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本倒挂,学历通胀:研究生岂能就业不难?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绕不开的社会话题。每年都是上一届毕业生尚未完全就业,下一届毕业生又来了。前些年,研究生相对较少,就业情况好于本科生,高校大开扩招之门,一是满足学科“上档次”、教授成为博导的需求,二是满足本科生规避就业高峰、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需要。
没有几年功夫,研究生毕业生也是就业难,而且可能更难。一些硕士甚至还有博士,为了生计,跑去送外卖。年年都有博士在网上发文,声称求职多么困难,或是几个月求职无果,或是接连面试多家单位被刷,或是投了大量简历如同泥牛入海,一个消息都没有。
在20年前,即使是在职博士也很吃香。那时,各个单位求博若渴,有的是为了工作需要,有的则是为撑门面,见了博士就抢,还不惜重金送在职人员脱产读博。
现在,除了极少数末流高校仍然招聘博士以充门面之外,对于多数用人单位来讲,即使名校博士找上门去,也是无果而终。单位里不缺博士,更不需要博士充门面,花钱送在职人员读博早已成为过去时。
今昔对比,落差如此之大,昔日的天之骄子沦为今日的“求职乞丐”,这一切都源于高等教育以及研究生教育的泡沫化,供过于求,学历通胀。
2023年有1158万高校毕业生,已经超过年度新生人口数量。十年前的2013年,高校毕业生699万,二十年前的2003年,高校毕业生200万,通胀是多少?
研究生也是如此。2020年招收博士生116047人,招收硕士生990504人。也就是说,2023年至少有1106551名研究生毕业。为何是至少呢?因为其中还有两年学制的研究生和延期毕业的研究生。
2013年有多少研究生毕业?教育统计数据显示,研究生毕业生513626人,其中博士53139人,硕士460487人。今年研究生毕业人数,博士是2013年2.18倍,硕士是2013年2.15倍。仅仅十年时间,双双翻番。
从博士毕业生与本科毕业生的比例看,2013年博士毕业生53139人,普通本科毕业生3199716人,两者之比是1:60。2023年,博士毕业生至少116047人,2019年招收普通本科生4312880人,两者之比约为1:37。
研究生数量快速增加,在局部范围之内出现了研本倒挂现象。比如北京,从2020年起,研究生招生数首次超过本科生;到了2022年,研究生招生数超过本科招生6200人。所以,2023年,在北京的28.5万高校毕业生中,研究生毕业人数超过本科生。这在北京是首次,在全国也属首次。
不仅是北京出现了“硕本倒挂”。经过梳理发现,至少有24所985院校的研究生毕业人数超过本科毕业生,具体数据详见下图。
从上图可知,作为高精尖代表的中国科大,2023年研究生毕业生7092人,本科毕业生1890人,前者是后者的3.8倍。北京大学,2023年研究生毕业生11379人,本科毕业生4286人,前者是后者的2.7倍。研究生毕业人数是本科毕业生2倍及以上的高校还有北京师大、复旦大学、人民大学、浙江大学。
研究生毕业人数是本科毕业生一倍及以上的高校有:上海交大,同济大学,西安交大,中国农大,东南大学,西北工大,中山大学,华东师大,厦门大学,中国海大,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大,兰州大学,还有电子科大、东北大学。
以上是23所985院校,清华大学是什么情况?今年尚无数据,但往年已是倒挂。该校2022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2022届毕业生8003人,其中本科生3197人,硕士生2657人,博士生2149人。研究生合计4806人,本科生3197人,前者是后者的1.5倍,估计2023年还会有所提升。
显然,这个社会容纳不了这么多的硕士、博士以及本科生,就业难就成为必然。任何东西一多,也就不值钱了,学历与文凭同样如此。满街都是大学生,有什么稀罕的。
有的说,出现这种情况是家长们过分内卷造成的,其实不然。这种说法是一些人推卸责任的结果,因为高校招生计划没有这么多,家长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把孩子送进大学。多年前,大学生过多就成为社会热点,一些专家大势宣称,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谁造成的?清清楚楚。对此,互联网记录在案。
高教规模急剧膨胀,比房地产行业的泡沫还要严重,只是一些人为了回避责任不再提起而已。其后果,除了毕业生人数超出社会需求、导致资源巨大浪费之外,还存在教师队伍、导师队伍急剧膨胀,为数不少的南郭先生混入其中的问题,使得培养质量直线下降。用人单位只能通过提高学历门槛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求,研究生当本科生用,本科生当高中生用。这是不是泡沫,人们自有判断。
与此相反的是,今日的高校毕业生还是习惯把自己与往日的高校毕业生放在一起比较,难以接受现实,这就形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一些高校毕业生自嘲为当代孔乙己,学历成了当年孔乙己身上的那件长衫,正是现实的写照。
高等教育发展还得回归本源,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能自顾自地盲目发展。否则,除了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之外,还会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值得人们深入反思。
#高考择校#
网友们,你们觉得高校毕业生一职难求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欢迎留言讨论,以供网友们参考。谢谢阅读与关注。
(本文为原创,百家号“教育透镜”首发和唯一发布;本号未在其它网站设立相同名称的账号或其它账号;文中资料与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别被当前表象所迷惑,抓住实质才有解!
民航大学毕业生就业如何?看看“三个为主”就羡慕了!
在京部属高校:毕业生在京谋职就业的比例,到底有多高?
上海交大是上海的交大:毕业生6成半留沪工作,9成在华东就业!
“985”高校就业质量报告,有的为何给人一种遮遮掩掩的感觉?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