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季度开门红到二季度攻坚,沈阳要在这场“辽沈战役”中挑大梁
起跑即冲刺,实现“开门红”的辽宁沈阳,准备在新时代的“辽沈战役”中挑大梁担大任、当先锋作表率。
4月22日,沈阳市2023年一季度经济数据发布,今年以来,沈阳市经济呈现企稳回升、向上向好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势强劲,总体完成预期、实现良好开局。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44.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3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554.4亿元,增长14.7%;第三产业增加值1141.0亿元,增长2.5%。
今年一季度,沈阳市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今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28499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一季度,辽宁省地区生产总值6661.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7%。
对此,沈阳市统计局局长罗磊表示,从当前全国发展形势和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来看,虽然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但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及接续措施的进一步落实落细,经济发展的环境将进一步改善提升,经济发展的基础将进一步夯实,经济增长的动力将进一步增强,预计二季度及全年将继续保持向上向好趋势。
就在今年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的次日,沈阳为优化营商环境召开了全市大会。
4月23日,沈阳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召开,吹响了全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冲锋号,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加快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用心用情当好“店小二”,千方百计帮助市场主体解难题、增活力、促发展。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为当好“店小二”,沈阳方面采用了“营商下午茶”、《“办事不找关系”指南》、“浑南会客厅”等多种形式。
根据《沈阳日报》报道,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召开后,沈阳市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全力推动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实现新突破。加快12345热线升级改造,推进12345热线进社区全覆盖,在东北地区率先实现群众诉求接诉即办、快速响应,未诉先办、主动治理。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健全“项目管家”服务机制,深化“营商下午茶”活动,推进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实现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不断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沈阳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更大力度落实税费优惠政策。推广《“办事不找关系”指南》,让全市350个办税缴费窗口都成为“清风窗口”,努力让“办事不找关系、用权不图好处”成为沈阳税务的闪亮名片。
此次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引发了浑南区上下的广泛热议。持续打造“浑南会客厅”政务服务品牌。不断优化“一网通办”,年内计划建成5万个“企业空间”,力争300个事项实现“零见面、零材料、零距离”审批,让“浑南会客厅”成为全国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的典范和标杆。
从东北振兴到辽宁振兴,沈阳要在新时代的“辽沈战役”中挑大梁担大任。
4月25日,沈阳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领导小组召开扩大会议,听取一季度工作情况,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步任务。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新伟主持会议并讲话。省委第一巡回指导组组长刘志伟出席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吕志成讲话。市政协主席于学利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是辽宁省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辽宁的奠基之举、垒台之作。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有力指导、大力支持下,全市上下锚定在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中挑大梁担大任、当先锋作表率,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扎实开展“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细化举措、狠抓落实,推动沈阳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良好开局,呈现出向上向好的态势、厚积薄发的趋势、拼抢争实的气势。
会议强调,必须围绕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个总目标,推进产业发展与转型、城市发展与转型、社会发展与转型,聚焦全面振兴新突破各项任务,甩开膀子“干”,不遗余力“闯”,攻坚二季度、奋力“双过半”,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拉长视野,东北第一个国家级都市圈,已经落子沈阳。
日前,沈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吕志成在央视财经频道《对话》节目中透露,沈阳都市圈已正式获批,成为全国第九个、东北第一个国家级都市圈。根据今年2月审议通过的《沈阳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到2025年,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同城化、一体化建设取得显著突破,都市圈经济体量占东北地区比重要达到25%。