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另类青年一夜爆红!高考写0分作文,如今百万网友围观念诗?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益美君想给大家介绍一位有点“另类”的当代青年。

  他叫李沛然。在B站上,坐拥百万粉丝的他,有一个更“复古”的名字:有山先生。

  他以癫狂之姿,诵读古文的视频,火爆全网。

  

  而在此之前,他也曾落榜过、隐居过,还做过保洁员、夜店服务生。

  这位另类青年,到底有着怎样的有趣故事?

  01

  ▼

  狂放朗诵古诗文

  圈粉百万

  “我,有山先生,一个十八线的古代文学研究者。”

  镜头前,李沛然如此介绍自己。

  而打开他的视频,一股癫狂与古风,简直要冲破屏幕。

  

  为了身临其境,他不惜纵跨半个中国,或在零下二十度的大漠,吟诵“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或远赴潼关,手舞足蹈地狂吟杜甫的《潼关吏》。

  吟诵到“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时,他抱头哀嚎,扑通倒地后,还不忘捶地吟诵。

  充沛的情感与动作,让周围游客也不禁鼓掌叫好。

  

  朗诵古文时,他总是披头散发,狂放不羁,全然不顾路人眼光。

  有一次,他在十字路口朗诵《讨武曌檄》,甚至引来了警车围观。

  即使在疫情期间,阳后高烧到41度的他,靠在床上也要诵读《李凭箜篌引》。

  而在他卧室的墙壁上,写满了他喝醉后创作的狂草诗词。

  

  今人有颗古人心,李沛然大概就是这类人。

  但他朗诵古诗文,并非徒有其形。

  他惊人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积累,才让人更加震惊。

  在吟诵前,他会向网友“说书式”地讲解古诗文的背景故事,颇有“百家讲坛”的风范。

  为了保证引用准确,他常常为了一篇古文,查阅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字的资料。

  

  既有学者的严谨,又有狂士的不羁。

  这让他更有底气时不时“硬刚”质疑他的网友。

  自称魏征老粉的他,今年三月份,在李世民坟前朗诵《谏太宗十思疏》。

  有网友质疑他的个别读音断句。但李沛然在评论区霸气回复:

  “《谏太宗十思疏》的一切读音和断句大家请以我为准,我就是权威。”

  

  他补充道:

  “我这样读,一定有我的道理。比如把“则思/知足”读作“则思知/足”,前者是机械的拒绝,后者则是拥有思辨、学习能力的理性权衡。

  “又比如“德不胜其欲”的“胜”读“shēng”,这里并不是死板地彻底灭绝欲望,而是用道义去正视、承载欲望。

  “所以如果你发现你学的和我读的不一样,那就要反思,为什么先前学错了?有山顿首。”

  网友看后评论:“语文老师表示,他说的确实是对的。”

  

  这种“硬刚”式的回复,其实无形之中也传播了古代文学与文化知识。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才华横溢的up主,竟然曾高考落榜,甚至一度隐居山林。

  02

  ▼

  高考写0分作文

  做山林隐士

  李沛然的生活经历几乎和他的视频一样另类。

  他出生于1999年,四川德阳人。

  李沛然说:“我爸我妈没什么文化,但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才想在下一代身上‘夺’回点什么。”

  在父母的要求下,李沛然童年时便能背诵《唐诗三百首》。上初中时,他对《古文观止》已了然于胸。

  

  但是,在应试教育下,起初,他的爱好和才华却受到了冷言冷语。

  老师评价他“目无尊长,自由散漫”。

  周围人也总“敲打”他说:“高考考不考嘛?你背这些,能让你考上985、211吗?”

  那时个性初彰的他,经常翘课。但他写下的请假条,却也文采斐然。

  “近日肝风内动,虚火上头,加之秋气从革,肺不敛阴,浮阳外跃,髓海不宁,肾气不固。

  “今此特启骸骨,罢学归寝,休养生息,来日方长。”

  

  即使“看不惯”高考制度,2017年,李沛然还是参加了全国高考。

  正巧,那年全国卷的作文题目是以“我看高考”为题,让考生谈谈自己对高考的看法。

  结果,李沛然在考场上激扬文字,“用十二成功力”,写了篇“注定零分”的批判高考的作文。

  不出所料,他落榜了。

  没读大学的他,却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

  效仿古代名士,跑到简阳的一座山里隐居。

  

  他在山里一待就是两年。在山中,他读《史记》《左传》,也学魏晋名士,用古方自制五石散。

  一次,因服用后硫磺中毒,他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虽然“中二”,但这何尝不是独属于青春的胆色与个性?

  更难得的是,他的父母也没有阻拦儿子隐居山林,每个月还打来基本生活费。

  但李沛然还是感觉“太穷”,他经常跑到村民家里蹭饭。

  这不禁让人想到回归田园后,种地种得“草盛豆苗稀”的陶渊明。

  

  陶渊明正是李沛然的文化偶像。

  而国学大师钱穆的儿子钱逊教授,则是让李沛然再次“出山”的高人。

  李沛然曾因一个夏令营,结识钱逊教授。隐居山林后,他询问钱老的看法,本想让对方夸一夸他。

  结果,钱老却说:“隐士的出现是国家的不幸,是时代的悲哀,因为国家的人才流失了。”

  李沛然深受震动,当场潸然泪下。

  

  随后,他便返回城市,开始靠打工养活自己。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网吧当网管。

  结果不到一周,他便辞职。

  因为老板看他闲暇时读书,便说:

  “李沛然啊,我好心劝告你,你读这些书一点用都没有,对你的人生没有帮助。”

  李沛然觉得这句话,深深地伤害了他。

  但不读大学又辞职的他,该何去何从呢?

  03

  ▼

  另类青年

  带来的宝贵启示

  辞职后,李沛然做过清洁工。

  这份随时可以席地读书的工作,一度让他干得很满意。

  

  但由于不想早起,他再次辞职,并跑到夜店做服务生。

  和同龄人不一样,未进象牙塔前,李沛然先早早地读了“社会大学”。

  也许是闲不住,也许是社会上的历练,改变了他的一些想法。

  没过多久,他决定再次参加高考。

  这一次,他考上了一所三本院校,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

  

  读大学后,他依然我行我素。

  当时,他将自己的朗诵视频《讨贼檄文》上传网络。结果一晚上过去,竟然有几十万人观看他的吟诵。

  他抓住了这个机会,此后专心从事视频创作,并向学院申请休学。

  如今,坐拥百万粉丝的他,终于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而在他看似叛逆、疯狂的人生经历背后,其实有很多值得当代青年学习借鉴的地方。

  近几年,网络上不乏青年人的迷思与抱怨。

  在一则“盘点当代年轻人的生活压力”的视频中,有优秀学生代表发言称:

  “要是我没上过大学就好了,如果我没上过大学,我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去当服务员,可是我上了大学拉不下脸。

  “如果我没上大学,就可以找一个没有学历门槛的工作,不用像现在这样进退两难。

  “我真的很想当美甲师,可是我都读到硕士了,家里人肯定接受不了。

  

  还有位文案策划专业的女生,哭诉道:

  “(大学学的)感觉什么都懂一点,但啥啥都不精......我从毕业之后面试了将近有50多家公司了,有的公司甚至是实习,没有工资,不能转正。”

  

  的确,当代年轻人面临一个更艰难的就业环境。

  但是,出路并非没有。

  而找到出路的核心,一定是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与之匹配的行动力。

  否则,年轻人很可能读的是一个“假大学”。

  从李沛然的经历中,我们不难看到,他也曾面临巨大的压力与困境。

  他说:“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我都是特别怪异的人。所以我的生活少不了流言蜚语,少不了被‘隔离’出去。”

  

  他的许多亲戚曾经都说他是“疯子”,如今才改口称赞他是“鬼才”“怪杰”。

  但这份怪异,其实是源于他的坚持。

  他坚持独立思考,坚持绽放年轻人的个性锋芒。

  也因此,他从未因周围人的评价而怀疑自己。

  并且,他在自己热爱的事情上,下足了功夫。

  

  再加上父母营造的宽松环境,人生关键期良师的指点,种种因素,让他成为了今天的自己。

  在青年人普遍迷茫的当下,李沛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另类”但正面的例子。

  值此五四青年节,向上青年的故事,希望能激励到更多年轻人。

  一如鲁迅先生所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参考资料:

  只靠念诗,他竟然成了百万粉丝UP主 哔哩哔哩

  出品|益美传媒

  作者|小盹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