨才科的酸汤米线,是解放前玉溪州城众多米线摊点中最负盛名的,那时他在香鼓楼下边(今新兴路北门街口)摆摊。他选用玉溪大白米(老品种)作原料,自榨自销,米线细白,柔软而不烂。

  盛好一碗米线,先放入韭菜,盖上一片四指见方、约一厘米厚的豌豆凉粉,依次放入甜子(自制酸醋)、酱油、芝麻酱(自制)、香椿水、盐水等佐料,最后浇上一勺清亮、鲜红带有两三点小油渣的油辣椒。当米线送到你面前时,浓郁的香味扑鼻,使你胃口大开。碗里雪白的米线,金黄色的凉粉、翠绿的韭菜、乌黑的酱油和鲜红的油辣椒(当天制作当天使用,故而辣油香味浓郁),五色焕然,整碗米线艳丽悦目,吃起来凉爽、清香、味美、舒适可口。一到夏天,食客络绎不绝,一些昆明老食客得便时,开着小汽车前来品尝,吃后还要带上几碗,回昆明赠送亲友。玉溪农村人民有一种说法:来赶州城街,不吃碗杨才科的酸汤米线,等于没上街。

  杨才科卖米线讲卫生,价格公道,薄利多销,米线日销量约200至250市斤.

  3、张天师的卤饵块

  玉溪首创的卤饵块,看上去油晶晶,吃起来香喷喷,由于卤汁紧裹,油而不腻,绵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人们的欢迎。

  解放前,北城高鼓楼下边有一小食店,专卖小锅米线和饵块,兼营卤菜,那就是“张天师”(张文才)开设的,提起张天师,连昆明的一些老食客都说,他的卤饵块就是好。

  他的卤饵块,讲究汤料,重油及火候,以色、香、味俱佳而赢得人们的赞誉,连昆明的食客都慕名前来品尝。

  制作:先将小锅放在炉火上,放入鸡汤或筒子骨汤,汤涨后依次放入韭菜(或豌豆尖)、酱油、油辣椒和饵块丝,待汤煮干时放入猪油,用勺反复滑锅底,使猪油包住饵块丝,在锅内翻颠几下出锅,供人们大饱口福。

  4、鳝鱼米线

  过去,在正街北极宫(今新兴路中段)对门,有一米线摊点,专卖鳝鱼米线,主人叫薛忠义。

  薛忠义的米线,注重选料及制作。选料:专用高仓的米线,高仓米线酸浆少;北城“宝和园”酱油。鳝鱼挑选大的肥的。肉叶子:用鲜猪肉皮及腊肉皮。大蒜用个大的。

  制作:自己杀鳝鱼不去血;肉皮用水煮一定时间,取出控去水份,用菜油炸泡。先将肉叶子及大蒜合在一起煮一定时间。用猪油、菜油将鳝鱼炒瘪放面酱、花椒等再炒后与肉叶子、大蒜合在一起用土锅煮半小时就可以了。

  每逢街天,他用马驮着做好的鳝鱼及需要的佐料,来州城或到北城摆摊。只要摊子摆开,食客争相而上,络绎不绝。

  他卖米线的技术熟练,盛好米线放进韭菜,盖上一片沙而带香的豌豆凉粉、一片饱含汤汁的肉叶子和三至四片鳝鱼,依次放入鳝鱼汤、大蒜、油辣椒、花椒面及薄荷叶等佐料,当颜色艳丽的米线送到你面前,立刻香气扑鼻,用筷子挑开米线翻金黄色,使人胃口大开,吃起来油而不腻,浓淡适中,味美可口。薛忠义的鳝鱼米线以色、香、味、形俱佳,赢得人们的好评。

  5、(火巴)肉米线

  刘官营农民刘写老(小名)以专营(火巴)肉米线出名。其摊点摆在正街中段(今新兴路税务所隔壁)。

  用□:精选猪下扎肉(三线肉),每天10—15市斤。别具特色的制作,将肉洗净,昨天晚上用大土锅(陶器罐)装好肉,加足水,将装好肉的土锅置入灶膛中使用文火,土锅周围用粗糠(谷壳)围好,铁锅翻盖在灶膛上扣紧,文火煮至第二天早上出锅。佐料:用韭菜、烟子籽(大烟果子)或芝麻冲细为末,糊辣椒面和酱油。

  逢赶街天,他用马将肉和佐料驼至州城摆摊出售,摊子摆好食客蜂涌就坐。他的工作有条不紊忙而不乱。烫好米线盛入碗内,放上韭菜,用手将肉压扁(肥瘦适中)放在米线上,浇上一勺雪白的肉汤,放入芝麻或烟子和胡辣椒面,当一碗雪白的米线送到你面前,倍感清香。

  其特点:肉(火巴)、汤鲜(不用味精),味香,油而不腻,味美可口。深受食客好评。

  6、摩登烧鸭

  烧鸭是玉溪人民,也是过往客商最喜欢品尝的美味食品。每年鸭子上市,大街小巷烧鸭店林立,品尝烧鸭的人熙熙攘攘,品色品味,大饱眼福、口福。

  过去,州城西门外石牌坊下边(今新兴路五门市)李占凤家的烧鸭是很有点名气的,老食客们送他一个雅号:“摩登烧鸭”。

  他烧鸭注重挑选大营街一带,四十至四十五天壮鸭(正水鸭)。宰杀去血、拔毛、开膛去脏腑,清水漂净;“濆鸦”(将鸭放入烧开的水中滚翻后捞出),在鸭肚内灌适量的水;上色(整支鸭用蜂蜜擦匀成金黄色);为卫生起见,在鸭腋下用绵纸封口(免使苍蝇产卵)待烧。

  先将绿松毛草团在炉内架好,燃烧后无烟,扒平余火将鸭挂在炉内烘烤,待鸭肚内水开,眼珠爆炸时即可出炉食用。

  其特点:色鲜艳、香脆、肉滋嫩、营养丰富,配以葱头、什锦酱及椒盐,吃起来不塞牙,越嚼越香,别具风味。

  如果要吃得考究,烤前鸭肚内放入香菇和盐,烤出的鸭则更香。

  7、李华先的炖菜

  李华先在州城已卖炖花生、炖鳅鱼、苦刺花等……出名。年老食客尤为赞赏。介绍两道炖菜:

  (1)炖花生

  主料花生米、猪心肺;花生米去皮。猪肺用小刀将气管挑开洗净,切成碎片装入土锅,放足水、盐和草果八角等佐料,哑火纯熟即可。特点:汤清而不浓,花生(火巴)而不烂,用筷子夹入口中不嚼即化,汤鲜味醇,营养丰富。

  (2)炖泥鳅(鳅鱼)

  头天买好鲜活泥鳅,置于清水盆里,让其将肚内脏物吐尽后,将鳅鱼放入土锅内,再放入草果、八角、花椒、猪油和面酱等佐料,哑火炖熟。这时汤呈红色,汤不浓,鳅鱼成条不烂,用筷子夹入口中鱼头朝外,牙齿咬住肉向外拖出鱼刺,肉在口中。吃起来香、鲜、肉滋嫩,营养丰富,有滋阴壮阳之药用价值,很受食客青睐。

  #文史资料#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