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茶形、闻茶香、品茶汤 评茶员“辨沏闻品观”选好茶
西江日报记者 潘粤华 通讯员 冯铁成
不久前,“快乐茶基地杯”2022年广东省评茶员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在广宁县快乐普洱茶产业基地举办。比赛中,选手们通过辨、沏、闻、品、观对六大茶类的品质进行评鉴。什么是评茶员?在一品一闻中,他们如何辨别茶叶的细微差别?评茶员对茶产业发展又有着哪些重要作用?近日,记者来到广宁县茶产业发展重地江屯镇一探究竟。
评茶师谭梅英:助企业评判茶叶等级
“你们看,右边这杯普洱茶的汤色比左边的更透亮。闻闻香气,左边的更飘扬,右边的相对内敛。再来尝一口,可以感觉到左边这杯口感纯正有回甘,右边的润滑醇厚。”来到广宁县快乐普洱茶产业基地,评茶师谭梅英正引导访客辨别两款普洱茶。
谭梅英是广宁江屯镇人,上世纪90年代末进入茶行业,近年考取了评茶师国家职业技能证书。“我是零基础接触茶行业,对于怎样分辨茶叶好坏等等都不懂。”茶知识的缺乏让谭梅英迫切想提升自己,此时评茶员这一职业进入了她视野。
所谓评茶员,是运用感官评定茶叶色、香、味、形的品质及等级的人员。按照《评茶员国家职业标准》的规定,评茶员有5个等级,分别为初级评茶员、中级评茶员、高级评茶员、评茶师、高级评茶师。
“我一边到广州接受系统专业的理论培训,一边在工作中积累经验,达到年限后就去考级。”谭梅英说,成为评茶师后,她更忙碌了。“评茶员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帮企业评判茶的等级,尤其是春茶上市前后,要对茶农、茶庄收来的茶进行仔细辨别,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茶品。如果茶的品质没达到标准,我就要在种茶、采茶、制茶等环节找出不足,帮助茶商改进提升茶的质量。”
平时,谭梅英还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茶文化等推广。中小学生、市民游客到基地参观,她也会教他们简单识别茶品质好坏的技能。
茶文化博大精深,成为评茶师后,谭梅英仍保持充足的学习劲头,经常与国内同行切磋交流,增长见识。她说:“有了这份职业技能的认同,自己更有底气和信心。未来我也将不断努力学习,以配得上这份肯定和认同。”
高级评茶师吴世海:技能含金量有助推广中国茶
出生于广宁茶叶世家的吴世海是国家高级评茶师,这是该职业技能最高等级。作为广东省茶叶行业协会副会长、快乐普洱茶产业基地创始人,他对评茶员这一茶叶行业重要的人力资源群体有着深刻认知。
“1920年,我的曾祖父吴天礼在广宁县江屯镇创办了义和茶行,我是家族第四代从事茶行业的。”吴世海告诉记者,他在1997年创建了昊展茶叶,2009年考取高级评茶师。
从事茶行业年岁越长,吴世海越来越认识到评茶员对整个茶行业发展的重要性。在他看来,评茶员的评定体系是茶行业标准化建设的一部分,评茶员更是茶叶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技能型人才,是推动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重要的人力资源。
“评茶员从茶形识别、香气判断、滋味品鉴、汤色观察、叶底分析来对考核茶样进行综合品质评定,确定茶的品种、工序、优劣等。这其实遵循的就是一整套标准化评定体系。”吴世海说,按照这套科学专业的体系来辨别茶的优劣,更有利于茶行业产品品质的稳定,促进茶行业高质量发展。而对企业来说,评茶员的茶叶评定结果影响着企业茶类营销策略,是企业的“军师”“谋士”。
基于这一认知,从2013年开始,吴世海更注重培养评茶员人才队伍。在他牵头下,广州·广宁茶商会至今培养了超100个高级评茶员,他负责的企业如今已有5个高级评茶员、两个评茶师和1个高级评茶师。
近年来,吴世海到俄罗斯、日本、美国、马来西亚以及欧洲多个国家和地区考察学习,在与国外同行的交流中,他认识到“评茶员”这一职业含金量。他说:“评茶员代表个人具备相关的专业素养,更容易获得同行的尊重和认同,更有利于我们向世界推广宣传中国的茶文化、茶产品。”
虽然已获得职业技能的最高等级,吴世海仍在坚持学习。他说:“我始终谨记导师的教诲,要保持学习的心态,创新发展。茶品评价严谨认真,守住口更要守心。”
培育专业技能队伍促进茶产业发展
评茶员队伍的培育对促进当地茶产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广宁县江屯镇负责人表示,该镇结合国家储备林项目,大力发展特色茶种植业,加快推进万亩茶园建设,推动茶旅产业园的整体规划和建设。同时,该镇注重对茶叶人才的培养,多次组织茶园园艺、茶叶加工、评茶员、茶艺师等方面人才开展培训,以人才振兴促进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做大做强广宁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据了解,2022年广东省评茶员职业技能竞赛的举办,是广宁县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加强技能人才培训的一项重要举措,可以让更多茶产业人才了解广宁县的茶历史,参与当地茶产业发展。广宁县将以此次竞赛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技能人才培训力度,拓宽群众就业、创业渠道,推动技能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产业发展、创业需要实现精准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